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歐洲之聲】六四「被賣國」後的逃亡與新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歐洲之聲】六四「被賣國」後的逃亡與新生

呂京花專訪之二

 2019-01-14 10:29
1990年抵達美國後的呂京花攝於哈彿大學。圖/廖天琪提供
1990年抵達美國後的呂京花攝於哈彿大學。圖/廖天琪提供

六四屠城之夜,「工自聯」廣場廣播員呂京花親眼見到學生市民在槍聲中倒下,她知道自己必定難逃厄運,匆匆跑回家取一點錢,準備逃亡。她含淚將還躺在娃娃車裏一歲的女兒單獨留在屋裡,悄悄潛離了北京。她的名字上了通緝令的黑名單,接著就步上了如「警匪片」一樣驚險的亡命之路。先藏在廣州,後來在香港支聯會的秘密協助下,和另外5名被通輯的廣場人士偷渡到香港。

在民主派元老司徒華和工會人士劉千石等大力的幫助下,他們平安逃至香港。呂京花又於數月之後繼續轉飛洛杉磯,從此開始了她新的人生。她自力更生,很快開始半工半讀,學習英語和打工賺錢,養活自己。後來轉到了紐約,得到美國各個工會的支持,她更加努力地投入美國社會,一邊學習工作,一邊將自己那段傳奇又不堪回首的經歷透過演講,傳播給西方的世界。她的勤奮和勇氣得到回報,一路走來得到許多幫助。如今呂京花生活事業都很順利美滿,女兒也已經到美國跟她團聚。

回顧往事,六四的烙印不能磨滅,因此多年來她始終參與海外民運活動,奉獻一己之力。多年來的參與,讓她觀察到民運方方面面的問題,有些是運動先天性的不足,有些是參與者的修養、見識和胸襟的局限性。「天安門事件」過去30年,中國國內的局勢和世界的大環境都改變了,六四事件,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特別是流亡海外的這個群體,重新評估形勢,檢討民運的得失,前瞻中國未來的民主之路,始終是縈繞於呂京花心際的課題。

歐華論壇 | 呂京花 廖天琪:六四被「賣國」之後的逃亡之路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