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執業律師David Tang(音譯,姓湯或唐),9月2日於臉書,發表中國抗戰勝利70週年評論文章,內容指出,所謂的大閱兵,說穿了,就是「曬馬」(粵語,即展示實力),讓別人知道誰是老大。在法制成熟的國家,不用搞什麼閱兵,因為憲法已經寫得清清楚楚總統有什麼權、議會有什麼權、法庭又有什麼權,但「發展中」國家嘛,你不能夠從表面的官位,來猜誰才是真正老大。
1980年代初的鄧小平,改革開放遇上中共黨內保守派的反對,於是趁1984年中共建政35週年來個大閱兵,那時的他,除了軍委會主席外,正式官位不過是個副總理。
2009年,中共建政60週年大閱兵,在天安門城樓上站在最中間者,不當是時任國家主席兼軍委主席的胡錦濤;而是已經退休沒有任何官職的江澤民,誰是真正的老大,一目瞭然。
同樣,93大閱兵目的,跟什麼抗日,或不抗日扯不上關係,只不過是習近平遲來的登基大典,讓他「曬馬」,逼退(嚇走)黨內的對手而己。
每逄美國大選,中共黨報都很喜歡說美國2黨,為了選舉惡鬥,浪費了國家多少百億?那麼,中共這樣「曬一曬馬」,又花了多少百億? 人家「兩黨惡鬥」了,國人最少有份選擇;然而中國大閱兵來了,民眾除了食花生米(看電視)以外,又有什麼得著?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中國這次閱兵參與人數1萬2千人,規模之大,前所未見。截圖取自:Picture-alliance/dpa/Chen Yehua)
仇日情緒波浪濤天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9月1日報導指出,從官方宣傳機器到街頭百姓議論,伴隨抗戰閱兵的到來,中國社會掀起波浪濤天的「仇日」、「反日」情緒。報導指出,近來每一天,中國的國家檔案館,繼續熱切地挖掘新證據,指稱是日本戰犯所遺留的「認罪告解」。這些「告解書」內容,呈現當年日軍在中國,血淋淋的野蠻行徑,旨在激起人民公憤。
獨立報指出,電視上,所有的娛樂節目皆暫停播出,以便讓迎接中國抗日「偉大勝利」的特別節目,得以暢所欲言,淋漓盡致抒發,積鬱長達70年的胸中塊壘。
獨立報文章指出,中國社會反日情緒是普遍存在的,而習近平則進一步鼓勵民族主義情緒,令其盡情發酵升溫;中國社會的仇日情結,在領導人火上澆油之下,簡直到了血脈賁張境地。報導引述《美聯社》(AP)的報導內容,一位26歲大連民眾宗於廷(音譯Cong Yuting)表示,我們常被提醒抗日戰爭一事,因此厭惡日本,成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
(東條英機檔案照。圖片:翻攝自Getty Image)
日本頭號戰犯東條英機
為了呼應民族主義反日浪潮所激發的商機,抗戰70週年前夕,中國著名義大利雪糕(冰淇淋)品牌「愛茜茜里」,推出以「日本頭號戰犯『東條英機』」肖像造型的雪條,宣傳海報並以「勿忘國齒,萬人同吃『東條英機』」標語,作為招徠。
東條英機為二戰時期的日本首相、陸軍總指揮官,戰後被國際法庭判為甲級戰犯,並處以死刑;東條英機被視為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幕後策劃者。1978年,日本政府以甲級戰犯在日本法律下,並沒有犯罪為由,容許東條英機等戰犯,入祠戰爭亡靈的靖國神社。
《獨立報》的報導指出,東條英機造型雪糕,是這波反日情緒的輕鬆小品;有著獨具匠心設計,例如,將東條英機臘黃的臉,配上黑鬍子;「勿忘國齒」字樣的側邊,也飾以血掌烙印。當然,這比起一大堆官媒,對於東條英機的尖刻、辛辣批評,雖然是客氣多了,卻也難掩中國民族主義,壯士飢餐胡虜肉的激情反日氛圍。
(東條英機雪糕廣告,勿忘國齒。圖片:取自微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