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傅榆在金馬奬頒獎典禮上說:「我真的很希望我們的國家有一天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台灣人最大的願望。」她所言只是台灣主流社會的共識,也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人們的「常識」,卻還是掀起軒然大波,形成風暴;傅榆的談話在此時此刻出現,真的是大快人心,台灣被莫名奇妙產生的韓流,搞得雞飛狗跳,雞犬不寧,台灣人民喪失了自信心,士氣空前的低落,台灣社會的脆弱,由此可見一斑,幸好有傅榆的喊話,為台灣人大大出了一口氣,真是太好了!
傅榆在網路上,一夜之間收到許多留言與訊息,大部分來自中國的網軍,在她的臉書上寫下的上萬則回應,其中包括許多怒罵和攻擊,她看完並不特別感到憤怒或難過;這樣的「網路霸凌」司空見慣,見怪不怪,可是看看這些網軍的留言,雖然是廢材發廢文,仍然讓人感到怵目驚心,感到「人生至此,天道寧論」。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被形容是一部「太陽花學運」紀錄片,但傅榆指出,其實318運動只是這部片的一部分,片名中的「我們」,指的是一位台灣學生、一位中國學生,和她自己。這部片不只是在記錄我們一起經歷的台灣大大小小社會運動的過程。她其實是想探究:在台灣國內,及台灣與中國、香港之間,懷抱不同國族認同、具有不同政治立場的年輕世代,是否能夠透過對話,來理解彼此的立場與差異,甚至共同合作?
中國的網軍對這部紀錄片連看都没有看過,就大力撻伐,對她的創作初衷是很大的諷刺,因為「原本想對話的,現在卻還是化為上萬則咒罵的留言」,他們的辱罵,突顯他們不尊重別人的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絕對不是公民社會應該有的態度,前一陣子,有位中國高官自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中國網軍的做法,與這項宣示,完全是背道而馳。
文化部長鄭麗君(圖左)18日在臉書發文,請記得: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台灣」。圖/取自鄭麗君臉書
在中國強烈打壓台灣的情況下,傅榆的談話,非常有意義,這幾年來,中國當局對台的策略,已由打下台灣,變成買下台灣,並且已有一定的成效,以為「買得差不多了」,但太陽花學運發生,全民加入反服貿抗爭的行列,中國才發現没買到的人,還一大堆,因而加強對公民團體的統戰,到了喜樂島聯盟起來,中國又吃了一驚,怎麼還有郭倍宏、彭文正等人没買到,金馬奬風暴發生,中國肯定又會感嘆,有台灣意識的人何其多,買也買不完。
台灣獨立之路,如民主進程一樣,前仆後繼,生生不息,傅榆的宣示,顯示台灣國家正常化,深入人心,這是天然形成的,不是外力介入,可以改變的,中國可能會用緊縮中台影視交流,以及拒絕明年參與金馬獎盛會,做為報復,可是又怎麼樣呢?中國藝人已經侵門踏戶,到台灣高喊「兩岸一家親」、「中國台灣」的政治口號了,傅榆喊出台灣人的心願,又何罪之有,有什麼不可以呢?
文化部長鄭麗君提醒中國藝人「請記得: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台灣」。這個宣示是對中國藝人在金馬奬典禮上囂張的氣焰,所做的表態,也是回應中國網軍的霸凌行徑,對傅榆的一種聲援,希望大家都能成為傅榆的後盾,聲援、支持她繼續走下去,發揚光大台灣的獨立自主的精神!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