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基金會自1998年開始辦理居家服務,也是花蓮最早開辦此服務的社福團體,今年希望把服務帶到花蓮的中區,已經在鳳林萬榮跟地方的A單位簽約合作契約書,期許把服務更拓及偏鄉、把服務帶到花東的每一處,目前基金會也長期徵聘居服員當中;基金會表示,目前居服員以當地人來就業為主,其實也間接解決偏鄉就業的問題,讓人口不再外流,同時也讓醫療的偏鄉落差不至於擴大。
基金會表示,「居家服務」的服務項目與內容可以說是包山包海,對於許多行動不方便乃至於老老照顧甚至獨居的個案來說,若沒有居服員的存在,連一般健康正常的人所認為的「日常生活」是維繫得非常困難。裝水、煮飯菜、洗澡、散步……這些我們所認為生活中理所當然的「舉手之勞」,對獨居或者視障、身障乃至於有精神障礙的長輩們來說,卻是十分艱難。有些長輩或是獨居,或是家屬也是障礙者或高齡者,因此對這類型的弱勢家庭與長者來說,社福機構的居家服務就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也能夠讓主要照顧者稍作喘息。
服務拓及偏鄉 在宅老化好安心
基金會指出,門諾擁有資深與豐富的服務歷史與經驗,不少居服員也是身經百戰、資歷頗深,且由於花東不少鄉鎮位處偏鄉、地理位置偏遠,基金會這些年來要將這些服務帶入到長輩們的身邊、推動在地服務人員的培力其實過程也是一步一腳印累積所成;玉里區域中心的武靜雯督導表示:以花蓮南區來說,目前居服員以當地人來就業為主,其實也間接解決偏鄉就業的問題,讓人口不再外流。同時也讓醫療的偏鄉落差不至於擴大,到宅服務更可以讓長輩們不必被強迫離開習慣的住所,因而推動長輩們心理上較能接受的「在宅老化」。
最好的資源支持,才有最棒的服務
居服員提供良好服務的前提,必然是需要無後顧之憂,基金會說明,門諾一直以來扮演居服員最強而有力的後盾,像因家庭因素離職後又再度回來任職的阿玉阿姨,就覺得門諾基金會居服員相關的制度與待遇相當健全,再回到職場後仍然選擇門諾基金會,是因為認為她堅定的認為:「門諾基金會在花蓮是這方面的一種指標!」,會讓她有這種感覺,其實是因為業務上單位內的同工都很耐心在帶領跟交接,同時也一直有在職進修的課程。
居服員陪同個案和鄰里聊天相處,增進社會關係。圖/門諾基金會提供
隨著長照2.0的上路與推廣,居服員的專業角色也逐漸被大眾所認知,然而有時還是會遇到被叫「打掃的」的狀況,對他們來說難免有挫折感,因此門諾基金會的教育訓練特別增加專業課程的教學,等到個案或家屬拋出問題時,居服員會以更專業的態度與角度去回答,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來提升專業形象跟翻轉刻板印象。會內的居家服務也會針對花東的偏鄉特性作進修課程的量身打造,並持續補充關於服務面向上新的資訊跟技術種種措施,也讓美玉覺得在服務上不會變成孤立無緣,像是平常有什麼困難或疑難雜症都可以詢問督導。
定期的教育訓練、督導查班與跟訪、技術考核、服務登打APP化……等,這些年來門諾基金會制度化與進步的見證,讓使用居家服務16年的李大哥讚不絕口,直說真的進步好多!吉安工作站的子茵站長也特別強調:因為有熟悉地方的在地服務人員,讓門諾基金會的居家服務具有可近性和可即性,家屬跟個案都可以看得到、找的到,且因為服務項目眾多,集中在工作站且又有個管師,可以提供多元的服務,個管師也會依照個案的需求去作評估了解,甚至進一步作資源的轉介與介紹。
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與項目 平時就像家人般的親密與關心
基金會強調,門諾的福利與制度相當穩定與健全,讓居服員不需要透過趕場才能增加收入,也讓服務維持一定的品質,更重要的是也因此居服員與個案的關係不會只是冷冰冰的被動關係,而是具有心理支持、陪伴的面向存在,也有充足的時間讓彼此熟悉,讓服務與被服務者的關係充滿溫度,甚至成為個案與鄰里之間的橋梁,讓個案重建穩定的日常生活、拓展社會網絡。
「服務不僅僅只是服務,也是協助個案的契機。」居家服務一般而言可能會認為只是在作照顧而已,讓個案享受一些便利性跟照料,但是其實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讓個案越來越進步」,為何服務可以帶來進步?因為居家服務讓個案的生活可以慢慢恢復「正常」,在服務的過程當中去陪伴,鼓勵各種練習與嘗試,讓個案重建生活,也建立自信,更因為有他人的陪伴而恢復正常。
不怕挑戰與競爭 持續耕耘花東長照
目前門諾基金會也長期徵聘居服員當中,若有興趣一起為長照努力的夥伴,歡迎致電至花蓮總會03-8338009、玉里區域中心03-8980601。
居服員一到住家就先為阿嬤量血壓。圖/門諾基金會提供
居服員用心備餐,讓個案李大哥讚不絕口。圖/門諾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