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奧運英雄】楊傳廣/他是世界上最強的十項鐵人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奧運英雄】楊傳廣/他是世界上最強的十項鐵人

台灣奧運英雄系列二~十項全能運動比賽因為他而修改規則 楊傳廣登上《運動畫刊》封面比林書豪還早了50年

 2016-08-03 18:06
楊傳廣是十項全能史上打破9000分的第一人,十項全能運動的計分方式也因此而改變,9121分成了非常難突破的數字,即使是當代世界紀錄保持者美國的伊頓(Ashton Eaton,2015年創下9045分,1984年標準)至目前也無法達到。圖/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楊傳廣是十項全能史上打破9000分的第一人,十項全能運動的計分方式也因此而改變,9121分成了非常難突破的數字,即使是當代世界紀錄保持者美國的伊頓(Ashton Eaton,2015年創下9045分,1984年標準)至目前也無法達到。圖/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編按】2016年第31屆夏季奧運即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登場,為台灣加油的同時,回顧台灣奧運之路,其實一路走來顛頗崎嶇。
 第一次有台灣人參加奧運,是早在84年前(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張星賢,可是他當時參賽的身分卻不是台灣;台灣第一次奪牌是1960年的羅馬奧運銀牌楊傳廣、第一位奪牌的女性是1968年墨西哥奧運銅牌紀政,然而,縱使他們兩位都曾創下過許多世界紀錄,卻始終跟奧運金牌緣慳一面;之後,台灣成為國際政治孤兒,奧運場上有一段時間不再有台灣、不再有中華民國,消失之後的福爾摩莎,重新回到五環世界時,名字已經被叫成沒有人懂的「中華台北」,得一直到2004年的雅典奧運,跆拳道國手陳詩欣這面台灣史上第一面金牌,才讓我們對台灣長期積累的歷史宿命與鬱悶得以全然釋懷......!

 這是一系列從顛仆跌宕走過來的台灣奧運英雄的故事,也是值得歌頌的,一段從宿命裡突破宿命的奮戰長河史詩。


楊傳廣是最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人:「成功靠10%的天份和90%努力」因為,創下人類史上男子十項最高分紀錄的他,原本只是跳高單項選手,其它九項,都是靠苦練、苦練、苦練出來的。

楊傳廣,一位熱愛運動的偉大選手,他最在意的,是一個運動員不能吃苦,卻還在看不到成功的那一端時,便斤斤計較自己的利益!他生前曾這樣說:這比要了我命的肝癌更讓我難過。

這是一個大家以為他是天才,其實卻是天才加上百倍苦練,才為台灣贏得榮耀的、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運動員楊傳廣的故事。

楊傳廣生於1933年(日據時代台灣台東廳),為馬蘭部落阿美族人。他是第一個在亞洲運動會十項全能運動項目完成二連霸的選手,獲稱「亞洲鐵人」;他一度保有十項運動9121分的世界紀錄(舊制),使C.K.-YANG的名聲響譽國際,他更是首位入選國際田徑總會「名人堂」的華人;論其在運動場上的成就,不僅是「台灣之光」,更是首開華人世界之先河。

楊傳廣與強森/英雄惜英雄 奧運田徑史上最感人的映像之一

楊傳廣未成名前,深受關頌聲(基泰工程司創辦者,1950年代在臺灣推動田徑運動,被譽為「臺灣田徑之父」)的賞識與資助。1954年馬尼拉亞運會,楊傳廣贏得十項全能運動金牌,四年後,他又在東京亞運會完成「二連霸」,從此獲得「亞洲鐵人」稱號。此後,他赴美投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卓奇(Elvin C.Drake)教練門下,與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銀牌得主拉福·強森(Rafer Johnson)一起練習,兩人也成為終生好友。

楊傳廣真正躍居世界頂尖選手之林是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他僅僅輸給「同門師兄」強森。當時中國大陸尚未參加亞、奧運會,楊傳廣的成就堪稱華人之最。


楊傳廣與強森兩位偉大鐵人的英雄相惜情誼,為世界田徑史上增添了一頁動人篇章。圖/取材自網路

在羅馬奧運會十項全能比賽中,楊傳廣雖然有7個項目優於拉福.強森,但是鉛球投擲落後太多,使競爭過程呈現拉鋸,直到最後的1500公尺登場時仍難分軒輊。徑賽原本應是楊傳廣強項,但強森卯足全力緊追不捨,兩人跑抵終點時,強森累倒在楊傳廣身上,兩人相互扶持的場景,成為攝影機捕捉的焦點。

完賽後,現場甚至有觀眾因為被二人兩日來的競爭所感動而激動高喊:「給他們兩人都拿金牌吧!」楊傳廣最後以58分的些微差距落敗,由強森摘下金牌,楊傳廣屈居銀牌。

一切攏係命!創下多項世界紀錄 卻仍無緣奧運金牌

楊傳廣的運動生涯於羅馬奧運三年後達到巔峰。1963年1月26日,他在美國國際田徑邀請賽以16呎3.25吋(4公尺84)的成績,打破撐竿跳高世界紀錄,同時以9121分刷新十項全能運動世界紀錄,成為十項全能史上打破9000分的第一人。

也因為楊傳廣,十項全能運動的計分方式自此改變。原因是,1960年,「亞洲鐵人」楊傳廣在羅馬奧運十項全能競賽飲恨奪銀,但楊傳廣在撐竿跳項目,屢次超越計分上限,迫使國際田總修改計分方式。1963年,楊傳廣捲土重來,在美國聖安東尼國際運動會上,又以9121分刷新世界紀錄,再度迫使國際田總修改計分方式。


這是1963年12月的全球知名運動雜誌《運動畫刊》,以C.K YANG(楊傳廣)為封面,盛讚他是世界上最佳運動員。圖/取材自網路

楊傳廣當時的總分依新制已改為8009分(1984年標準;里約奧運資格為8100分),直至2001年,捷克十項好手羅曼·謝布勒(Roman Sebrle在奧地利格齊斯的十項全能中獲得9026分)才再次突破9000分關卡。楊傳廣過世後至今,9121分成了非常難突破的數字,即使是當代世界紀錄保持者美國的伊頓(Ashton Eaton,2015年創下9045分,1984年標準)至目前也無法達到。

他是台灣田徑運動史上最偉大傳奇!

1964年,楊傳廣參加東京奧運會,賽前是金牌呼聲最高的選手,最終卻只得第五。當時他已31歲,體力下滑,且在比賽期間疑似遭人「下藥」,但也有體育界人士認為,楊傳廣的失敗與十項全能計分方式改變有關,而非政治因素。在東京失利後,楊傳廣逐漸淡出體壇,返國後即宣布退休,轉往教練發展。

楊傳廣在任職左營訓練中心教練與總監督時,先後培養出古金水(今年過世)、李福恩等十項全能好手。1997年,他獲頒美國業餘運動協會終身成就獎,1999年提出重建亞洲十項王國計畫,2001年曾因罹患肝癌與肝硬化住進高雄長庚醫院治療,後轉危為安。2007年1月24日在美國加州因中風送醫,老友強森也趕往探望,惟仍於2007年1月27日過世,享年73歲。

<延伸閱讀>
台灣奧運英雄系列一】張星賢/一個陌生的名字 卻是台灣奧運第一人

更多奧運新聞請看....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