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訪/影音】以《台灣舞曲》致敬 鋼琴家陳瑞斌:聽見江文也的鄉愁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訪/影音】以《台灣舞曲》致敬 鋼琴家陳瑞斌:聽見江文也的鄉愁

 2018-03-25 14:00
鋼琴家陳瑞斌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從《台灣舞曲》聽見江文也人在異鄉,對台灣濃厚的鄉愁,回不了家的悲痛。圖/張家銘
鋼琴家陳瑞斌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從《台灣舞曲》聽見江文也人在異鄉,對台灣濃厚的鄉愁,回不了家的悲痛。圖/張家銘

今年是台灣作曲家江文逝世35週年,鋼琴家陳瑞斌將在3月28日演奏會上演出其知名代表作《台灣舞曲Formosa Dance》,陳瑞斌和江文也兩個人在音樂路上有著類似的生涯經歷,兩人都從小就離開台灣在外地生活求學,也同樣師承俄羅斯音樂家,陳瑞斌說,從《台灣舞曲》聽見江文也透過曲子傳達人在異鄉對台灣的濃厚鄉愁與思念,回不了家的悲痛,他的共鳴很深,希望能讓台灣聽眾認識這位早期非常重要的台灣作曲家。

江文也出生於台灣,隨後舉家搬到廈門,又輾轉前往日本,取了日本名字,就讀日本的學校,父母在他很小時就過世,一生可以說是到處流浪,一邊學習音樂,一邊從事創作,在紛亂的局勢中求生存,好不容易熬過戰爭結束,到中國的江文也卻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打為右派送往勞改營,受盡折磨最後在北京過世,一輩子沒能再回到故鄉台灣,然而他的創作中,卻有濃濃對台灣的思念和鄉愁,他的《台灣舞曲》也是台灣在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

陳瑞斌出生於台南,不滿15歲就隻身前往奧地利維也納學習鋼琴,隨後展開到處學習、比賽、演出的演奏家「漂泊人生」,他笑稱自己「每個月都繞地球一圈」,德文、英文和中文三種語言跟著不同的時差切換,經常搞不清楚自己過的是什麼時間,心繫故鄉台灣的陳瑞斌,決定在今年3月和4月在台灣舉辦兩場演奏會,演出台灣的音樂,這次的演出曲目中,除了江文也的曲子外,還有台灣著名作曲家鄧雨賢的《望春風》和《雨夜花》。

陳瑞斌說,演奏歐美的古典樂,當然是他從小學琴就熟悉的,不過他認為,台灣聽眾應該更認識自己的音樂和文化,這場演奏會也有這樣的教育意義,對他來說,因為自己就是台灣人,所以當他在聆聽和詮釋這些曲子時,也更能貼近作曲家的心情、了解曲子中使用的元素,以《台灣舞曲》為例,陳瑞斌說,裡面就有鄉土、山林和原住民等元素,這些也是歐洲的白人鋼琴家較不能理解的。

影片:致敬江文也/專訪鋼琴演奏家陳瑞斌


張家銘攝

陳瑞斌回憶,自己20年前在維也納初次拿到這些樂譜時,當時只覺得江文也非常厲害、聰明,技術很強,那也是古典音樂創作巔峰的時代,江文也的創作技術和能量也達到很高的水準,《台灣舞曲》用同樣的元素,左手換右手,不斷去鋪陳情緒,從緩慢傾訴到悲傷,到最後結束前的情緒高昂的瘋狂,以及最後結尾的悲痛;如今經過20年的時光,陳瑞斌說,自己才有更多機會去了解江文也的背景,這些曲子是在什麼環境寫出來的,而他如今也成為一名到處飛來飛去的鋼琴家,再回頭彈奏這首曲子,又有更深的體悟和感受,也對江文也更加崇拜。

另外,這次演奏會中,陳瑞斌也將演奏俄羅斯著名作曲家齊爾品Alexander Tcherepnin的鋼琴作品《向中華致敬》,陳瑞斌表示,齊爾品有兩位華人徒弟,包括江文也以及另外一位中國鋼琴家,這也是當時華人音樂圈和西方世界交流、接軌的重要關鍵,深深影響了兩岸接下來20、30年的音樂發展,如果沒有這段教學交流的日子,恐怕今天台灣和中國的古典鋼琴演奏樣貌和現在完全不同,而齊爾品最後也娶了一位華人妻子,他希望能透過演出這首曲子,讓聽眾理解這段音樂史上重要的交會。

陳瑞斌坦言,他認為台灣的音樂史上,過去對江文也的地位講得不夠清楚,雖然江文也如今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但他很高興他們仍有共同的語言(音樂),能讓江文也這位非常重要的作曲家,被台灣聽眾認識,將他的創作繼續傳承下去。

演出資訊

【台北場】 時間:2018/03/28(三)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 中正廳

【嘉義場】 時間:2018/04/23 (一) 19: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主辦單位:綺想室內樂團 02-85211485

購票:年代售票系統 02-2341 9898,04-22925321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