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正常國家的語文政策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正常國家的語文政策

2017-09-12 22:15
當所有人喊著「台灣加油」,這個台灣國家,才有可能建立起來;但喊叫「中華台北」,我敢保證不管喊到如何地老天荒,世界上不可能出現「中華台北國」。圖/郭文宏攝
當所有人喊著「台灣加油」,這個台灣國家,才有可能建立起來;但喊叫「中華台北」,我敢保證不管喊到如何地老天荒,世界上不可能出現「中華台北國」。圖/郭文宏攝

最近掀起的高中課本有關文言文和白話文比例的爭論,只是語言政策爭議的表象,未來,台灣決定要走向獨立正常國家,或者成為中國一部分,仍必須面對語言使用課題。雖然說,在全球化之下,共用語言是必然趨勢,但是,除非中國放棄對台灣領土吞併野心,否則以華文普通話,作為官定語言,還是充滿危機。往往,許多侵略者為了方便統治,會利用語言進行對弱勢地方語言打壓,這類故事隨處可見。新疆維族語言和藏語正被老共殲滅,就是一個例子,老共對新疆和西藏殖民漢化教育的同時,目標就是消滅維族文化和藏文化。更何況,目前台灣和中國,華文書寫差距正逐漸縮小,台灣目前奉行的語言政策,就是方便被中國統一的政策,難道台灣人只有被統這一條路嗎?或者台灣人需要思考另一條獨立正常國家道路?現在時刻已經到了,因為所有歷史已經證明,語言是國家立國之本,文化傳承工具,沒有自己的語言,勇敢面對強勢侵略者,這個國家只有滅亡一途。

舉中國近鄰韓日來講,韓國自古和中國關係複雜,1443年,朝鮮世宗大王發明諺文,企圖取代韓語漢標,卻不順利。1910年,韓國被日本殖民後,成為日語教育區,韓國真正的去漢化運動,是二戰終戰後才開始,1980年全面去漢化達到90%,但是,因為中國崛起,學習中文者最近越來越多。日本也是被漢文化影響重災區,日本在明治時期,進行脫亞入歐運動,開始去漢化,降低片假名使用漢字習慣。至於台灣,情況更慘,台灣在荷治時代,荷蘭人曾經為平埔族建立書寫的新港語,可惜被日漸增多的漢族移民淹沒,這是強勢文化打倒弱勢的典型。後來,最早到台灣的長老教會傳道者,開始為不會說華文的台灣人編寫羅馬拼音的台語聖經,在日治時代和國民政府時代,皆受到殖民政府壓制,無法形成氣候,台灣終於成為華語區一份子。

從日治時期開始談台灣的語言政策

1895年,日本人開始統治台灣,第一個工作就是成立學務部,推廣日語教育,設立台灣人公學校,取締當時高等家庭的漢學文言文私塾,許多不想放棄漢語的家庭,仍然偷偷補習漢文。1925年,日本政府下令取消報紙內的漢語專欄,禁止說台語,1930年,取締教會羅馬拼音台語聖經,在全面日語化之下,根據統計,到1944年,終戰前一年,台灣人會說讀日語者高達70%以上。但是,民間來往,還是以台語居多。

1930年,日本進入比較寬鬆的大正時代,台灣成立推動台人自治的台灣文化協會,開始思考台灣如果成為自治國家,應該使用台語或華語推廣國民教育,雙方有過多次激辯,最終贊成華語者多數,顯然,就算在日本化之下,台灣多數菁英仍然自認自己是中國人居多。

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承繼日本殖民政策,開始去日本化,推動中國化,成立國語推廣委員會。1956年,下令禁止台語,推動罰款方式禁止台語,1957年,取締教會台語聖經,1976年降低廣播台語,以台語不超過10%為限,後來布袋戲也改說國語,北部人口以軍公教居多,所以奉命程度較高,這也是台灣語言分裂的開始,南部人使用台語確實比北部多。

語言對國家認同影響很大,以印度為例,1947年印度獨立,國家立即陷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內戰,兩國宗教信仰和語言差距很大,1968年,尼赫魯女兒甘地夫人繼承總理,國家就因為語言政策,發生衝突,當時印度人在英國殖民下,有50%會說英文,但是,普遍使用的方言是北印度語,還有北方穆斯林王朝留下的烏爾都語,以及南印度的泰米爾語,印度地方大,人又多,方言很複雜,推動官方語言很傷腦筋,後來為了不偏向地區為原則,選擇英文為官方語言,當然,在很多民族多元的國家,不一定只有一種官方語言,瑞士就有四種官方語言,孩子學習上也不會覺得辛苦。

以愛沙尼亞為借鏡

台灣情況比較像愛沙尼亞。1991年,波羅的海三小國以200萬人營造手牽手的人鍊,一起唱著自由之歌,走向獨立建國。那一年,我正在波海三小國採訪旅行,在愛沙尼亞的塔林廣場上,親眼目睹這一幕,當場讓我熱淚盈眶,快樂唱歌獨立建國,只是表面,實際的獨立運作,仍然暗潮洶湧,被蘇聯軍隊坦克層層包圍的國會,勇敢投下獨立選票,還好蘇聯軍隊奉命不動武,讓三小國順利脫俄獨立。波羅的海三小國,在二戰時支持德國,戰後被蘇聯併吞,遭受懲罰性的暴政,數萬人被槍決,30萬人送到西伯利亞勞改,這段屈辱歷史,深深烙印在人民心理,為了統治三小國,蘇聯進行俄羅斯化,加速俄羅斯人移民到三小國,因此獨立之後,新政府最要緊處理的就是歸化問題。

以愛沙尼亞為例,面積4萬5千平方公里,人口150萬,愛沙尼亞人佔了70%,俄羅斯人占了25%,其他3%是烏克蘭人,2%其他國人。1991年,愛沙尼亞辦理歸化,只有1萬多名俄羅斯人選擇回歸祖國,還有30幾萬人選擇留下,問題是,這些留下的俄羅斯人,卻缺乏熱愛愛沙尼亞的心靈,仍然口口聲聲宣稱自己是俄羅斯人,在家裡說俄語,教育孩子拒絕愛沙尼亞語,愛沙尼亞政府認為長此下去,國家仍然無法團結,一個不團結的國家,獨立有何用?

2007年,愛沙尼亞國會通過愛國法案,或稱歸化法案,明文規定愛沙尼亞語為國語,俄語是他國語言,可以學或不學,並且積極進行去俄羅斯化,街頭上共產標誌或納粹標記,一律被剷除,涉及俄羅斯的政治意涵人物銅像,全部推倒,強制俄羅斯人以5年期限,學習愛沙尼亞語,如果拒絕學習者,政府不發給身分證和護照,這些人只能擁有居留證,或選擇回到俄羅斯。

反觀台灣,許多宣稱愛台灣的政客,連台語都不想學,電視播報世大運比賽訊息,連自己是台灣隊,也吝惜說出口。我確信,當所有人每天喊叫台灣加油,這個台灣國家,才有可能建立起來,但是,喊叫「中華台北」,我敢保證不管喊到如何地老天荒,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出現中華台北國,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想到這樣的台灣,實在讓人惋惜,還有一些人,根本不管廢省多久,一出口就是台灣省,聽了真的會昏倒,我只能說被國共兩黨洗腦太厲害,惡習難改,愛沙尼亞人經歷過被極權統治的痛苦,更理解;只有人民熱愛的國家,這國家才能永續下去,台灣如果要脫離中國宰制,至少要學新加坡或印度,以英文為國語,徹底走向國際化,並強化台語教育,而不是以中文為國語,除非中國放棄對台灣併吞的敵意。

只要所有人民都愛國,這個國家就不可能滅亡

1991年獨立之初,愛沙尼亞人深刻理解小國生存之道,必須和俄羅斯維持友好,這一點和台灣很相似,愛沙尼亞人也期待,能夠好好扮演大國的好鄰居,兩國能夠自由往來,互通有無,和平相處,雙方皆大歡喜。但是,問題在於俄羅斯,蘇聯崩解後,俄羅斯至今只是半民主,或稱進化式獨裁國家,社會充滿大俄羅斯民族主義,這一點才令人擔心。為了防範俄羅斯又一次侵略,愛沙尼亞內部去俄羅斯化政策,也不得不加快進行,推行這個政策動機,不是因為敵視俄羅斯,而是加強愛沙尼亞人的國家意識,2010年,俄羅斯以武力侵吞克里米亞半島,並且進軍烏克蘭東部,在愛沙尼亞邊界陳兵,更加引起愛沙尼亞警戒,因此,愛沙尼亞政府也加速成立電子政府的腳步。

1991年,愛沙尼亞獨立初期,全國只有一半家庭擁有電話,經過20幾年後,愛沙尼亞已經是科技國家,資訊部長柯特卡說,我們要建立一個不會因為失去領土,國家就滅亡的政府,這個方法就是全面電腦化。

人口少,容易治理,是愛沙尼亞弱勢也是優點,更方便全面政府電腦化;1. 政府施政及國會討論全面透明上網,2. 實施電子投票,不在籍也可以投票,3. 實施電子繳稅,4. 實施電子健康管理,5. 實施電子教育,6. 實施電子警察制度,7. 實施電子戶口管理。

科特卡說,愛沙尼亞一個國家,就是一部電腦伺服器,而且把全民資料拷貝三份,放在三個不同國家保管,就算有一天,愛沙尼亞遭受侵略,失去土地,流亡在外的政府只要掌握這三台伺服器,就可以聯絡人民,這個國家仍然可以運作。有一天,敵人離開了,我們回來了,馬上可以建立自己的政府和國家,他說,只要所有人民都愛國,這個國家就不可能滅亡,聽到這句話,台灣人民真的感到汗顏啊。

愛沙尼亞目前還有土地,人民和政府,而且是主權獨立國家,更是歐盟成員國,地理上和台灣同樣與強鄰只有一水之隔,卻已經把有一天可能被俄羅斯侵略,而失去土地的狀況,設想好了,而且想出來如何抵抗外敵,使國家永續的方法。愛沙尼亞人,不會因為鄰國俄羅斯軍力強盛,地大物博,就想當俄羅斯人,反而選擇與北歐民主國家親近。而台灣呢,討厭中國極權政府,自我認同是台灣人,已經超過70 %,卻只是害怕中國壓力,就失去建立國家的勇氣,世大運上,就因為中國的眼睛看著你,自己的政府還出暗拳,打壓自己人,向中國邀功,就連一隻小小面的台灣國旗,也不敢舉出來,連為台灣加油也不敢說,甚至忘了嘴裡的「中華加油」,其實就是中國加油,這樣的台灣,空有土地,人民和政府,要以哪一隻手,建立自己的國家呢?相較與愛沙尼亞的勇敢與真誠,更凸顯台灣的懦弱和卑微,台灣人民真是可憐,可嘆,可悲啊。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