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擬修訂逃犯條例引發抗議之後,近日又訂立《禁蒙面規例》,被視為反送中運動火上澆油,示威者與港警仍持續對峙。這場武力懸殊的抗爭裡,香港社會已陷落於警、民仇恨日益激進化的迴圈;但我們仍在動盪與暗黑中,看見一絲「人」的光芒。
分送口罩防秋後算帳 但此刻一切枉然
小張說:『口罩、口罩、來拿口罩。』
9月30日、十一前夕,香港中學生發起自9月2日開學以來的第二次集體罷課,一波接著一波的中學生,穿著校服往中環移動。
記者走出地鐵站,就看到小張在高溫超過30度的站口大聲嚷著,原以為他在「賣」口罩,但走近一看,才知道他的攤子上,擺滿了民眾捐贈的物資。
小張說:『(問:你什麼時候開始出來擺?)6月中左右;一般民眾把東西給我們,我們就存起來,活動的時候分就送大家;現在真的很恐怖,如果你不帶口罩,(警察)往後會去你家拘捕你,莫名其妙。』
戴口罩、防白色恐怖!只要有遊行示威活動,從事仲介工作的小張都會提早兩個小時,供應大家口罩保護自己。
但是,港府10月4日正式宣佈禁止「蒙面」政策, 5日凌晨12點起實施,也就是說,無論參加的集會合不合法,都不可再使用物品遮蓋樣貌,違者可判處罰款或監禁1年。
消息傳出後,全港首次全境18區同時出現示威破壞行動,持續至4日深夜,在元朗又有一名14歲的示威者遭到槍傷。
5日下午,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表電視談話,指稱暴徒的行為,令香港過了非常黑暗的一夜。
港警訴委屈 港民:支持激烈抵抗
6月中至今,記者曾多次赴「反送中」示威現場觀察,強烈感受到香港社會像個已爆開的壓力鍋。
10月1日,香港民眾發起「國殤日」大遊行的下午,記者即在地鐡站內直擊民、警間互擲汽油彈與催淚彈的火爆場面。
地鐡站內民、警間互擲汽油彈與催淚彈的危急情況。(RTI/詹婉如攝)
從一開始相互叫罵,到示威者朝站內扔擲汽油彈,警方向外發射催淚彈還擊,頓時地鐵站出口煙、火四起,情況愈演愈烈。
半小時後,站內開始發佈緊急「封站」廣播。
一名站內的駐守的「阿Sir」跟記者說,這一陣子經常被民眾以極度不堪的字眼辱駡,有時還得提防襲警事件,疲憊不堪。
他說:『你看看!(問:他怎麼了?)被示威者丟腐蝕性液體。』
他打開手機通訊群組給記者看,當中呈現多張警察被民眾攻擊受傷的照片。
但同一時刻,記者訪問參與大遊行的「和理非」群眾時,他們卻没有一絲對警方的「同情」。
示威者劉先生說:『警察跟黑社會同樣,因為他們經常不老實。』
示威者黃小姐說:『他們完全没有了人性。』
劉太太說:『(問:有些年輕人比較激烈表達訴求,你怎麼看?)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激情,呵!我是支持他們的。』
香港民眾的說法,也印證了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與訪員在街頭進行民調,超過7成民眾對香港警察極度不信任,另有超過半數的民眾同意「和平示威至今,都未能令政府回應時,示威者的激烈行動是可理解的」。
貫徹止暴制亂 學者:港警關閉接收不同訊息
為了研究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香港民意變遷歷程,6月9日至今,李立峯與訪員們已在街頭進行23次民調,累積1萬多份有效樣本。
李立峯說:『我下午兩點從灣仔的酒店走過去銅鑼灣,現場觀察……。』
10月1日香港街頭整日激戰後,李立峯接受採訪,他說,自己没有任何螢光背心與防護配備,甚至是穿著西裝直接衝赴現場,他笑著說,有時没有特別裝備反而是一種「保護色」,但確實也吸到不少催淚煙。
回溯「反送中」抗爭之初,民眾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矛頭是對立法會,而非員警,甚至當時認為警察有其職責所在,但4個月以來,政府不理會民眾訴求、警方暴力濫權,最後導致警、民間陷落於愈來愈激進化的迴圈中。
李立峯說:『示威者在運動裡,用的武力是一步一步的提升,對很多運動的支持者來講,那個邏輯就是說,他每次提升一級,然後你會看見,因為政府還是不回應,同時警察的武力又提升了一級,變成你就會覺得示威者不可能不提升下去,所以比如說,警察開真槍的那個事件後,你會在網路看見很多很多人的反應,就是說,示威者無可避免的,他們的武力是會再升級的;當然這樣說不是完全支持他們這樣做,只是說,你在那個武力的循環裡面,兩方都很難減少了。』
香港動盪4個月來,員警面對各類批判後,承受龐大壓力,許多人乾脆選擇關閉外界不同訊息的接收。在刻意不去看、不去聽、不去公開討論下,政府「止暴制亂」、強硬執法,則順理成章地成為警察紀律部隊中,團結對外的最高行為準則。
李立峯說:『你可以想如果你是一個警隊的員警,你可能要面對很多社會上很多的批評聲音,你有可能用各種的方法,縮小自己的網絡,什麼東西就開始不看,不同的聲音就開始不聽,而當然這種情況也會再進一步加強情緒的對立。』
無真正迎戰 武勇示威者街頭給警阻力
鑑古知今,當權者的鎮壓,從來就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甚至如此高壓的手段,更激起民眾的群體反擊。
李立峯指著前一天用手機拍攝的照片說著,示威者如何砌磚牆設置路障,又如何和街坊合作「迎戰」速龍小隊。
李立峯說:『修頓球場裡邊座位區上有很多人的,基本你可以看出,有很多本身就是示威者,但他們是合理非的示威者,然後有一些可能也是那個街坊,也是住在附近的,基本上是同情支持那個運動的,所以會坐在那個上面,然後他們基本上就在看,而且有需要的時候就幫忙,所謂幫忙就是有人受傷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幫忙處理一下,然後可能會提醒示威者,往哪個方向比較安全等等。』
的確,現場觀察,當警方強力驅離示威者時,除了站在第一線的「勇武」示威者外,亦有不少「和理非」支持群眾未散,他們不站在衝突幹道,但卻適時給予黑衣青年重要協助。
記者在現場看到,有市民匆忙趕到現場,拿著整袋熱騰騰的包子,只為給前線青年補充體力。
9月29日,香港發起「全球反極權大遊行」。(RTI/鄭翔云攝)
回顧運動4個月,李立峯批判,香港政府毫無針對警察作為進行規範,即便槍傷民眾後,仍以合理、合法支持第一線執法者,官方態度仍十分強硬,面對僵局半步不退。
至於媒體上經常呈現勇武派示威者的衝撞場景,甚至被放大解讀為恐怖份子,李立峯則有另一種觀察。
李立峯說:『至少在灣仔那個示威場合,他們不是真在跟警方打。他們其實一直只是說要拖延整個行動,就是說,使得警方沒有那麼容易去驅散整個行動,所以某一個程度上他們是一直退一直在逃避,但他們又不願意,你一來我們就完全散,完全散掉就代表很早很早就完結了,他們不希望這樣,他們希望是給警方壓力,但他們知道自己如果真的講武力的話,他們根本不可能跟警方去對抗,因為,根本是完全是不對等的。』
不只存在暴力 「反送中」戰場各司其職
這是一場,明知不可為卻為之的抗爭!自「禁蒙面法」頒布,香港街頭的口號,從「香港人,加油!」已轉為「香港人,反抗!」
9月29日,「全球反極權」大遊行,未取得政府的不反對通知書,活動集合時間還没到,就遭防暴警察以催淚彈驅散,示威者擴散到灣仔、金鐘一帶沿途向警方扔擲磚頭、汽油彈與破壞港鐡設施,遭警方密集施放催淚彈、橡膠子彈等強勢回擊,街頭槍聲不斷,激戰中催淚煙霧瀰漫。
香港街頭濃郁的催淚彈刺激,導致不少示威者在巷內狂吐不止。(RTI/詹婉如攝)
濃郁的化學刺激,導致不少示威者在巷內狂吐不止,甚至倒地,但立即有穿著急救背心的義工向前救助;街上也有「守護孩子」的長者穿著黃背心,在混戰中為孩子們駐守。
我們在街上遇到香港大學醫學系助教馮啟恩,手中不但拿著攝影機,還背著一個大背包來回穿梭現場,具醫學專業背景的他,包裡的東西不是為自己,而是提供給示威者的急救藥材。
香港示威現場若有人受傷,隨時會有穿著急救背心的義工向前救助。(RTI/詹婉如攝)
至於為何要拿著攝影機,衝鋒陷陣?馮啟恩堅定地說,此時的香港,一定要有人「紀錄」它。
馮啟恩說:『(問:為什麼你要拍?)紀錄歷史吧!而且可以在一些狀況發生時,當證據。』
其實,香港的抗爭集會過程,看似危急,但街頭一直有著各式守護者,互不相識,卻「各司其職」,讓外界在香港的動盪、黯然中,看見一絲光亮。
(本文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
延伸閱讀:
香港反送中/日子愈苦「他們」愈幽默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