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滄海歷險一詩人-開澎進士蔡廷蘭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滄海歷險一詩人-開澎進士蔡廷蘭

 2017-05-21 08:45
圖/羅友維提供
圖/羅友維提供

澎湖地處海峽之中,大大小小的島嶼羅列,久為台灣之門戶。自古土地貧瘠、風強雨少不易討生活,島民半漁半農而天災頻仍,刻苦耐勞下亦振文風,馬公附近的雙頭掛(今興仁里)出了澎湖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進士蔡廷蘭,而有「開澎進士」之稱。

光宗耀祖得功名

蔡廷蘭原名崇文,字仲章,後為避老師周凱的諱,改名廷蘭,號香祖,學者敬稱為「秋園先生」,書擅駢文,詩善古體。生於嘉慶六年(1801)八月二十日,吏員蔡培華第四子,幼時就是天才兒童,五歲開始讀書,八歲就能寫文章,十三歲則補弟子員,當時澎湖通判蔣鏞對他特別欣賞,後歲考為澎湖廳稟生。但在王朝政治的「科舉地獄」下,粥少僧多仕途頓挫,甚至一度歸鄉途中漂流海外。直到道光十七年(1837),周凱任台灣道,拔蔡廷蘭為十二年一選的拔貢第一名,當年至福州中舉人,周凱聘蔡廷蘭主講崇文書院,兼引心、文石兩書院講席。

道光二十四年(1844)蔡廷蘭進京會試,此時已是四十四歲的「高齡考生」,考運多舛的他在貢士覆試又被不列等,眼看又要多等三年才能殿試,隔年因皇太后七旬壽辰特設恩科,因能同列甲辰正科(1844),中式209名,在北京紫禁城保和殿殿試為二甲61名,賜進士出身,即用知縣,籤制分發江西省。歷任峽江知縣、南昌水利同知、豐城知縣等,督導各團鄉勇抵抗太平軍有功,咸豐九年(1859年)陰曆三月十五日卒於豐城縣令,落葉歸根移靈回鄉。原葬於澎湖拱北山附近,日治時期因軍事需求遷葬今馬公市烏崁里南方。

書志救饑澤鄉里

澎湖通判胡幼偉曾派文士下鄉訪談採錄,輯成《澎湖紀略》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刊行。繼任通判的蔣鏞想補輯,增補六十年來的變遷,邀集士人蔡廷蘭、陳大業商討,蔡廷蘭遍訪澎湖輯錄,在祥異及天文紀上下了不少功夫。原書名《澎湖紀略續篇》,後由周凱作序付梓,改為《澎湖續篇》。胡幼偉振文風設文石書院,蔡廷蘭曾擔任七年山長,為任期最久者,見其對地方士子護攜之心。

道光十二年(1832)澎湖發生冬季大饑荒,福建興泉永道官周凱奉旨由廈門往金門勘災賑糧,蔡廷蘭作〈請急賑歌〉上呈周凱請求加賑,力陳當地災民窮困掙扎的慘狀,並建議應該籌設「社倉」以備急難之需,獲得周凱感動達贈以詩「海外英才今見之,如君始可語言詩」,肯定蔡廷蘭的文才,經周凱提攜,台灣當道名流都知道蔡廷蘭此人。蔡廷蘭往後任官,在豐城贛江水患中,亦捐出養廉金白銀二千七百兩,可見其悲憫蒼生之心。故居(進士第)屋內正廳迄今留存,道光22年(1842)澎湖廳前後任通判玉庚及王廷幹聯名所贈匾額「鄉國善士」,嘉許蔡廷蘭對澎湖賑災勸捐撫卹的表現。

台灣道姚瑩在台任官頗有貢獻,捐廉施賑、整文經武,並在中英鴉片戰爭期間守衛台灣,不幸遭到陷害,蔡廷蘭亦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代表澎湖士民上書乞留,則見對澤被地方的父母官重視。

海外歷險述見聞

道光十五年(1835)蔡廷蘭渡海至福州參加第三次鄉試,不幸落榜由金門返回澎湖,途中遭遇秋颱而在海上漂流十餘天,抵達越南廣義省思義府菜芹汛登岸,因禍得福譜出一段台人最早的「南向」見聞錄。他經由陸路返回福建,歷時四個月行萬餘里才歸鄉,沿途與越南官員、文人以詩相互唱和,一路上聞風問俗,回鄉後將旅行見聞撰述為一部《海南雜著》。由於他在編方志時曾幫蔣鏞進行鄉土田野調查,因此在旅程對各地民風掌故特別留意。

《海南雜著》中的〈滄海紀險〉是對海上漂流歷程的描寫、〈炎荒紀程〉是對當時越南風土民情的第一手觀察、〈越南記略〉則是對越南古今歷史故事的報導。該書可說是當時台灣唯一的域外見聞錄,也是清代台灣人的海外民族誌,是現今瞭解當時的越南情狀重要文獻。清代時就有四種不同的刊本,光緒三年(1877)有俄文譯本,光緒四年(1878)年則有法文譯本,之後陸續又有日、越南等多國譯本。今日的進士第中,仍留存有漂流越南之後被尊為「風塵萬里客、天地一詩人」的蔡廷蘭配劍及越南士兵番刀。台灣古蹟專家林衡道口述的《台灣一百位名人傳中》,蔡廷蘭名列第三十九,且將《海南雜著》與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相提並論。

開澎進士傳聞多

澎湖縣的人物傳說,僅蔡廷蘭及張百萬兩人即超過一半,傳聞蔡廷蘭幼年學步不願赤足落地,顯露不同於其他孩童,中進士後因澎湖地薄,承受不起貴氣饑荒13年,連死後都有任職第四殿閻王及天津府城隍爺的說法在民間流傳。可顯見的是進士蔡廷蘭在澎湖形象之高,甚至神格化成為守護神。

澎湖興仁里是蔡廷蘭的故居地,舊名雙頭掛,因位於澎湖拱北山與獅山中間,村落居兩山頭中而得名。當地的進士第是蔡廷蘭在中進士後兩年(1846)回鄉祭祖在舊宅右邊新修的宅第,為一四合院民居,屋面為硬山燕尾屋脊,澎湖住居中少見的燕尾起翹民宅。進士第的東側屋舍為蔡廷蘭出生地,門楣上有「瓊琚園林」字樣,表示蔡家原是金門瓊林蔡氏,明末才移居澎湖,也含有此處地靈人傑滿地皆為玉石之意,馬公天后宮還有一塊當時蔡廷蘭返鄉贈予的「功庇斯文」匾。進士第早年因產權問題年久失修崩塌荒廢,澎湖縣政府在2011年至2012年進行修復工程,2013年12月11日修繕完成開放參觀。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2017年/第18期(五月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