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環團批經濟部當台泥打手 聯手削平花蓮勇士山的山頭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環團批經濟部當台泥打手 聯手削平花蓮勇士山的山頭

 2017-03-14 16:13
地球公民基金會及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環團批評經濟部礦務局當台泥打手,替環評通過已經超過八年的金昌石礦量身定做法規,規避環差報告就申報開工。圖/李秉芳
地球公民基金會及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環團批評經濟部礦務局當台泥打手,替環評通過已經超過八年的金昌石礦量身定做法規,規避環差報告就申報開工。圖/李秉芳

台灣最大礦場即將形成!地球公民基金會今(14)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水泥名下的寶來和合盛原石礦,還有全新即將開採的金昌石礦,三礦聯合開採的總面積將高達253.79公頃,成為全台最大,年產量高達1300萬噸的最大礦場,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距離金昌石礦取得開發許可已經七年了,按照環評制度,應該做環差分析並提出新的對策報告,但經濟部卻多次替台泥「量身定做法規」,官商聯手要削平花蓮勇士山的山頭。

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專員潘正正指出,金昌石礦的環評在2008年2月通過,2009年4月取得開發許可,結果事隔七年,2016年8月金昌才首次向經濟部申報開工,距離通過環評已經八年半的時間,按照環評法,超過三年就要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

潘正正說明,民團得知金昌石礦未經過環差分析報告就申報開工後,立即向環保署提出「公民告知書」,環保署也發函金昌石礦,若提不出「礦業用地核定」以外符合環評法要求的開發許可文件,就要進行環差,台泥不服處分,提起訴願。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的謝孟羽律師指出,經濟部為了協助金昌石礦規避環差,兩度扭曲事實,認定花蓮縣政府所核發的「水保開工許可」和環評法規「申報開工」函,當成開發許可文件,潘正正批評,一旦此例一開,環差制度將被整個架空,失去其效用。

立委高志鵬也表示,針對台泥的案例,他不認同經濟部這種知法玩法的做法,不應該一直幫財團解套,替台泥當打手,他會以立委身份要求經濟部礦務局做更妥適的處理;另外高志鵬也說,他這個會期剛好是經濟委員會的召委,目前有處理的是原住民採礦相關規範,但也希望能在這會期針對已經幾十年沒有修過的礦業法,進行全面的檢討和調整。

高志鵬說,轉型正義不只是黨產,電業法中有能源的轉型正義,礦業法也應該要有國土和環境的轉型正義,台灣大多的基礎建設已經完成,採礦的總量管制應該要調整,高志鵬強調,財團取得開發許可一採礦就是二十年,然後還可以無限期延長,既然鋼鐵和石化都做過政策環評,「水泥業為什麼不用做?」他也表示,希望透過礦業法修正,做一定彌補。

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專員吳其融表示,2012年蘇拉颱風時,和中部落發生了全台唯一的「非進式土石流」案例,從此每有颱風從東部登陸,就要全部落撤離避難,蘇花改的路線也為此做變更,可是台泥卻可以不做任何調整,以一個已經距今八年多的環評,將礦場從150公頃擴大為250公頃,也不需要經過部落的知情同意,實在是無法接受。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