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權力轉移理論與崛起的中國:兼論臺灣的定位與自處之道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權力轉移理論與崛起的中國:兼論臺灣的定位與自處之道

——【國家永續發展論壇-系列四】

 2019-11-12 09:40
中國無法在2050年前順利成為世界上的超強國家而建構出穩定的霸權穩定體系。圖/取自中國政府網
中國無法在2050年前順利成為世界上的超強國家而建構出穩定的霸權穩定體系。圖/取自中國政府網

*歡迎報名參加

守護、再造美麗台灣 亞太論壇
時間:2019/11/16(六)9AM〜4PM
地點:臺大醫院會議中心101廳 (北市徐州路2號)
聯絡人:梁小姐0919-531-021、胡小姐0981-468-664

國際政治經濟學學者奧根斯基(A.F.K. Organski)認為,國家的實力或者挑戰現存體系的能力,與國家的「大小」、「人口」、「經濟」以及「政治發展」的速度和時機有關。當國家累積實力後,因為強大而不滿於現狀,就有可能成為國際體系的挑戰者。

權力轉移理論說明了崛起中的強權對國際秩序的不滿情況下,將挑戰既有的霸權,不過權力轉移需有其環境與條件才會發生,如果崛起中的強權無法在霸權的位置上提供國際社會「公共財」,亦或是其能力不足以持續維持其霸權地位,也可能再次成為被挑戰的對象。

2050年前中國無法成世界超強

中國雖然在經濟上、政治與軍事上成為國際社會排名僅次於美國的強權,未來在2050年以前無論在總體經濟上或軍事預算上超越美國,也獨立建構諸如太空通訊與天體星球的探勘系統能量,但畢竟在每一個領域仍有其競爭者,例如人口數量未來將成為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度,太空實力也有俄羅斯與美國等競爭者,因此,成為霸權之路仍有許多障礙與困難需要克服,而國際社會除了美國外之其他行為者的立場與作為,都將成為中國潛在的競爭者。因此,其結論是,中國仍無法在2050年前順利成為世界上的超強國家而建構出穩定的霸權穩定體系。

此外,中國未來要成為霸權,勢必改變其內部的相關制度,特別是在「政治自由法治化」與「經濟財產私有化」保障方面,權力轉移路途上,不僅僅是國家實力「量」的提高,「質」的部分也必須有所提升,而政治與經濟則相輔相成,試問倘若一個國家無法保障智慧財產權之私有財產,則未來在此一國境內,是否有人或機構願意投入研發經費,投入研發時間,成天想著剽竊國外新發明,生產「山寨版」產品,雖然得以存在經濟活動,但卻無助國家整體「質」的提升,這也就無法成為霸權,更無法提供國際社會「公共財」。

        

臺灣應堅守民主自由法治制度

臺灣在此一環境下,更應堅守原本的民主自由法治的社會及其制度,並不是說中國將不接受此種政治制度而崩潰,而應該說中國無法接受此種制度而無法成為霸權。但在既有強權美國因中國崛起後,尚未改變其政治體制而可能對國際社會民主造成威脅,例如對拉丁美洲、非洲、加勒比海地區、太平洋地區新興民主國家或根基不穩定之民主國家輸出獨裁體制,此將造成國際社會的困擾與麻煩,中國無法提供「公共財」反而製造「動亂」的事端。

除了美國以外,世界尚有諸多強權,雖然無法在政經上與中國匹敵,但在權力的結盟上,扮演著左右霸權地位的因素,奧根斯基的權力轉移理論也曾受諸多現實主義學者,特別是權力平衡論者的批評,認為忽略了其他行為者,不過,這些對國際體系的看法,仍舊不失探討國家「權力」(power)的初衷,只是對何者能維持國際穩定體系的看法不同,因此,臺灣是一中型國家,在此一無政府體系下,除了與現有的霸權交好,從中享受某些「公共財」以外,更應思考在既有霸權國與挑戰霸權國中,相較中美臺關係而言,此一「一大(美國)、一中(中國)、一小(臺灣)」的格局(非「兩大之間難為小」),或在全球格局中「一超多強」結構中,臺灣要在外交與國防上扮演對和平積極貢獻的角色。

(本文為作者於「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主辦《國家永續發展論壇——系列四》發表的論文摘要)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