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這樣台灣會比較好(十七)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這樣台灣會比較好(十七)

 2015-05-13 12:55
台灣人共有物文化。(網路資料)
台灣人共有物文化。(網路資料)

筆者滯美32年,頭9年在大學進修並從事研究教職,後23年在美國聯邦政府工作,歷經Jimmy Carter, Ronald Regan, George Bush and Bill Clinton 政府,退休後回台先後在宜蘭縣政府計劃室,和行政院環保署和科學園區管理局工作七年多。在這樣的背景和觀察下,提出超越族群、黨派的利益與思念,一切為造福台灣下一代著想,大膽提出個人的看法。筆者相信定會引起既得利益者和政客的撻伐。筆者敢作湖中拋石之舉,就期待大家對這個課題加以思考。

3. 重整新聞媒體

● 一直被牽制的新聞

以一黨獨大的威權統治時期來說,新聞控制是鋪天蓋地的,詭譎的是,報社和政府兩方的政經利益,更是脫離不開的侍從關係,原來聯合報與中國時報之所以從報社變成報團,全賴主子是國民黨中常委身分,將社會公器作為政府的傳聲筒,新聞成了美化政府、宣傳蔣氏父子政績的工具,藉以換得種種特許與資源,才有了現在的兩大報。解嚴前後也不乏相當多抨擊腐敗、引進國外思潮的黨外雜誌與地方報,他們真誠地記實,但最後都不敵兩大報的財力而關門大吉。

社會環境伸進新聞業的黑手,其實一直都沒有停過,過去是有形桎梏的政治力量,現在完全解禁了卻是向錢看齊,黎智英將壹傳媒賣給對手蔡衍明就是最諷刺的實例,財團或者中國控制新聞的種種作為,現在看來真的比兩蔣時代更可怕。

過去新聞局負責政府對外宣務的工作,又是廣播、電視、電影、出版品等各式傳播媒體的監理單位。但報禁解除後,出版事業登記證申請踴躍,一時間臺灣報社林立,但由於臺灣報紙閱讀人口逐漸衰退、報業市場競爭激烈,使得不少小型報社因不敵大型報業集團,陸續歇業。新聞仍舊被控制,社會價值被扭曲,新聞媒體一團亂。

台灣報老闆從解嚴前的文化侍從變成解嚴後的無冕皇帝,藉由人事任免、理念教化、編採監控、新聞指令、獎懲調線來操控記者,從而貫徹其政治立場和個人好惡,照顧其利益關係和人脈網絡。解嚴之後,政治對報業鬆手,老闆取得完整的自主權,與統治者的關係從侍從變成伙伴,對內擁有完整的新聞人事權和內容主導權。

社會多元化之後,各方勢力反而需要拉攏媒體支持,於是媒體漸漸從黨國文化侍從轉型為各方勢力的拉攏對象,老闆對媒體的人事和新聞政策開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此同時,由於報禁開放後只要有錢就能依法辦報、不必再受政治管制,報業進入經濟力掛帥時代。台灣報業由侍從辦報一變而成財團辦報。財團辦報時代,老闆不必受制於政治勢力,但仍與政商勢力具有錯綜複雜的關係,加上老闆個人立場和好惡,仍然限制了記者的報導自由。

創辦一家報社,需要數十億甚至數百億資金。拿得出這麼多錢的媒體老闆,勢必會有錯綜的政商人脈、複雜的利害關係,以及個人的意識形態主張和對人對事的種種好惡;這些主張和利益大多會變成媒體的政策,進而限制旗下記者報導的方向。因此,新聞傳播活動成為賺錢的工具,成為經濟邏輯的奴隸,也可能使新聞業失去運行的血液。

老闆要貫徹他的立場、好惡、利害和人脈,需要對記者編輯進行一系列的教化和控制。這種教化和控制從新聞徵選就已開始,然後藉由職前訓練和新聞室社會化的種種運作加以強化,並由新聞科層組織層層監控,必要時還由老闆親自下令,若有違抗,輕則予以記過、減薪、調線,重則開除,毫不留情。

● 新聞自由的真諦

自由的媒體向公眾提供信息,向領導者提出問責,並成為辯論地方和國家問題的論壇。在民主國家,政府對自身行為負責。因此,公民期待瞭解政府為民決策的情況。新聞媒體作為監督政府的工具,推動運用這一"知的權利",幫助公民向政府問責,對政府的政策提出質疑。民主政府使記者能夠出席政府會議和獲得公文,並且不對他們報導或出版的內容作預先限制。且新聞工作者不應受輿論左右,而是以追求真實為已任,盡力接近事實真相。民主國家使新聞媒體能夠在既沒有對政府的畏懼,也不受政府偏袒的情況下,從事信息採集和報導。

在民主國家,新聞媒體的運作應該不受政府控制。民主政府內沒有規範報紙內容或管理新聞工作者活動的部門;沒有要求記者接受國家審查的規定;也不強迫記者加入政府控制的工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該法第一條敘明:「行政院為落實憲法保障之言論自由,謹守黨政軍退出媒體之精神,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維護媒體專業自主,有效辦理通訊傳播管理事項,確保通訊傳播市場公平有效競爭,保障消費者及尊重弱勢權益,促進多元文化均衡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特設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受新聞自由保障者,包括了新聞媒體之從業人員及其事業主。

新聞媒體事業主的新聞自由權利則包括設置新聞媒體事業、決定營運方針及人事選任管理等權利,但由於媒體係一重要的制度性組織,有學者主張新聞媒體事業主的人事任免權應受到前述理念的制約,以免影響新聞媒體專業人員的新聞自由權利;新聞媒體的從業人員:記者、編輯、評論員及專欄作家基於新聞自由,有免受政府干預,進行採訪、調查、編輯及評論,並使其工作成果呈現給大眾之權利,甚至包括對抗事業主的意志而為專業新聞報導、評論的權利,不過後者並非憲法上新聞自由的本質而有待立法規定。

● 新聞控制

新聞控制限度的理論含義就是:讓新聞自由不要超出它不應超出的範圍,防止新聞自由的濫用。因此,新聞控制的內在精神是保護新聞自由的實現,而不是要縮小新聞自由的正當範圍。而且,構築新聞自由邊界範圍的“籬笆”,是具有權威性的法律規範,任何與法律相抵觸的約束、限制、干涉都是不合理的控制,這就是現實的新聞控制限度的根本含義。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寫道:思想自由是絕對的,不容干涉,但言論和新聞自由“帶有特殊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但這些限制只應由法律規定並為下列條件所必需:[甲]尊重他人的權利或名譽;[乙]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生或道德。”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對新聞自由的控制是必要的,但必須在一定的限度內進行控制,超過一定的限度,新聞控制本身就會變成了不合理的。

新聞媒體本身的行動必須是負責任的。民主制度要求公眾做出選擇和決定。為使新聞媒體具有公信度,新聞工作者必須提供基於可靠來源和信息的如實報導。剽竊和失真報導有損於自由的媒體。民主體製造成兩種權利之間的永恆較量:政府保護國家安全的責任與人民的知情權,後者取決於新聞工作者獲取信息的能力。政府有時需要對那些被認為過於敏感而不宜公佈於眾的信息實行限制。但是,在民主體制下,新聞工作者有充份權利追蹤這些信息。

在新加坡,傳媒可批評政府的失誤、缺點,傳達民眾的心聲,做到下情上達,但這決不等於監督政府。李光耀和他的政府從來不說“輿論監督”這個概念。李光耀曾明言:我不接受報章的東主具有可以為所欲為,想登什麼就登什麼的權利。報章東主和屬下記者不像新加坡的部長,他們不是人民投票選出來的……報章自由和新聞媒體的自由必須服從新加坡的首要需求,也必須服從民選政府的首要職責。

新聞控制主要是以約束方式對一定物件進行的一種管理、監督和制約,目的在於維護和確保某種秩序的形成和延續,以達到控制者對控制物件預期的運轉方式和目標指向。在台灣也要稍作微調。 新聞控制是指國家、政黨和社會團體通過物質資產、政策法規等手段對新聞傳播行為進行的強制性管理和約束。新聞控制的實質,是按新聞資產所有者的意志對傳播行為加以規範,用以防止新聞自由和媒介權力的濫用。新聞控制的目標是:給予新聞傳播一定的自由度,使傳播行為與社會規範保持一致,不違背施控者的利益和主張。顯然,新聞控制的目標是新聞自由與行為規範的統一。

新秩序的建立

● 報社及媒體公司重新登記

資本家財團憑藉新聞資產的擁有權和支配權,可以直接決定新聞傳播的方針和規模,能夠操縱新聞傳播的政治方向。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透過經濟控制,資本家通過出資開辦、參股控股、廣告發佈等途徑,掌握新聞傳播的經濟命脈。

新加坡為確保她的報紙掌握在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新加坡人手中,政府對報刊出版公司的股份結構和管理權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從根本上改變了報章由一個大老闆或一個家庭控制的局面,推動幾家主要報章改為公共服務有限公司,並且在股市上市。促成當地報紙紛紛組建公共公司,改變報紙的所有權和管理權。政府通過立法禁止任何人或獲其授權者持有超過3%的報章股權,並且設立了一種稱為 “管理股”的特別股票。擁有管理股的人或機構才能進入報館的董事部。政府部長有權決定哪個股東能夠擁有管理股。通過這個管道,新加坡政府就可以將它信得過的人引進報館的董事部,政府自己的投資公司或法定機構也可以擁有報業的股份(包括管理股),因此也就可以派人進入董事部,掌握報業的領導權。這樣,報章的業務動作完全是按照市場規律,強調商業利益,但是,在關涉到國家的核心利益及國家安全問題時,報章必須跟政府保持一致立場。

媒體應承認如何治理國家是民選政府的權力,報章不應越俎代庖,政府也同意,由於媒體具有傳播資訊和引導輿論的重要功能,對人民有巨大影響力,是一種重要的社會體制。實際上,媒體和政府取得高度共識,積極和主動地採取與政府合作態度,在提高社會凝聚力、協助政府達到政策目標、從而促進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有利於台灣民主、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基礎設施。

今後,新登記的報社或媒體公司,須採用至少80%的合格記者(領有記者証者),其餘20%可採用準記者或相關媒體科系的實習生。

● 記者要重新取得記者証

倫理控制就是通過制定新聞職業道德準則,對新聞媒介施加的控制。新聞職業道德制定後向全社會公佈,一方面成為新聞從業者的自律即自我控制的守則,同時也成為社會輿論對媒介行為施加監督的標準。倫理控制不僅是傳播主體的自律,同時也是社會對傳播主體的他律,是自我規範和強制規範的統一。

新聞道德是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為調整人際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提倡和遵循的行為規範。西方產業革命後,新聞傳播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同時也出現了相互矛盾、相互干擾以及不守信用、不擇手段等不良現象。

新聞道德體現了新聞機構和新聞工作者對人民利益的忠誠和對人民權利的尊重,對新聞事業的責任感、事業心、組織紀律性,以及新聞機構、新聞工作者相互間團結互助的關係。

記者所面臨的具體挑戰是新聞道德和標準,包括道德的原則和守法。有新聞價值的信息和公眾傳播,要具備最先進的原則:真實性、準確性、客觀性、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共責任。

公眾啟蒙是正義的先驅,民主的基礎,因此記者的職責是尋求真理,並提供事件和問題的公正和全面的考慮,進一步的目的,所有的媒體和專業認真的記者,都努力徹底和忠實服務於大眾。保持公眾的信任,誠實,公平,誠信,獨立性和執著性是職業的守則。專業誠信是記者的公信力的基石。尤其對危害限制要特別重視,例如,傷害別人的名譽。 所以,為確保今後記者的品質和操作,己當過記者三年以上者,須將過去所報導的作品,經審議委員審議通過後,再重新發証;未達三年者,重新考証;新進記者都需考証;相關媒體剛畢業者,可臨時取得準記者証資格,也須經三年呈現作品,經審議合格才領正式記者証。任何記者需取得記者証,報社或媒體機構,才可任用。

● 確保新聞自由

政府領袖獲得了大眾媒體的全力支援,有利於動用己有的社會和組織網路來宣傳並實施政府決策;忠心的媒體也因而獲得了對資訊的近似壟斷的地位,同時享有一定的自由,可以廣泛取得資訊,只不過不允許某些有爭議的主題掀風鼓浪。

媒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新聞報導必須完全真實,說真話,堅持真理;服從人民政府的管理,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遵守憲法、法律、新聞紀律和社會公德,不以權謀私;以及新聞機構之間和新聞工作者之間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定可得雙贏的局面。

4. 厚植台灣文化

文化的意義

文化(culture)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觀念之間關係的意義系統。與自然界的存在不同,文化特指所有“人為的事實”,它可以傳承、傳播,是人類溝通的唯一管道,也是人之所以稱之為人的本質特徵。認同某文化的人形成凝聚力,與此同時也就擁有了排他性,因此文化是一種力學現象,其約束力在於可規範個體,個體也可以通過文化表達和放大自我。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學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產物,它產生於人與人(如血緣或姻緣等)、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等)以及有上述兩個關係中派生出來的人與觀念(如信仰等)之間的關係中。文化有兩種,一種是生產文化,一種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產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為生活所用,沒有不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了一種生活生存的理論和方式,理念和認識。文化具有多樣性、地域性、民族性、時代性的特點。台灣目前所展示的文化,多偏重生產文化。

台灣文化

臺灣文化,由於台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過去兩千年的移民社會,由多樣化的人種族群所組成,且不同時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現。從最早期的南島文化、古閩越文化,到中期的海盜文化,地理大發現後的荷蘭、葡萄牙、西班牙文化,鄭氏時期以後東南沿海漢人開始大規模開墾,儒家道家等宗教開始對本區域發生影響。到後來又混合日本統治時代的文化與接受日本皇民化文化教育,最後是承受戰後歐美文化的影響,以及本地與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覺醒,具有傳統與現代的面向,以台灣為文化主體範疇逐漸確立。

台灣文化內涵

● 原住民文化

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民族,目前約五十多萬人。依據人類學者的研究分析,原住民的屋架建築、火墾、食檳榔、紋面、皮衣製作、輪舞等文化習俗,都與傳統的南島文化相近。過去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是以傳統游耕及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近年來靠近平地的原住民則與漢人的生活方式接近,但是部落組織的維繫仍然保留著。親族制度中,泰雅族、布農族為父系社會;阿美族、卑南族則為母系社會。部落組織中,魯凱族與排灣族為貴族社會;賽夏族、布農族則為氏族社會。

原住民重視祖靈信仰,相信祖靈居住在山上,並且會保護族人收穫豐盛。幾乎各個原住民族都有豐年祭,各族也有自己獨特的祭典,例如布農族的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小米祭;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達悟族的飛魚祭,排灣族人的五年祭。此外,卑南族重要的祭儀有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等。南鄒族相信祖靈依附在收藏的貝珠中,因而有子貝祭;鄒族則有戰祭、收穫祭。另外,原住民的音樂和工藝也具有相當特色。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布農族的皮衣製作技巧、鄒族的揉皮技術。布農族的多音部合唱、阿美族的無半音五聲音階則是其音樂特色。

● 客家文化

客家族群強調的文化,是以刻苦耐勞、堅韌剛強、開拓創業、團結奮進的「硬頸」精神而著稱的。客家族群從中原遷徙往南發展並保持了強大凝聚力,在語言、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方面,都留存著豐富的中原古風,守禮重義、好學問、講倫理的風氣,是客家民系的特質。客家人自遷台之後,形成的客家莊,是強而有力的家庭組織,在昔時農業社會中,維持了穩定的生活方式,不但謀求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也是對外共同抵禦及扶養老弱孤寡的依據。

在建築上,台灣客家有「宗祠」、「公廳」等客家特殊建築類型。在建築材料運用上都是因地制宜,用泥土、火磚、木、竹,都以在地資源優先考量。在建築色彩上吸收了閩南「紅磚紅瓦」的風格而非「白牆烏瓦」。在空間格局的設計上堅持著公廳的家族性公共空間的規矩,另一方面也因地制宜形成在地化客家建築風格。例如著名的新竹縣北埔天水堂姜屋、屏東縣佳冬蕭屋、六堆夥房與美濃菸樓等等客家傳統建築,都可以看到臺灣客家建築落地生根的具體軌跡。在服裝上,過去客家人有自己的日常服飾「藍衫」,但現已成為表演的象徵性穿著,近來北部地區也有「客家花布」的服裝設計以及新創造的「客家衫」,期待成為新的客家服飾。台灣在2001年成立客家委員會,並舉辦「臺灣客家文化藝術節」、「客家桐花祭」,創設「客家電視台」,使得台灣客家文化得以充分展現,台灣客家語得以復興。

 福佬文化

台灣的閩南人也涵蓋閩南化的平埔族群與近四百年來由福建渡海來台之移民的後代。昔時移民主要分成漳州人和泉州人兩大支,屬漢族,一說以漢化的百越民族為主。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故漳州腔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故「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台灣中部地區符合此一分布。在移民初期,泉州、漳州之間時有泉漳械鬥,今皆自稱為「臺灣人」,不再區分泉漳。住宅原以閩式建築為主,後來空間設計融入日式塌塌米和室。


媽祖文化。

台灣歷史與文化所呈現的特色:

第一特色:統治者變換頻繁

台灣各地的地名相當的多元而複雜,由於每換一個新的統治者,就會更改一些地名,因此形成地名的多元而複雜,這種多元而複雜的地名,剛好反映了台灣歷史上主權者變換頻繁的特色。

第二個特色:濃厚的海洋文化的性格

從生活、經濟的型態來看的話,三、四百年來的台灣社會有著非常濃厚的海洋文化性格。所謂海洋文化性格,是相對於大陸文化而言。近代的海洋文化較具有濃厚的商業根性,它是比較具有流動性的、開放性的、多元性的、包涵性的﹔而大陸文化,是建立在農業的基礎上,由於農業是安土重遷的,因此它是一個比較封閉、保守、靜態的社會。海島文化相較於大陸文化,一般更加開放,更易吸收外來文化的影響。

第三種特性:從移民社會轉變成本土社會

台灣原本是南島民族的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十六、七世紀起,開始移入一批一批的外來移民,也使得台灣的住民結構產生變化,台灣也產生移民社會的特殊現象,但由於一批批移民的不斷土著化,使得這四百多年間,成為移民社會轉變成本土社會的過程。移民文化一般既充滿思鄉懷舊之感,又充滿進取開拓的勇氣。

第四種特性:亞熱帶到熱帶的鄉村文化

亞熱帶到熱帶的鄉村文化質樸無華,祭天地鬼神,崇拜祖先英雄,仗義豪飲。台灣的“信鬼神,惑浮屠”的社會風氣十分突出。

從以上台灣的歷史特性,對我們或許應有所啟發:由於統治者變換頻繁,過去的台灣人習慣被統治,以往在這塊土地上不曾產生自己的統治者(一直到近年才有了民選國會、民選總統)。所以,這樣的歷史背景,致使許多台灣人比較缺少當家作主的性格。但是慶幸的是,台灣這三、四百年來的海洋文化性格很強,有很充沛的活力,所以今天台灣能在世界上屹立,就是我們有這樣的活力。歷史告訴我們,海洋文化極強的台灣,走入世界必能充分發展。而三、四百年來的台灣社會,各種族群薈萃,台灣人的行列愈走愈壯擴,台灣的文化內涵,也呈現多元多樣,相互輝映的蓬勃朝氣。

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差異

台灣在三百年前開始有大量閩南人、客家人移入,因此在文化上不可否認地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至深。然而隨著殖民時期不同國家的統治與族群交流下,商船貿易與西洋文化的到來,使得台灣的海洋文化呈現著特殊的樣貌。在經歷過日治時期與國民黨政府的高壓統治之下,台灣文化也曾顯現出悲情而堅忍的一面,總體來說,不同的歷史軌跡造就了台灣文化的特殊性。

兩個文化在近代化歷程中有時間落差,即台灣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下受到日本統治的影響,而領先於戰亂中的中國大陸而展開,則導致兩地國家觀的落差,這一落差,造成了戰後台灣內部不同族群間的衝突,在兩地間形成兩個政權,終至兩地人民在政治價值或國家認同上的差異。

簡單地說,台灣的政治文化屬於近現代國家的公民文化,中國大陸則由於中國共產黨的黨國體制或是說所謂的黨文化,因而還存在古代中國帝制、儒家倫理之下帝王唯我獨尊思想等強烈封建國家臣屬文化特性。

總的來說,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不同性質,在於台灣文化的累積性和重層結構。然而台灣文化雖受到外來文化的強烈影響而形成明顯的斷層,但是,這些外來文化也在歷史的累積中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臺灣本土化運動

臺灣本土化運動(英語:Taiwanization)是指臺灣強調在地的歷史、地理、文化、及主體意識的一種運動,以發揚臺灣本土文化和文化層面的去殖民化為主要宗旨。

台灣數百年來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統治者為了達成迅速有效的管制,於是強制施行統制者所慣用的文化、語言、或宗教;並禁止原本當地固有的生活型態。民間團體為了對抗政府所施行的「大一統」政策,於是推行本土化運動以維護固有的習慣,並強調與外來文化不同之處。在日治時期,台灣的本土化運動是為了對抗日本文化,以保持漢文化。在解嚴後的台灣的本土化運動則是為了對抗國民黨政府在所推行「中國中心」政策,以恢復台灣在地的文化習慣。現今台灣的「本土化」主要的對立面是傳統「中國中心主義」的文化。反對者指稱該運動事實上是一種「去中國化」,認為其目的是想促使台灣從基本的文化社會根源脫離中國文化的影響,並常將其與台灣獨立運動相提並論。

隨著知識的不斷開放,台灣人逐漸意識到保存台灣文化的重要性。本土化運動開始探索自我的本質,重視居住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文生活與價值觀。

「文化是生活的真實展現」,從歷史的角度上看,在台灣所發生的人事物,並非單一國家、民族、或文化所造成。本土化的運動,在於打破過去所普遍強調的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回歸到重視「台灣價值」,強調台灣文化的多元性,鼓勵台灣的民眾重新思考,自己來自何處,去向何方。珍惜台灣這片土地上特有的事物,不論是語言特色、文化特色、族群特色、自然資源,並加以維護與發揚。

文化傳承創新

文化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的世界觀和道德、審美的意識方式與框架,文化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意義、生活的規則,文化在人類文明歷史發展中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一個民族的文化規定了這個民族步入文明、發展文明的特殊路徑。

什麼是文化傳承創新?是“掌握前人積累的文化成果,揚棄舊義,創立新知,傳播到社會,延續至後代”。很明顯,這裡的文化傳承創新不是泛指一切知識領域及其成果,而是主要指人文社會科學,換句話說,主要講的不是科學技術,而是思想文化,是以價值體系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傳承創新。

傳承不是單純的繼承,而是有分析的繼承,即用揚棄的態度,根據現實需要,有分別,有取捨。“掌握前人積累的文化成果”主要講的是文化傳承;“揚棄舊義,創立新知”主要講的是思想創新。當然,文化傳承自身也有其獨立的意義,特別是對一個民族的文化生命而言,如語言、文字、文學等。在這個意義上,傳承不僅僅是為了創立新知而有意義,對民族文化、生活方式、語言習俗的歸屬是民族得以成立的基本要件,文明、文化的傳承對民族的凝聚力與歸屬感有其獨立的重要意義。

而文化傳承最核心的是價值觀。台灣文化在幾百年的發展中,以融合各方的仁孝誠信、刻苦耐勞、勤儉務實、衛生安全、忠恕協和為中心,形成了一套相當完整的價值體系,這一套台灣文化的價值體系,支配和影響了台灣政治、法律、經濟制度建設和政策施行,支撐了台灣社會的倫理關係,主導了人們的行為和價值觀念,促進了台灣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支配和影響了台灣與外部世界的關係。這一套體系是台灣民族剛健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的價值基礎和根源,亦即台灣民族民族精神的價值內涵。現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制度已與古代社會根本有別,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要求,既與古代社會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思想文化傳承的時候注意創新,以適合時代的變化和要求。

台灣文化陷入被摧毀危機

● 建商想蓋房子就放火,古蹟掰掰無法管

台灣很小,寸土寸金。很多人,包括一些無良建商,或是不在意這國家文化底蘊的一些人,可以為了土地開發等等相關的金錢利益,或只是單純的不在意,而肆無忌憚的破壞這片土地上的珍貴歷史,信手捻來隨處可見,奇怪的是台灣法律,毀古蹟倒賺幾十個億。燒一兩棟歷史古物,其實比燒一兩棟昨天剛蓋好的新鐵皮屋還要輕,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裡最重的罰則,也不過就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對於準備要蓋房子賺個幾十個億的建商來說,根本沒有嚇阻功用。

一眼望出窗外都是綠色的鐵皮屋加蓋,所剩的零星歷史建築物又在官方放任、貪商無良、民眾不理的心態下日漸凋零。台灣不是沒錢,政府都有錢花個5000億去蓋核四了。如果我們再不重視,或許有一天,我們終將失去所有珍貴的資產。一個國家,沒有文化古蹟,還算是個國嗎?

● 最多元的文化歷史換來最多的鐵皮屋

台灣小小一個島,在400年間歷經滄桑,塑造多元外來文化,還有更多元的原住民文化。 有了固有原住民文化,再加上每個時期的不同建設、建築風格,說台灣是工業革命現代化後,最包容兼具、海納百川的建築史重地也不為過。 這樣的「寶島」在2015的今天長什麼樣子,找扇窗戶望出去看看,喜歡嗎?

最多的是鐵皮屋。

推廣創意文化園區

「文化」一詞,廣義來說,泛指在一個社會中共同生活的人們,擁有相近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以及信仰等;狹義的來說,即是指「藝術」,是一種經由人們創造出來新型態的產物。不論就狹義或廣義的文化而言,「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文化創意產業,顧名思義,為結合了文化及創意的產業。

根據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服務網所公佈的定義,文化創意產業是指「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行業」。 文化產業指: 「一個經濟活動羣組,開拓和利用創意、技術及知識產權,以生產並分配具有社會及文化意義的產品與服務,更可望成為一個創造財富和就業的生產系統」。目前各地所推行的文創園區,就涵蓋一組知識型活動,通過創意及以智力資本為基本投入要素,而生產具文化、藝術和創意內容的產品和服務,且保育古蹟,值得推廣。

文化部要擔負獎勵本土文化重任

人類由於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創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蓋的範圍內和不同的層面發揮著主要的功能和作用,目前文化部應對本土文化產業積極輔導、獎勵和提升。

● 視覺藝術產業:凡從事繪畫、雕塑及其他藝術品的創作、藝術品的拍賣零售、畫廊、藝術品展覽、藝術經紀代理、藝術品的公證鑑價、藝術品修復等之行業均屬之。

●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凡從事戲劇(劇本創作、戲劇訓練、表演等)、音樂劇及歌劇(樂曲創作、演奏訓練、表演等)、音樂的現場表演及作詞作曲、表演服裝設計與製作、表演造型設計、表演舞臺燈光設計、表演場地(大型劇院、小型劇院、音樂廳、露天舞臺等)、表演設施經營管理(劇院、音樂廳、露天廣場等)、表演藝術經紀代理、表演藝術硬體服務(道具製作與管理、舞臺搭設、燈光設備、音響工程等)、藝術節經營等之行業均屬之。

● 文化展演設施產業:凡從事美術館、博物館、藝術村等之行業均屬之。

● 工藝產業:凡從工藝創作、工藝設計、工藝品展售、工藝品鑑定製度等之行業均屬之。

● 電影產業:凡從事電影片創作、發行映演及電影周邊產製服務等之行業均屬之。

● 廣播電視產業:凡從事無線電、有線電、衛星廣播、電視經營及節目製作、供應之行業均屬之。

● 出版產業:凡從事新聞、雜誌(期刊)、書籍、唱片、錄音帶、電腦軟體等具有著作權商品發行之行業均屬之。

台灣的政府雖然喊文創發展喊了十幾年,實際上並沒有太多有助文創產業發展的政策出現。市場是開放的自由競爭,毫無保護之下,此消彼漲,金馬獎由中國拿下多數獎項,台灣電影偶有佳作,幾乎是未來的主要格局。 文化部不應作長他人的氣之錦上添花的活動,來壓抑弱苗成長。相反的,文化部積極發揮著文化主要的功能和作用:

● 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於協調群體成員的行動所發揮的作用,就像螞蟻過江。社會群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他們基於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文化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仲介,如果他們能夠共用文化,那麼他們就能夠有效地溝通,消除隔閡、促成合作。

● 導向: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通過共用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回應的,並傾向於選擇有效的行動,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 維持秩序: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並被普遍接受的東西。某種文化的形成和確立,就意味著某種價值觀和行為規範的被認可和被遵從,這也意味著某種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這種文化在起作用,那麼由這種文化所確立的社會秩序就會被維持下去,這就是文化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

● 傳續:從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傳,即下一代也認同、共用上一代的文化,那麼,文化就有了傳續功能。

台灣文化,就在這樣的認知和鞭策下,定能茁壯、永續。

結語

政治好壞影響人民生活至鉅,民眾若不想再食不安心,睡不安穩,不想再窮忙,不想讓財團繼續治國就不能對政治疏離,必須對政治有心有感,積極參與才能矯正金權政治的弊病;更重要的是不要再被藍綠政黨、統戰所操弄。畢竟政客與官員最在乎的是權位,而在民主國家他們取得權位的來源正是廣大的民眾而不是少數財團。

這些年,台灣的政府治理能力走到下坡,經濟發展跌落歧路,甚至國家走向傾斜搖擺,國家安全像在鋼索上般危顫,與我們選出來的政府經營者有著絕對關係。更嚴重的是,台灣還付出司法恐怕淪為打手、不免為政治服務的慘痛代價,與理想法治國的距離仍極遙遠。坐在被拔掉保險桿的車子上,後果豈可想像?

盧梭批判社會及人文科學的進步不是來自心身上自然的需求,而是受驕傲及虛榮所驅使,產生奢華、忌妒、假、欺騙、貪婪,漸漸腐化人的靈魂,他舉例文化悠久的埃及、希臘、羅馬及中國都曾在政治、法律、倫理、哲學、文學、詩歌輝煌過,但隨之靈魂汙染而墮落,中國曾滅亡兩次。現全民食不安、年輕人住不起、少子化、年金將破產、淨得薪資萎縮應驗了盧梭的論述,目前當務之急是秉持公平正義良心去制衡權貴財富利益的追求,改變使道德沉淪的中國文化,被出賣的年輕人請一定關心台灣的前途與未來。

美國總統歐巴馬用「change」一字代表選舉,因為美國有穩定的兩黨政治基礎,「change」只是改變施政政策而己。我們需要的是「choice」,希望選民做出選擇,用選票改變命運及歷史。看看此次柯文哲以一位政治素人,在沒有政黨的奧援下,卻能在首都市長選戰中捲起千堆雪,尤其受到許多年青人的大力支持。柯文哲用「choice選擇」,因為這場選舉是台灣歷史方向的選戰,國民黨想贏就得拉回藍綠對決、意識形態對立及訴諸統獨,他要讓台灣人相信比藍綠更重要的東西,就是社會公義與台灣社會的基本價值。他說,「choice」不是他一個人的選擇,要台北市民甚至是台灣人民共同完成,要選民相信手上那張選票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及台灣的歷史。筆者所提施政建國的看法,就在主權立憲上游之下,另種的「choice」,希望就教高手,取得共識,大家再次來完成寧靜革命。

(全文完)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