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桃園眷村鐵三角 見證時代流轉的眷村光陰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桃園眷村鐵三角 見證時代流轉的眷村光陰

 2018-10-20 12:36
龜山眷村故事館,前身是陸光三村的文康活動中心,是台灣首座以眷村原建築改成的眷村故事館。
龜山眷村故事館,前身是陸光三村的文康活動中心,是台灣首座以眷村原建築改成的眷村故事館。

眷村,是屬於那個時代的精神堡壘,匯聚了大江南北的鄉愁、酸甜苦辣的滋味,默默地守護著上個世紀的回憶與故事。

二十世紀中葉的台灣,是一個充滿煙硝與大遷移的時代,孤單的軍人帶著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重新在一個陌生的島嶼上建立自己的家園。桃園全盛期有86個眷村,眷村戶數僅次於台北市,刻畫出桃園獨特的文化地景。「眷村其實是一個概略的統稱,實際上,戰後來台灣的外省人口居住型態相當多樣。」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副教授李廣均這麼說道。

沒有血緣卻緊密連結的大家庭

1945年二戰結束後,來到台灣的軍隊因初期人數不多,主要居住於日本時期留下的日式眷舍之中。直到1949年國共內戰後,大批國民政府軍人退守台灣,原本的日式宿舍不敷使用,開始出現我們現在熟知的眷村住宅。這時的眷村,部分是軍人在1950年代初期搭建的臨時住屋,其餘多數眷村則是在1957年後由婦聯會籌措資源興建。

桃園最早的眷村集中在蘆竹和大園地區,主要為當時駐守桃園軍用機場的空軍所興建。1950年代後,軍事單位移入與軍事院校成立,同時為桃園帶來了大量的陸軍人口,桃園為人所熟知的幾個眷村,包括馬祖新村、憲光二村、太武新村等,也多在此時建立。其他位於眷村與軍事單位周圍許多「自力眷村」也是重要建築型態,這些沒有在列管名單中的房舍,雖可能因產權或地權問題而拆遷,但在歷史上的地位與重要性,也等同於我們所熟知的眷村。


憲光二村周邊圍牆上,掛有銘傳大學學生的藝術作品,希望讓更多人對眷村空間有不同想法。

「眷村是一個沒有血緣的大家庭。」李廣均解釋,這批大量移入的軍官士兵,大多數是無依無靠的單身男子,即便結婚,大部分的時間仍外派在其他單位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軍人眷屬只能仰賴相互扶持,一起度過物質條件艱困的時代,彼此關係愈發緊密相依。正是這種強烈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眷村至今仍被賦予正面的鄰里形象,成為台灣溫暖人情的記憶所繫之處。

光陰故事的再現與保存

到了1980年代,許多眷村歷經歲月風霜已不堪使用,國防部因而開始推行所謂的眷村改建,文化資產保存的議題開始為人所重視。《文化資產保存法》正式立法,時勢之所趨,眷村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成為台灣古蹟保存發展重要的一部分。桃園的眷村文化節已舉辦了十餘載,為了保存獨特文化地景,串聯中壢馬祖新村、大溪太武新村、龜山憲光二村等歷史場域,打造「桃園眷村鐵三角」,不同的活化策略,讓人實地走訪仍可感受舊時風貌。


龜山眷村故事館內部,充滿時代記憶的珍貴氛圍。 

中壢馬祖新村1957年落成,當時為安置駐守馬祖官兵的在台眷屬而建置,以棋盤式道路並搭配魚骨式村舍配置,加上附近的公共設施,讓馬祖新村成為能自給自足的小聚落。唯美的建築形式,讓它成為許多電影拍攝取景的場地。2015年,市府在此規劃桃園光影電影館,打造「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成為影視文化的推動基地。如今這裡已成為影展講座及工作坊的文化據點,持續累積在地能量。

建於1964年的大溪太武新村,軍方籌措基金來自於變賣823砲戰中落在金門的砲彈,闢建後主要分配給曾駐防金門且參與過823砲戰的陸軍將校級軍眷。因屬於高階軍官眷村,格局相當新穎,是桃園少數保留下來的美式獨戶眷舍。2017年正式展開修復,秉持修舊如舊精神,保存紅磚、蘋果綠窗櫺等眷村建築風格。內部規劃為現代展場,作為藝文展覽用途,並規劃為「823砲戰紀念館」


2016年正式成立的憲光二村駐地工作站,希望能更有系統對眷村進行活化。

來吧!眷村鐵三角即時連線

龜山憲光二村建於1968年,是桃園唯一的憲兵宿舍,不僅有早期甘蔗板隔間的石灰牆、紅磚牆外圍的平房眷舍,還有1970年代後興建的公寓式眷舍,可說是眷村發展的見證者。2016年成立駐地工作站,整備建物、持續和原住戶保持聯絡,也透過與學校合作、展演活動等方式,讓更多人與憲光二村產生連結。「這裡是桃園保存面積最大,也是社區凝聚力最強的眷村,這裡的故事不僅屬於眷村,也屬於龜山。」憲光二村駐地工作站執行統籌鄭秀瑛表示,眷村的活化需要社會整體支持。未來,市府規劃打造「移民博物館」,串聯不同族群的移民經驗,呈現桃園及台灣多元族群的故事。


圖左:馬祖新村懷舊味濃厚,成為許多劇組取景的地點;圖右:眷村文化節可回味眷村時光,看見眷村文化與樂觀精神。

「保存眷村最主要目的,是希望讓後人對台灣1949年代的故事,有更直接的認識。」李廣均說。以眷村鐵三角的保存為核心,成為其他桃園眷村的歷史文化平台,能對在地有更多認識,理解眷村誕生背景及被保留的原因。


有完整設施和規劃的馬祖新村,曾是許多將官居住的眷舍,有「桃園將軍村」的美名。

走吧!親身體驗那個年代的日常,升旗、做早操、熱鬧踩街、經典老歌晩會,認識1940、50年代大遷徙的故事,就在桃園眷村文化節,10月6日至14日眷村鐵三角即時連線,邀大家一起重溫眷村的雋永魅力。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40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