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滯美32年,頭9年在大學進修並從事研究教職,後23年在美國聯邦政府工作,歷經Jimmy Carter, Ronald Regan, George Bush and Bill Clinton 政府,退休後回台先後在宜蘭縣政府計劃室,和行政院環保署和科學園區管理局工作七年多。在這樣的背景和觀察下,提出超越族群、黨派的利益與思念,一切為造福台灣下一代著想,大膽提出個人的看法。筆者相信定會引起既得利益者和政客的撻伐。筆者敢作湖中拋石之舉,就期待大家對這個課題加以思考。
小而美的經濟
1. 台灣經濟發展的問題
台灣在經濟發展上遇到的阻礙已不言可喻,我們的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節節敗退,而政府提出的產業與經濟政策,莫不遭遇重大挫敗(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或未見顯著成效(如兩兆雙星計畫)。經濟發展的失敗反映在民眾身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實質薪資的停滯不前,若再加上逐年高漲的房價與物價、負擔加劇的勞保與健保、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等因素,台灣民眾的生活壓力在這些年來是日益加重。更嚴重的是,台灣的經濟問題逐漸演變為階級與社會問題。勞方與資方、軍公教與勞工在近年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對立。勞工階級認為企業藉著剝削勞工以實現利益,而資方則認為台灣不僅僅缺工還缺乏人才;勞工階級認為軍公教人員享有相對優渥的退休制度;而軍公教人員則認為這是他們理應享有的福利政策。彼此相互指責、謾罵不斷,然而卻沒有人能真正指出問題所在,並設法解決這樣的難題。時間一久,我們不僅僅在物質上是匱乏的,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也會因此扭曲。政府官員對國家發展失去信心,貪汙舞弊案件便層出不窮;企業主對產業發展失去信心,掏空造假情事成司空見慣;個人對未來發展失去信心,投機取巧事件比比皆是。長此以往,我們不僅僅是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社會的安定、人與人的關係、對於國家的認同與信心,都會因此而消耗殆盡。
多年來我們政府創造出企業容易賺錢的環境,例如刻意低估台幣以增加出口競爭力,開放對大陸投資乃至開放陸資投資台灣,簽訂ECFA等等,造就了一些特定的賺錢企業和個人。可是這些國家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與風險,是全民共同分擔。因此應該有租稅制度讓企業或個人所賺的錢,分享一部份給全體台灣人民,否則就是不公不義,社會M型化(社會由原來以中產階級為社會主流,轉變為富裕與貧窮兩個極端)和對立只會更加嚴重。
對外投資一般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為因應全球化、擴大企業版圖而在全球佈局所進行的對外投資,屬良性的對外投資;另一種對外投資則是連根拔起,肇因於國內投資環境惡化,致使廠商外移,此種屬惡性的對外投資。近年來卻大躍進。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所作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廠商赴中國投資之主因在於中國勞力充沛、工資低廉、市場潛力大以及國內經營環境的惡化,是故現階段的對外投資係屬惡性。結果,台灣電子產業搶登中國,但是卻讓毛利率下降,台灣經濟發展甚至把中國經濟發展政策,成為台灣經濟政策發展的一環。
我們應強調台灣經濟發展應該走出自己的路,不應該依賴中國,建議除了中國市場外,仍需尋找其他市場,注意海外可能商機,如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可是面對經濟的窘境,政府、財經專家只以「自由化、國際化」的鸚鵡口號來應付。不知自由化、國際化之下,若內部經済不穩重的話,就會被吃掉或淪為被主子吃定的奴隸。 過去台灣企業主或加工業者,只是重覆一個相同的經驗模式: 殺價搶單、喊減稅獎勵、強奪土地、擴廠增人;殺價搶單、喊減稅獎勵、強奪土地、擴廠增人…. ;而政府督促企業拼經濟,就濫用廉價勞力(包括對岸的、或進口外勞),不懂得行銷技術,只賤賣自己創造的價值。他們也不會認為鴻海倒了,台灣經濟不會怎樣,只會更好。因為同樣的工作會有其他的競爭者(例如廣達、華碩、仁寶…)用比較高的價錢分著做,因此台灣整個產業鏈總收入會增加。
可笑的是政府拼經濟,不認清我國在經濟世界裡不合理的地位,要去努力改善,不可怠惰。我們普遍接受“歐美國家是消費大國,新興國家是生產大國”這種基本概念;試想:你負責生產(做苦工),我負責消費(享受),所以只要我消費大國的消費能力或意願下降,你這些生產大國的經濟就不會好,也不該好。這世界到了21世紀,怎麼還有這種主人與奴隸式的分工法? 就如復徵證所稅而言,為什麼把外資排除在課徵範圍外? 外資在台灣股市呼風喚雨、吃香喝辣,大口吃肉大口吸(散戶的)血已經不是三五年了,您會擔心他們為了區區一點證所稅,就放棄這全世界最容易賺錢的市場嗎? 為什麼讓他們不勞而獲? 我們的財經官員,包括立法委員,有人能想通嗎? 從證所稅反來覆去修得荒腔走板來看,就令人傻眼。最可怕的是:從總統、中研院、行政院、學術界到所有的常民百姓,台灣人完全仰賴出口擴張來解決國內的一切經濟、財政、退撫、產業、就業等問題,而出口擴張又完全仰賴勞力輸出與政府補貼,完全沒有有效的產業升級與產業轉型的對策。台灣目前的所有思想與策略都是無法在全球經濟低迷的狀況下生存、持續的設計。老蕭看不到台灣的未來,因為他還想用過時的經濟策略來面對完全不同的全球經濟處境。
我們必須同時設法建立一個可以因應景氣低迷的完整經濟、產業、財政、退撫、社福的制度。這將需要全新的思考,而目前已經在檯面上出現過的政治人物和官員、學者都顯然不曾去思索過這些問題。到底是要期待老狗去學新把戲?還是要從中青代找出有能力謀私對策的人才?這是台灣急迫需要回答的問題!我認為我們完全沒有想過要建立一個可以因應景氣低迷的完整經濟、產業、財政、退撫、社福制度。這是我們最嚴重的隱憂!
2. 解決之道
政府過去的經濟發展相關政策,普遍讓台灣人民幸福不起來,特別是對年輕人的衝擊,已嚴重到必須改弦易轍的地步。其中,政府未來應將整個國家資源,導向於會在台灣投資與創造消費的產業,總體金融政策也必須走出扶植出口的舊思維,給其他產業一些機會。(也就是要重視內需產業,不能只依靠外銷) ,經濟公平及永續發展問題。
因為經濟及產業發展模式未能因應內外環境變化,台灣所得分配日益惡化,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南北差距等「三差」問題,已嚴重影響社會和諧及經濟長期競爭力。另一方面,社會高齡化及少子女化、教育問題、財政赤字、退休年金改革、土地利用、能源及核能安全等,在在影響台灣經濟的永續發展。
綜合各專家會診的問題是:
● 經濟成長滯緩
● 民間投資減少
● 失業人口增加
● 財政赤字擴大
● 台灣外銷萎縮
● 大陸經濟崛起
● 東亞區域整合
● 人口結構老化
針對上述的困境,本文將對經濟、產業、財政、退撫、社福制度,提出處方。
● 建立完善社會安全體系:以建立一條鞭的國民福利金來解決退撫和社福制度問題,同時緩和高齡化、少子化所衍生的問題,消除所得分配不均問題,並抑制不斷升高的年金和健保問題,以及降低階級對立問題。
● 致力財政金融改革:簡化賦稅,中央以所得稅為主;地方以營業稅為主,生產地和銷售地營業稅均分;施行差別利率,優先資助中小型企業且低息,緊縮大企業貸款額,以厚植中產階級優先; 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讓全民無論收入高低,均能同等享受到高GDP的成果。例如廣建捷運,使市中心與郊區同時都享受一樣的方便,也相當於擴大了房屋的有效供給,房價自然較平均,民怨就少了。
● 提升產業競爭力:振興農業,厚植產業基礎,美國以不到2%人口,可以養活二億以上的美國人,還可養活世界其他的人口。 台灣有天賜的良田,有良好的農作條件,卻良田種屋、以農養工,瘦農,如何養壯工業?經濟學的英文Economics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家庭、房子,整個地球都是家,經濟的內涵就是如何讓各個物種和諧相處。 經濟學家Kumar認為,很多人看經濟,只著重在GDP、工廠、生產,但經濟包含地球上所有家園,樹林、河川、土地、動物、山巒,但許多人卻對要管理的事一知半解,比不知道還要慘,就像吃飯但不會煮飯,「難怪全球有經濟危機。」 發展經濟不是做更多電腦、腳踏車給中國,這些項目只佔經濟10%或更少。 他說台灣應發展小而美、循環思考的經濟模式。特別拜訪宜蘭,他說,台灣是個小島,購物中心、飛機、房屋已經夠了,不該在農地繼續蓋房子,「但我們似乎放逐了大自然,宜蘭保留農地被說未開發,蓋醜醜的購物中心才叫開發。」 他認為,都市人應該多留一點時間,去農地工作,而且不要心存回報,接觸大自然、觸摸土地、呼吸新鮮空氣,保留農村傳統,就是保留共同語言,況且土壤也有生存權利,不該一直開發建設。Kuma又說,台灣不該一味效法所謂的先進國家如美國,每個國家的氣候、土壤不同,經濟要以台灣的土地出發,跳脫線性的思考模式,因為大自然本就是循環經濟,果子成熟後香甜美味,秋天落地滋潤土地,果樹吸收養分茁壯,春天再開出美麗的花,人類應該學習大自然的精神,找到適合自己國家的價值觀。
台灣確實該發展自產農業以及農產加值、認證、包裝,創造十四億華人的食品加工產業。目前台灣從事農業人口在5%左右,今後裁撤的公務人員將投入農業行列,我們將有認証的有機農產,如雞蛋、牛奶、牛肉、豬肉、羊肉、海鮮、蔬菜、水果,不僅要降低農業進口依賴度,而且當外銷的自產產業。紐西蘭、荷蘭,丹麥能、為什麼台灣不能?台灣要走的是精耕的園藝式,不是美國大規模的粗放農耕,所以投入的資本與人力不同。人力規劃好,勞力市場健全,誰說台灣沒有明天?
同時台灣美食產業也值得拓展,目有產業創新的成功經驗。總部位於台北的知名餐飲集團鼎泰豐,在CNN最近一項旅客調查中,鋒芒勝過麥當勞和星巴克,拿下世界第二優良連鎖店的頭銜。這間連鎖餐廳獲譽為,「將簡單東西轉變成優質出眾產品」的能力。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鼎泰豐是在消費行為不斷改變的時代裡,運用傳統食材物、訓練有素的員工、透明如變魔術般的生產流程,提供消費者一場心靈的饗宴。這種創新營運的模式,讓鼎泰豐迄今已拓展到十一個國家、七十九個據點,獲得廣泛的美譽。台灣居於東洋和西洋的交匯點,美食產業應有發展空間。
另外,台灣有一個強棒的產業,即是國際醫療產業,有最優秀的人才,醫生不是只救人救命而已,更應貢獻他們的天賦,創造國際醫療產業。
當然提升產業競爭力,不僅自產產業要好,而且要有充沛、穩定、安全、價廉的能源供應,目前台灣能源自給率僅0.61%,這是台灣經濟發展上的第一大隱憂。但台灣蘊藏豊富的地熱和洋流能源,待我們開發,這是環保兼具能源的產業。
套句比較文縐一點的經濟用語,就是揚棄經濟發展與環保互斥的觀念,環保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最佳策略:(1)訂定溫室效應氣體減量目標。(2)發展綠色潔淨能源產業,調整產業結構。(3)推動綠色財政改革,建立有競爭力的投資與經營環境。
● 全球佈局與經貿:"為先進國加工,為後進國製造"這是今後經貿發展的準則。沒有厚植的經濟潛力和精進科學教育基礎,要與先進國並駕齊驅,非常吃力。不如,輕鬆點加工就行,這樣就能保持實力,不致落後,最後仍有衝刺機會。將先進國家成功的經驗引進台灣,這是不能放棄的。以後進國家為主要貿易對象、對外投資集中在後進國家。但我們要盡全力製造自己品牌,強攻後進國的市場,作為他們開發的良伴。台灣必須因應全球經濟趨勢及經濟社會結構變化,所帶來的各種挑戰,以全新的思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巨大工程。在和全球連結上,台灣必須更有策略、全方位推動洽簽FTA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避免對外貿易及投資過於依賴單一巿場。台灣也要更積極參與多邊及複邊貿易談判,如包括台灣和美國、歐盟、日本等22個世界貿易組織 (WTO)成員推動的「服務貿易協定」 (TiSA, Trade in Service Agreement)談判,以加速和全球市場連結。但穩定內部經濟更優先。
● 提升政府效能:重整行政區,澈底實行地方自治化。我們重整行政區為八個縣區,成立原住民自治區,從事森林、水土保育工作;我們裁減軍人,作為保國護地、防災救災的自衛部隊;我們將由中央下放警消、教育的控制,讓地方更能因地制宜,效率提高;我們新設政府總務管理署,誏各階層政府依預算申購文具、日用消耗品、車輛、甚至建造和維護公有建物、減少貪污機會、無需審計、政風等監督,因此政府構構一千多個的政風單位全部拆撤,精簡調查局人員。政府為監督一元的開銷,卻花了數元的人力、財力,這樣有效率麼?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