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二度通電話後,媒體報導說,美台國安高官星期五(9月10日)在距華盛頓不遠的馬里蘭州首府舉行面對面會談,此外,拜登政府也在「認真考慮」允許台北將其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
拜登與習近平星期四舉行了自2月以來的第二次通話,白宮在兩位領導通話後的一個聲明中說,拜登表明這次的通話是美國持續負責任管理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競爭的努力的一部分,兩人討論到兩國在確保競爭不致轉變為衝突的責任。
中國外交部在關於這次通話的聲明中說,拜登在通話中表示,「美方從無意改變一個中國政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星期五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中方對拜登這個說法是否滿意時表示,「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金融時報》星期五援引多個了解美國政府內部關於此事討論的不具名消息來源報導,華盛頓正在「認真考慮」台灣的要求,將其駐美國首都的代表處從「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更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報導引述兩名消息人士的話說,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支持改名,「其中一人說,這個要求得到國安會內部及國務院亞洲事務官員的廣泛支持。」了解此事的人說,更名一事尚未有最後決定,最終還需要拜登總統以簽署行政命令的方式為之。
中國政府宣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不允許台灣在國際上使用具有主權含義的名稱,更不允許其建交國與台灣有任何官方形式往來,最近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因允許台北以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在維爾紐斯設立代表處引發北京當局強烈反應,召回其駐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陶宛也召回駐北京大使,同時還對立陶宛進行經濟報復。
美國之音常駐白宮記者帕西•維達庫斯瓦拉在星期五的例行記者會上詢問發言人莎琪,美國行政部門「是否在認真考慮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一事」,莎琪的答復是,「我必須向我們的團隊查證此事。」
國務院副發言人賈莉娜•波特(Jalina Porter)在星期五的電話記者會上針對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一事表示,她沒有任何對此事可以預告或宣布的東西,不過「我可以…對不起,廣泛說的是,我們對台灣的支持堅若磐石,我們依然致力於維繫我們與台灣的關係,台灣是一個領先的民主社會,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和安全伙伴。」
美國之音詢問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對代表處更名一事的反應,但至截稿前沒有得到回覆,蕭美琴原定星期五晚上在代表處於雙橡園舉行的一個電影欣賞活動致辭的行程也臨時取消,改由副代表鄭榮俊代替她發表講話。
除了台灣駐美代表處改名的問題外,另一個還可能讓北京當局不滿的是,就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之後的第二天,美台高層級官員就在距離華盛頓不到一小時車程的近郊舉行面對面會談。
《金融時報》上述報導還說,美台資深官員星期五在距離華盛頓約30英里的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Annapolis)舉行敏感的「特殊管道」(Special Channel)會談,台灣代表團成員包括其國家安全顧問及其外交部長吳釗燮,這個「特殊管道」會談傳統上以低調方式進行以避免刺激北京,這也是拜登政府上台後首度與台灣高層官員舉行面對面的會談。
報導沒有提到美方代表團成員名單,不過以往美台之間曾經有過國安高官的會面,2019年5月,川普政府的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曾與台灣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會面,台灣外交部當時在一個聲明中說,雙方在會談中討論了彼此深化合作的問題,還說這是40年來美台之間這個級別官員的第一次會面。
當時中國外交部即對此會面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時任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說,一中原則是美中關係的政治基礎,中方「反對任何形式,包括美國政府以任何借口與台灣方面保持『官方往來』。」
台灣駐美代表處更名一事在美國國會得到很多支持,跨黨派議員今年5月曾提出一個名為《台灣外交檢討法》(Taiwan Diplomatic Review Act)的法案,指示美國國務卿與台灣的美國事務委員會(TCUSA)磋商,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駐美代表處」。
去年12月,包括夏伯特和迪亞玆•巴拉特等78名眾議員曾致函時任國務卿的蓬佩奧,允許「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駐美代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