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是《貝多芬迷》,年近不惑才成為《馬勒迷》
2011年馬勒百歲冥誔,我出版花了三年時間撰寫的《西方音樂巨人—-馬勒傳》,我跟馬勒年齡相差將近80歲,不像貝多芬,我在大學時代就是《貝多芬迷》,經常在聽貝多芬的作品,他的生平透過羅曼羅蘭《貝多芬傳》等,也非常熟悉,因此我幾乎聽過所有貝多芬的經典之作,尤其是他的第九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更是百聼不厭,但是馬勒我在1968年出國之前,從未聽過他的作品,也沒有看過他的傳記。在紐約十年,我雖然聽了不少伯恩斯坦、索第、庫布立克的音樂會,卻從未聽過他們這三位馬勒權威的指揮家詮釋的馬勒,可以說是我人生的一大缺憾,雖然紐約十年間,我聽過海汀克指揮的馬勒第九和馬澤爾指揮的馬勒第四,但是因為對馬勒是誰?認識不深,這二場馬勒音樂會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直到1985年,慕提帶領費城交響樂團來南加州,演出馬勒第一交響曲《巨人》,那時才第一次感受到馬勒音樂的威力;接著1986年小澤征爾率領波士頓交響樂團,來南加州演出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這時小澤征爾再度讓我體驗音樂聆賞的高潮:「靈魂飛上天的感覺。」這場音樂會讓我成為終身《馬勒迷》。(1960年法國指揮大師Charles Munch,在台北中山堂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出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這場精彩的音樂會,使我成為終身《古典音樂迷》)。不久拉圖來指揮洛杉磯愛樂演出馬勒《復活》,他11歲時父親帶他去欣賞馬勒《復活》,就立志成為指揮家,演出《復活》更是他的終身職志,洛杉磯愛樂音樂總監沙洛南,跟馬勒一樣,不但是一流的指揮家也是傑出的作曲家,他演出《復活》,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經過三場馬勒《復活》的洗禮,我正式成為《馬勒迷》,也開始收集並閲讀馬勒形形色色、多采多姿的馬勒傳記。
感同身受馬勒《邊緣人》的心境
雖然我不認識馬勒本人,但是他作為《捷克人》、《奧國人》、《猶太人》之間《邊緣人》的心境,也是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是在《台灣人》、《中國人》、《美國人》之間的邊緣人;馬勒曾以《被世界遺忘的感覺》形容暑假期間在作曲小屋埋頭寫曲的時光,如今我在寫作《馬勒傳》的過程中,也都閉關在南加州克萊蒙學院圖書館三個暑假,終於體會到馬勒的感受,正如馬勒知音呂紹嘉所謂:「作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馬勒痴,僕僕風塵於世界各地,聆賞一流的馬勒演奏,㝷訪他的足跡,鑽研其文獻,終至成就這本心血結晶。」我確實聽過將近百場以上馬勒的音樂會(包括慕提、小澤征爾、海汀克、馬澤爾、楊頌斯、拉圖、席諾波里、朱利尼、杜達美、呂紹嘉、簡文彬、水藍、梅塔、艾森巴赫等名指揮的演出。),也曽經與李鴻禧教授等做了一次難忘的馬勒百年之旅,參觀他的二個作曲小屋,以及他指揮過的三個歌劇院。
但是我主要還是以21世紀台灣人的觀點,在處理馬勒如何創造維也納文化黃金時代的精彩人生,因此不少讀者都説:你寫馬勒彷彿馬勒是你的老朋友似的。現在我花了將近二年的時間創作的《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蕭泰然的生平與作品》,主人翁蕭泰然才是我真正的認識36年的知交,我不必去圖書館找他的資料,他的三首不朽的協奏曲,我都扮演了文化婦產科醫生的角色,我們共同主持了十次《台灣文化之夜》,十場國際水準的《台灣名家系列》,1989年我們一起帶領北美洲室內樂團巡迴全美12場,宣揚台灣文化福音,我們曾經一起遠征莫斯科、東京、溫哥華去聆賞他的協奏曲的演出,1993年他大難不死,上帝聽到他的禱告,讓他復活並完成他一生最重要的創作《1947序曲》,這場大病的過程,雖然有十篇不同版本的記述,但是我是歷史的見證人,我有責任說出歷史的真相,因此我是基於歷史的使命感,才花二年的歲月,為我的真正音樂知音蕭泰然寫傳,正如指揮家布魯諾.華爾特為他的音樂導師馬勒寫傳,也是基於歷史的使命感。
貝多芬是浪漫派的開創者,馬勒把浪漫派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
西方現代音樂的興起,雖然是起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後,但卻在德、奧二國集大成,並成為全世界音樂界的重鎮,即使到現在為止,全球音樂會的節目,仍然是以德奧兩國的作曲家為重心,巴赫、韓德爾、海頓成為西方古典樂派的傳統奠基者,接著莫札特繼承古典樂派的傳統,但晚期已展現出浪漫派的光芒。貝多芬雖然早期作品,頗受海頓古典樂派的影響,但自從1804年創作了第三交響曲《英雄》之後,他為西方的浪漫樂派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使浪漫樂派成為西方十八、十九世紀的創作主流,不僅西方各國名家輩出,並產生了無數感動人類心靈的作品。貝多芬之後,舒伯特、舒曼、孟德爾頌、布拉姆斯、蕭邦、李斯特、華格納、布魯克納、柴可夫斯基、德佛札克等繼續把浪漫派的傳統發揚光大,1910年9月12日馬勒在慕尼黑舉行他的第八交響曲《千人》底世界首演,獲得空前的成功,同時也把西方浪漫派的音樂帶到空前的高潮,馬勒的三位弟子:荀貝格、魏本、貝爾格聽完《千人》首演之後,決心吿別浪漫派音樂,開創新型的作曲模式:無調性的《十二音派》,因此他們三人被稱為《新維也納學派》,開拓了現代音樂的先河。接著廿世紀樂壇的畢卡索—-史特拉汶斯基也創作了《春之祭禮》、《火鳥》、《畢特羅希卡》等多釆多姿的作品,而成為現代樂壇的巨擘,但是與史氏同一時代的另一位俄國作曲大師拉赫曼尼諾夫,卻繼續創作近代俄國浪漫派大師柴可夫斯基風格的浪漫派作品,而成為廿世紀馬勒之後最傑出的浪漫派音樂大師(事實上1909年馬勒與拉赫曼尼諾夫曾合作演出他的第三鋼琴協奏曲,非常成功,二人惺惺相惜,互相敬重。)
「台灣拉赫曼尼諾夫—-最後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蕭泰然」
因此在廿世紀現代樂壇,仍然譜出十九世紀風格的浪漫派音樂,在西方樂壇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拉赫曼尼諾夫,他的四首鋼琴協奏曲依然是熱門曲目,感人肺腑;而在東方樂壇最有名大概就是蕭泰然,他的三首協奏曲和代表台灣人民族心聲的《1947序曲》,也經常在國內外演出,因此1995年11月13日台北沛思基金會,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為濶別祖國18年的蕭泰然洗塵,舉辦蕭泰然樂展時,他的主題便是:「台灣拉赫曼尼諾夫—-最後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蕭泰然」。的確,台灣的蕭泰然(1938-2015)與俄國的拉赫曼尼諾夫(1873-1943)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們二人本身都是優秀的鋼琴家兼指揮家,他們二人都曾經流浪到美國洛杉磯,一方面享受異國的自由與風情,但同時又充滿了懷鄉的情操與憂國憂民之思:拉赫曼尼諾夫代表了流浪海外俄國人的心聲,蕭泰然也代表了海外台灣人的心聲。1994年溫哥華交響樂團首演蕭泰然鋼琴協奏曲時,指揮密契爾在演出前說:「此曲是美國TUF(台灣人聯合基金會)邀請蕭泰然寫出的一首雅俗共賞的浪漫派鋼琴協奏曲,聽見蕭泰然的曲子,猶如聽見貝多芬、莫札特的曲子一樣,你馬上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獨特的風格與氣質。雖然有人稱此曲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五首鋼琴協奏曲,但我個人覺得此曲的風格介於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與第三鋼琴協奏曲之間。」這是一位北美洲知名指揮家,發現他們二人之間的相似處。作曲家金希文在他的一篇序文中寫道:「從蕭教授的音樂裡,我清楚的體會到他對美的執著、對鄉土的關懷,他的音樂堅持著出自心靈和誠實,這和他的為人所給我的印象是一樣的。我所聽過的蕭教授的作品都是出於浪漫派的語言,有一次與蕭教授談話時,他說台灣缺乏這一環的作品:我們有原住民的音樂、有國樂、有台灣傳統音樂,然後我們幾乎就跳到相當前衛的音樂領域中,也就是說在台灣音樂史裡,缺少了西方調性音樂三百年的發展。蕭教授言下之意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填補這missing-link。而蕭教授的確是做到了。」雖然蕭泰然也精通各式各樣的現代音樂技巧,最後他還是無怨無悔地寫出感人肺腑發自內心的浪漫派作品。
蕭泰然為台灣留下永恆的音樂資產
我撰寫這部《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蕭泰然傳》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把蕭泰然這位台灣戰後,最受國際肯定的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蕭泰然,介紹給海內外台灣人,讓他的音樂在台灣的大地上,在有台灣人的所在廣泛地流傳起來。事實上他的音樂像蕭邦、馬勒、西貝流士或拉赫曼尼諾夫一樣,是非常國際化、人性化、普世化的,但同時保留了台灣主體性的濃厚《台灣味》。
正如貝多芬之於德國、莫札特之於奧地利、蕭邦之於波蘭、西貝流士之於芬蘭、巴爾托克之於匈牙利,他們不但是自己民族的光榮,也是上帝送給人類的最佳禮物。以我半世紀來,不斷聆賞世界名家的音樂作品,以及30年來不斷接觸蕭泰然作品的經驗,我敢做大膽的預言:蕭泰然的音樂將是我們民族的瑰寶,他的音樂創作,也是上帝賜予台灣人民以及全世界的最佳禮物。
從1992年到1995年,我親臨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和《1947序曲》的北美洲首演.每一場都是動人的、令人終身難忘的經驗,不僅是台灣人受感動,連美國人以及加拿大人都會感動得落淚,這時特別能體會到音樂是國際的語言。這些歷史性的永恆時刻,我都把他們記錄下來,收集在此書中,與海內外鄉親分享人生的美感經驗。
我與蕭泰然36年的友誼,見證了他是一位非常謙虛而且虔誠的基督徒,並擁有人道主義和理想主義的胸懷,他是我認識的朋友當中人格最崇高的一位;30多年來,我從未見過他發脾氣,他是徹底的和平主義者與愛國者,卻被國府列入黑名單;他所創作的音樂,將鄧雨賢、江文也、陳泗治、郭芝苑、馬水龍的作品一樣,是台灣音樂文化的永恆資產。蕭泰然的存在,不僅是台灣人的光榮,也是台灣文化國際化的先驅,我很榮幸有機會成為蕭泰然推動《海外台美人文藝復興運動》的親密文化戰友,更感激他讓我認識《台灣音樂之美》。
跟許多蕭泰然之友,一起將台灣音樂推向國際樂壇,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一段美好時光,蕭泰然雖然沒有為他的子女留下任何金錢.但卻為整個台灣留下了永恆的音樂文化資產,,同時也能像蕭邦、馬勒、西貝流士、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一樣的傳頌到世界各地,因為蕭泰然一直期待,把台灣的音樂之美,廣傳到世界各地。
同時也更期待台灣人民能團結一致、合力來促成蕭泰然內心強烈的《台灣人民出頭天》之夢。
那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了,蕭老師安息吧!我們將從您的音樂獲得力量與心靈的撫慰,並將永遠懷念您!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