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製家具因具有取材容易、透氣、便宜等優點,在早期的台灣幾乎家戶必備。居住於楊梅富岡的戴阿爐,70年來用雙手鑽打、磨拋竹子,兢兢業業地打造傳承,守護著台灣的竹管工藝。
早晨7點多,高齡83歲的竹藝師傅戴阿爐已結束2個多小時的晨間運動,開始一天的工作。「咚咚咚!」70年來未曾稍歇,對著竹管,重複量、切、鑿、削、刮、彎等動作,下刀輕巧俐落,沒多久,一個竹凳誕生。常有人稱讚戴阿爐,以老練迅速的手法賦予竹管生命,他總是笑著說,「都做這麼久了,沒什麼厲害的!」
質樸堅毅 與竹為伍七十載
出生客庄的戴阿爐,13歲就跟著師傅學竹製家具,他回憶道,「我很幸運,有個願意教的好老師,很快就學會怎麼製作8吋小椅凳,15歲出師,比別人早了2、3年。」當時桃竹地區的客庄,廣泛使用籃子和籠子等竹製農漁用品,戴阿爐為改善清貧家境,開始到各地工作,專門承作竹製品。後來遇到妻子,他才結束四處漂泊的日子,在楊梅富岡定居開業逾60年。有著客家質樸精神的戴阿爐,認為自己不擅表達,最習慣的,還是透過作品說話。
經驗成就驚豔 精準打造每件作品
「下刀之前,我都用目測的,因為竹子用量的不見得準,還是要靠經驗。」提起竹藝技法,戴阿爐一收靦腆,侃侃而談。首先是選材,他堅持採用肉薄、節間長、外皮堅硬有光澤的桂竹,選好竹材,交由竹行清理後,接下來全憑真功夫,由於竹材粗細大小不一,因此製作難度比木製家具要高,從切竹管、刨厚度、穿孔洞等,每道工序的角度、間隔和順序都有眉角,經年累月的經驗,也成就了戴阿爐的手藝。
或許年過八旬,但戴阿爐勇於接受挑戰,從傳統的椅凳、太師椅、子母椅、竹床到客製設計,他謙虛表示,「看著客人的設計圖,我也學到不少。」舉凡顧客自行設計的茶具、改良版神轎、竹搖籃、大型置物櫃等,都在戴阿爐的巧手下逐一成形。
因傳統技藝保存浪潮興起,他也開始有機會與政府部門合作,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的客家工藝專區,即展出他特製1丈6尺長雙人床,讓更多人看見過往竹製工藝的生活日常。
左圖/將竹椅轉彎處火䈽後塑形,再進行椅䳾橫柱組裝。右圖/戴阿爐使用自劈竹枝當釘子,以傳統方式打造作品。
右圖/懷舊的兩用子母椅,一邊是嬰兒遊戲座,翻過來就是凳子。
傳統技法延伸觸角 讓竹管成為藝術
2018桃園地景藝術節,戴阿爐受「都市酵母」團隊邀請合作,參與「富岡生活富岡燈」計畫,透過社區合作方式,與在地居民一同製作出30盞「富岡燈」。「富岡燈」造型看似簡單,其實得克服超乎一般的竹節彎曲度,是他未曾碰過的設計,經過多次試作還發生受傷意外,終於打造出滿意的成品。戴阿爐也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學子和團體,揪團參觀他的工作處,他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愛竹製家具,將這項反璞歸真的傳統技法,繼續傳承延續。
地景藝術節期間於富岡車站展出的「富岡燈」,是戴阿爐研發的造型。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