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報紙、Netflix與集體記憶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報紙、Netflix與集體記憶

 2018-02-27 16:30
集體記憶多麼美好。正因哼唱過同一首歌、傳閱過同一本漫畫、搖擺過同一首瑪卡蓮娜,才界定了我們與他們的不同,才讓我們之間有了生命的共鳴。(圖/創用CC授權)
集體記憶多麼美好。正因哼唱過同一首歌、傳閱過同一本漫畫、搖擺過同一首瑪卡蓮娜,才界定了我們與他們的不同,才讓我們之間有了生命的共鳴。(圖/創用CC授權)

其一

和一位出版界前輩聊天,談到往昔報業的榮景。那個年代,媒體有管制,網路沒個影,大報一天可以賣上一百萬份。以每份10元計,一天毛利是1,000萬,一年是36億。這還沒算上廣告。這麼多錢要花到哪去?於是丟到土地上去投資。

不知那稱不稱得上內線消息。總之在忠孝東路還看得見農田的時候,他們已經在那裡買土地、準備蓋大樓。後來農地全改成了建地,大樓自也水漲船高。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也。網路媒體崛起後,大量壓縮舊媒體,即便發行電子報,點閱率還是大難題。於是總部紛紛播遷到郊區,大樓拿來收租、改建,或時不時賣一兩塊地,讓日子湊合著過下去「渡小月」。

盛況終究一去不復返了。網路時代進入門檻低,又無紙本的物理限制,幾乎人人都可經營媒體。更要命的是,電腦運算能力越來越高,大數據下可以鎖定每個人的喜好,投放他最想看的資訊,塞給他最有機會刷的商品。分眾行銷大行其道的年代,讓跟不上時代腳步的巨獸,兀自迷惘不已。

其二

一位小有名氣、在大學兼課的專欄作家,在課堂上引了漫畫《灌籃高手》裡頭的人物和情節,要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也。不料學生發愣的表情,引起他的警覺。一問之下,沒看過這部「經典漫畫」的人竟佔了多數。

他一個發窘,遂提筆為文,大歎這「集體記憶型態的轉變」與「後灌籃高手時代的來臨」。他的結論比較悲觀,認為隨著這個新世代的成長,經營者、行銷者們恐怕很難摸索出一套「能喚起普遍共鳴的符號」,以往那種「全體同樂」的場景,以後也將成為絕響了。

集體記憶多麼美好。正因哼唱過同一首歌、傳閱過同一本漫畫、搖擺過同一首瑪卡蓮娜,才界定了我們與他們的不同,才讓我們之間有了生命的共鳴。當集體記憶碎裂、褪去,人們也掉進了日常生活的縫隙。某個尋常寧靜的夜裡,他做了一晚綠角財經筆記,我仍在回味浩角翔起;你說你養了隻約克夏,我說我有一隻財報狗。多元自由的年代,也許話題本來就不應該交集。


那時候,我們用筆寫信。(台灣本土動畫《幸福路上》,圖/翻攝自《幸福路上》FB)

其三

全世界的連續劇,都玩過時空穿越的老梗,但去年網飛(Netflix)公司的《時空旅行者》(Travelers)仍帶來一絲驚喜。故事講述這個時代,潛伏著許多來自未來的旅者。但他們不像阿諾,穿梭時空非得赤身裸體。他們將「人類意識」傳送回來,灌入任何一位行將就木的宿主身體,從此接管宿主的人生,並在艱困的任務和瑣碎的日常中來回拉鋸。

他們總是五人一組,有點像新虎膽妙算。令人算不到的是,每個小組都要配置一位「歷史學家」,他必須熟記這個時代的一切賽馬與賭局,以確保任務經費充沛無虞。我敢保證這是對歷史學家最嚴重的誤解,但我充分享受這個打從「回到未來」起就永遠使人著迷的設定。畢竟,有誰不想回到過去發一次跡?

不幸的是,宿主被接管後,一切意識、記憶也就消失,像是換了全新作業程式的硬體。當他們的伴侶看著一樣的身體,卻再也找不到熟悉的靈魂。我們原以為歷史是條線型,回憶至多不過淡去。但說不準從哪天起,置換記憶輕鬆得像你幫Gogoro換電瓶,也許失戀的神傷,會從這世上徹底抹去,也許一切選舉都被簡化成駭客的技術問題。(參考連結/https://www.netflix.com/tw/ 網飛(Netflix)公司的《時空旅行者》影集

其四

有一則諺語說:所有歷史都是贏家寫的。緊接著是個問句:可是怎麼寫歷史的人看起來都像輸家?其實歷史學者的責任不多不少,不外乎處理這個社會的回憶,生產集體的歷史記憶。他們的重要性,還常與民族主義的市值成正比,只是市場多頭的時候,他們通常不會漲停。

在未來的世界裡,集體記憶恐將是神聖但被侵犯的領域。義務教育的賞味期,很少超過泡麵,有限期的背誦,等於無溫度的認同。伴隨資訊爆炸的分眾焦慮,使人們固守在臭味相投的小眾陣地。意識統合的挫敗,帶來社群的重整和分離。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裡,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不只是森嚴的等級,還有那看似永恆的集體記憶。如何才能抓住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最後一條證據?看來將化作薛西弗斯的巨石,試煉永無止盡的習題。

 

(本文轉載自【綠色逗陣】報紙、Netflix與集體記憶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forum_detail.php?info_id=797 

 

(責任編輯:Elinor Wu)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