經濟部5日向行政院報告「離岸風電推動辦理情形」,預期2025年累計創造投資額將達9,625億元。同一天就有監察委員李月德、江綺雯、江明蒼指離岸風電躉購價格政府疑「當凱子」,而申請自動調查。經濟部今天(6日) 則對外澄清,今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5.8498元/度與德、英價格相近,更低於日本,所謂「政府多付9000億」說法不實,是空穴來風。
賴清德5日才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報告「我國離岸風電推動辦理情形」,便有監委發布新聞稿,指經濟部今年4月針對第一階段遴選離岸風電所訂定5.8元躉購價格,高於6月第二階段競標價格2.22元到2.54元,價差高達9100億,因此申請自動調查。也有媒體據以報導,指政府「當凱子」,要多付9000億。
經濟部今天則對外澄清表示,我國107年躉購費率5.8498元/度,與德國前12年費率新臺幣約5.1元/度,及英國2017-2020年完工風場之平均履約價格新臺幣約5.7元/度相當,並較日本約新臺幣9.8元/度為低。
對於遴選與競價的價格落差,經濟部說,遴選制度是要藉躉購價格打好產業基礎,有遴選建立國產化供應鏈及基礎建設,才會有第二階段競標降價的空間。其他相關國家也一樣由政府藉躉購制度建立本土產業鏈後,再以競價制度降低整體成本。
對於監委所指每年電費差距達455億元,以合約20年計算,差價將達9,100億元的說法,經濟部表示,離岸風電的躉購費率106年6.0元/度、107年5.8元/度已有下降趨勢,預期未來將持續降低,適用躉購制度的購電價格也會逐年下降,而且業者與台電簽約前,尚須完成電業籌設等申設程序,所以不會全數以107年躉購費率5.8元/度收購,9千億價差完全是錯誤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