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對於捐血、捐幹細胞、捐骨髓或是捐器官相當耳熟能詳,但你可知道,甚至連你的便便都可以捐贈嗎?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Leide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最近開設了他們的第一個「便便銀行(poo bank)」,透過收集和儲存糞便,提供治療腸道感染的患者進行「糞便移植」!你能夠想像嗎?也許你的便便可以救人一命!
據法新社報導,繼血液和精子銀行後,荷蘭研究人員最近開設了荷蘭首間「糞便銀行」,這是醫學上一個罕見而前衛的治療腸感染的分支。荷蘭萊頓大學微生物學教授庫吉柏(Ed Kuijper)說,「我們的糞便銀行將協助醫生及醫院取得糞便移植物。」
荷蘭捐糞銀行(Netherlands Donor Feces Bank, NDFB)將透過收集、儲存及分配糞便,以協助這類移植。庫吉柏表示,這通常是治療長期腸感染病患的唯一辦法,尤其是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這種病菌尤其容易出現在長期及重度服用抗生素患者的體內。「某些抗生素會破壞腸內菌叢,讓病菌生長、擴散。」他指出,「糞便移植能讓健康細菌回到體內,再擴散至腸子,重建腸內的健康菌叢。」
庫吉柏教授說,「糞便移植對於這種 C. difficile 桿菌感染的治療效果在2013年被證明之後,已被列入國家和國際的治療方針之一。」荷蘭每年大約有3,000人被確診感染前述這種芽孢桿菌,而約有5%左右的病例會轉為慢性。每個月約會進行三至四起糞料移植。這個數字還在迅速增加。
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芽孢桿菌感染可能因引發嚴重腹瀉、結腸炎甚至是腸穿孔等而變得致命。庫吉柏說,「捐贈者必須健康狀況良好,沒有過胖或過瘦,並且必須具有良好的腸道菌群。」
與去年已首開兩家糞便銀行的美國不同,荷蘭並不支付捐贈者金錢。捐贈的糞便在自家收集,且捐贈者是匿名的。這些捐贈的糞便被帶到萊頓的銀行,並將其轉變為可通過鼻內鏡(nasal endoscopy)或透過結腸鏡檢查(colonoscopy)直接植入來進行移植的產物。
他們期盼「糞便銀行」也將能有助於研究其他疾病,並且可適用於其他條件,例如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一種慢性腸道炎)。
「糞便捐贈現在還不像捐血那麼被人接受,」庫吉柏承認,「但我認為這是一個『人們習不習慣』的問題,而捐贈者則提供了受疑難病症所苦的病患們一個安全治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