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泰晤士報:自由燈塔台灣/絕不贊成遭北京統一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泰晤士報:自由燈塔台灣/絕不贊成遭北京統一

 2018-06-12 13:00
台灣是國際人士眼中的亞洲自由燈塔。圖片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台灣是國際人士眼中的亞洲自由燈塔。圖片取自/Wikimedia Commons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5月30日發表一篇挺台專文,名為「珍惜台灣自由燈塔角色,絕不贊成北京統台」(Taiwan cherishes its role as a beacon of freedom and will never countenance Beijing rule),當該報記者唐迪迪(音譯Didi Tang)從中國抵達台北之際,他發現到谷歌地圖動了起來,人們很方便可以透過該地圖,找到自己所需的最近商店;政治抗爭表態現象也與中國「天差地別」,政治新聞與批評政府聲音,在台灣很容易就能透過網路搜尋找到;難怪台灣會被推崇為自由民主的「亞洲堡壘」。

在台灣批評政府是言論自由的一部份,作者引述自己在台北搭乘小黃的經驗指出,一位計程車司機用強烈譴責語氣表示:我祈求中國侵略我們,收復台灣,將垃圾政府清掃乾淨;不過此類的反台言論,在這塊土地上是不會受到懲處的。

《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SF),公布的「2018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18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內容顯示,台灣在180個評比國家裡面,排名42位,香港排名76,中國則為176名,北韓更屈居末尾。因此,無國界記者組織今年選擇在台北而非香港,設置其亞洲辦事處;此與客觀的社會情勢符合。該組織董事會成員,在台定居多年的89民運前學生領袖吾爾開希表示:鮮明的公民社會活力,讓無國界記者組織最終選定台北,做為其亞洲辦公室會址。

中國知名的愛滋病權益運動者李丹(Li Dan),也將2018年的國際人權影展,由香港搬遷到台灣舉行;原因主要是香港政治環境的大幅緊縮。打從2014年香港爆發雨傘革命之後,中共大舉打壓抗議人士,強化嚴厲管控。僅管台灣文化部對於這場人權影展表達審慎歡迎(cautious welcome);李丹卻認為,台灣仍是區域內最民主、自由的國家,有民主就有更大的開放空間。李丹的見解還說道,香港的政治環境糟透了;港府對於這類人權影展毫無興趣,公民們也少有願意涉入(或擔心)「人權」議題。

台灣公民意識抬頭,催生了權利、文化自主意識的倡議活動。例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中市的地區分部,就透過電影播放活動(這是部日本電影,關於一名男人在擁擠的火車上,猥褻15歲高中女生的故事);透過觀賞電影情節以及影片中審判過程,該團體舉辦片後討論會,藉以宣揚其司改理念。

台中市文化局主秘楊懿珊(Andrea Yang)出席電影放映活動時,向《泰晤士報》記者表示, 透過影片活動來認識全國性議題「司法改革」,跟文化局的職掌不謀而合,因為提昇人權關注與公民自由,本身就是文化層次的努力環節。

戒嚴白色恐怖時期,位於新店區(原來的)警備總部軍法處景美看守所,在今年5月間,已改名重建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將戒嚴時代的關押、審判政治犯地點,轉型為人權紀念館,目的是了提醒台灣人,不要忘記過去那段黑暗統治歷史。該紀念館館長陳俊宏指出,台灣在泛亞太地區(Pan-Asian area),是個相當少見,富有活力,高度重視人權的民主國家。

台灣的人權與民主發展軌跡,成為中共的眼中釘;2017年3月19日前往中國拜訪友人,並在澳門失蹤的李明哲,就是其中顯例;他曾在中國社群媒體倡議「公民民主」,結果遭中國用「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5年。

關注人權議題的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黃默(Mab Huang)接受《泰晤士報》訪問時指出,台灣政府應該更加堅守人權價值,不必看中國臉色(譯註:即擔心可能觸怒北京);高度重視人權才是台灣與中國的最大區隔,也是民主自由台灣的立足根基。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