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二二八事件72週年/「228‧0堅守正義 持續轉型」行動聲明(一)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二二八事件72週年/「228‧0堅守正義 持續轉型」行動聲明(一)

作者為2019年228‧0紀念行動宣言撰寫群

 2019-02-16 20:37
二二八事件72週年,鄭南榕基金會在內的多個人權團體將在24日舉行「228‧0堅守正義,持續轉型」遊行,希望各界一同加入「228.0紀念行動」一起上街、一起做個「真相追尋者」。圖為去年二二八事件71週年紀念行動宣言。圖/民報資料照
二二八事件72週年,鄭南榕基金會在內的多個人權團體將在24日舉行「228‧0堅守正義,持續轉型」遊行,希望各界一同加入「228.0紀念行動」一起上街、一起做個「真相追尋者」。圖為去年二二八事件71週年紀念行動宣言。圖/民報資料照

青年世代如何想像社會?在社群媒體上,形形色色的社會議題化作一句句的口號,在臉書河道上,漂流如紛亂的葉片與浮木。學生們青年們紛紛在湍急的水流中,揀選繽紛的落花妝點自己的大頭貼,卻總覺得每瓣花朵葉片都差不多、同樣的香氣、同樣的情緒。究竟甚麼是社會議題?甚麼是社會運動?這些「辭彙」帶來的動能,究竟是來自當下的激昂,還是它所觸動的生命?

身為這個被稱為「天然獨」的世代裡的一份子,似乎不用經過太多的自我糾結與價值辯證,就能很直觀地選擇自己的信仰。這是一種幸福,同時也是一種負擔。「天然獨」,意味著「與生俱來的直覺」,而這份直覺來自民主化後的臺灣賦予我們的身體感。腳下黑泥長出草與根莖、發芽成枝。數十年後,一圈圈的年輪繞成粗壯枝幹。臺灣的青年世代將汲取來自土地的養分,穩固思想如蔥鬱林木,獨立的堅持緊緊抓住山脈上的分寸土石。身處於臺島綿延而高聳的百岳之上,海峽對面的風景,臺灣人早在過去數十年間看膩了,如今,「天然獨世代」將朝向東邊的朝陽繼續生長,一切再自然不過,盡是土地的成全。

壹、回應告臺灣同胞書

「最高的山峰,不比最深的山谷接近天空。」台灣人之為台灣人,也從不因仰望誰的巨大與力量。而是,聞到了腳下黑泥正芬芳。

從前至今,不斷有人試圖加予這塊島嶼櫻花、梅花、牡丹花的圖騰。他們或引誘、或恫嚇地對台灣人宣稱,北方大國文明如此華美、兵戎如此壯盛。彷彿要叫我們記憶裡的莿桐仔花、大榕公、dahu和龍眼樹,因著恐懼而簌簌顫抖。然而,掠奪的鬧劇轉瞬百年,是誰依舊昂然挺立於這座島上?

這是一種屬於亞熱帶島國的氣節,台語所說的「臭賤」。平凡、無蓋高尚,卻隱喻著無限的生命力。1947年,台中人的二七部隊——一支以「中學生」為主的民兵——,面對執行「清鄉」任務的國民黨正規軍,竟一路從台中抵抗到埔里,在數次戰役中重挫武力懸勝的對手。在此同時,斗六隊的陳篡地醫師,率眾攻打虎尾機場,隨後在彰雲嘉山區,繼續從事游擊戰,有如濁水溪畔的切格瓦拉。

上善若水,柔弱生之徒。「韭菜命」的台灣人,乍似柔弱卑小,卻也總是在關鍵時刻無畏強權,不惜與之一搏。小小的島,天生流著抗暴的血。其實,台灣人是韌如韭菜,割一模生一模。這恐怕也是充斥著侵略、吞併、大一統的腦袋,至今難以理解的台式美學。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毛澤東亦有云,「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偏偏台灣人的祖先,多是海盜、貧農、亡命之徒、華夏道統最輕蔑的「蠻夷」。準此,早就智勇兼備慣了。史鑒殷殷,切勿妄與台灣為敵。

貳、回應廢除促轉會的言論

自2018年五月,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掛牌運作以來,不斷有人質疑它存在的必要與正當性。而理由多不外乎是:「為甚麼要去已經追究過去了的事情?」更甚者,許多反對者以中國古代特務「東廠」比喻促轉會,暗刺促轉會淪為民進黨政府御用打手。

不過,追討失落的過去,實際上就和現在與未來的選擇有關。正視國家機器背叛公民、施行殘酷統治的歷史,將有益於人們更加警醒地思考。今後,台灣人對於政治的想像,是要默許權力落入少數人手中,成為黨國不分、封殺異見、一言一行都受到「老大哥」監控的1984國度;還是,追溯假新聞掩蔽的資訊、抵制人人相殘的犧牲體制,成為獨立而自信的公民城邦。以轉型正義的觀念面對過去的價值,不僅是還先人一份公道,更重要的是重塑對臺灣共同體的想像。

此外,綜觀國民黨以黨領政的時代,本身就是一段特務治國、東廠當道的歷史。「滅東廠」運動中,喊得最大聲的,似乎就正是最心虛的那位。東廠之名,也是時候物歸原主了。而在台灣,我們甚至也無須抬出「東廠」再做比喻。因為某些政黨本身,就已經乘載了威權統治的醜惡,上有臺灣人民的血跡斑斑。

參、給促轉會的建言

於是,作為將在島上繼續生活的年輕人,我們期盼未來的臺灣社會,能抱持島國獨有的自信,發展出更加宏觀的歷史意識。在此意義下,促轉會的任務,將不止於重新打造「民主人權」的內涵,更要發展出以島國為主體的價值觀。為此,我們提出兩項建言:

首先,主流史觀必須正視歷史全貌。希望有一天,當我們談起二二八,不再侷限於知識份子的和平宣言、受迫害史、非暴力行動;同時也能看見民間武裝的抵抗血史。希望有一天,當我們談起白色恐怖,可以不再避談冷戰意義下「意圖顛覆政府」的地下黨人,誠實面對他們腦中的理想與抱負,正視每位行動者獨有的思想與生命經驗。

體認到臺灣民主化運動中的各個角色,都值得被世世代代的臺灣人認識、記憶之後。作為還在中華民國教育體制中蹉跎的青年,我們也主張,轉型正義在國民教育中的實踐,應更加重視歷史情意教育——從生活周遭、小尺度的在地歷史開始認識。如雄中自衛隊之於高雄中學;丁窈窕之於臺南女中;二七部隊、水源地之於台中的高中生。這般歷史情意教育的素材,將會是學生與歷史連結的開端,也是轉型正義在教育領域中開展的理想破口。

讓轉型正義將青年世代自庸俗中解放吧。藉由審視微物的紋理,感受亞熱帶島國的包容與寬厚,感受歷史的味道、河川與海的味道。我們將從無數先輩的拼搏中,理解台灣人無懼強權的傳統、奮勇堅韌的性情。然後,在現實的戰鬥中,我們將繼續一無所畏。

延伸閱讀:二二八事件72週年 人權團體24日舉行「228‧0紀念行動」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