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7/04/28)報載:「七月即將醫殯分流醫院禁止附設靈堂。」我國很多醫療院所,因應民俗需要,附設殮、殯、奠、祭等設施,對撫慰剛剛痛失親人的家屬,發揮很大作用。但是因為很多醫院委外經營,引發殯葬業者搶生意,敲竹槓的亂象。因此立法院於2011年立法通過「殯葬管理條例修正案」,將於今年七月起,正式實施,讓相關設施退出醫院,以遏止亂象。
但是民間,尤其是淨土宗的佛教徒,常有往生後助念八小時的習俗需要醫院提供「助念室」,國際上,基督宗教等也有在醫院中設立「慰靈室(View room/Prayer room)」,讓家屬及親友可在病人逝世後,有一個與剛剛逝世的親人短暫”聚會”,或做簡單的宗教儀式的設施。
這種助念室/慰靈室的設施,已經廣泛存在於國內公私立醫院。讓很多在醫院中往生的病人家屬,剛剛面臨喪親之痛時,有一個慰籍沉澱心靈的場所及時段,讓亡者無怨,生者無憾。我在台大醫院及恩主公醫院都要求,對於希望助念的病人,確定死亡後,儘量不要干擾屍體,避免搬動病人,在床頭放置助念器,由家屬及葬儀社禮殯師,直接輕輕的推病床,好的禮殯師,還會一路鞠躬輕聲”告訴病人”行動資訊”:「我們要離開病房了」,「我們要進電梯了」;在佛號聲中,引導到助念室,繼續八小時的助念。臺大醫院戴院長曾經陪伴家屬,護送”病人”到助念室,並短暫參與助念,在院長要離開時,家屬頂禮恭送。在緩和醫療病房開幕典禮當天,應邀觀禮的佛光山住持心定和尚,自動進入助念室為病人助念,傳為美談。
在恩主公醫院,曾經有位嚴重車禍病人,在加護病房臨終時,家屬要求在病房內為病人助念八小時。我告訴家屬:「作為佛教徒,我贊同家屬要助念的理念,但是如果在病房內助念,隔鄰幾床的病人,會嚇的要求疏散!」我告訴家屬,我們醫院的做法,並親自帶家屬到地下室去看太平間旁的供奉懺公師父繪製的西方三聖像的助念室。家屬終於同意到往生室去助念,並且非常感激醫院的安排。
可惜後來很多醫院,將往生助念室也包給殯葬社去管理,有些唯利是圖的殯葬業者,對於不接受他們後續處理的家屬,百般刁難,甚至拒絕提供助念室,破壞了醫院的美意。
希望內政部在依法推動醫殯分流時,要鼓勵醫院,保留往生助念室及慰靈室,並要求醫院要自己經營,協助病人安詳往生及家屬陪伴助念,親切及莊嚴的陪伴病人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春夏秋冬與生老病死是自然常態,絕症病人(末期病人)的死亡,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