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院會今(15)日三讀通過《勞動基準法》修正案,將現行法定工時由雙周84小時,縮短為每周不得超過40小時,將自明年元旦起實施周休二日,勞動部估計有340萬勞工受惠,對此,勞陣表示,40工時只是第一塊敲門磚,擺脫過勞之島仍須努力。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勞動基準法》第30條修正條文,明定勞工正常工時,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雇主若違反規定,處2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台灣勞工陣線表示,這是勞工擺脫超長工時的過勞環境邁開的第一步,未來應減少加班、落實特休、消除責任制、禁止12小時輪班制等多方面努力,以降低台灣高居世界第三的2124年總工時,同時要防止資方發動提高加班時數上限、擴大變形工時等倒退修法。
勞陣指出,勞基法自2000年修改為二周84小時以來,歷經15年,勞工的年總工時並無顯著降低,,一直到2013年為2124小時,只降低6.8%,而韓國2013年卻下降到2163小時,下降幅度高達12.4%,而實質薪資成長也是近乎停滯,但韓國卻已大幅成長20%以上。
勞陣分析,從韓國過去10多年大幅降低工時,薪資大幅成長的經驗來看,降低工時有提升產業體質,淘汰血汗企業,進而促進薪資提升的正面功能。
勞陣認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提到勞工放假太多的說法,完全暴露其經濟發展的思維,依然是遵循著出口導向的長工時、低工資的血汗經濟發展模式,強調台灣必須擺脫以低毛利,高消耗勞動力與環境資源的代工出口模式,降低法定工時無疑是第一塊敲門磚。
勞陣痛批,行政院提出的「減多少就補多少」的勞基法修正草案,根本是以降低工時為考量,只是為了兌現馬英九周休二日的競選承諾,但又討好企業而提出提高加班上限的作法,另外,資方團體又大力鼓吹,提出讓企業有更大變形工時權利的改惡版本,極可能在此次修法後重現江湖,將全力防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