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工研院創新園區揭牌啟用 打造新型態產業聚落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工研院創新園區揭牌啟用 打造新型態產業聚落

 2017-12-20 18:26
工研院創新園區三樓的「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實驗室」,可完成客製化3D列印醫材的設計與製作。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創新園區三樓的「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實驗室」,可完成客製化3D列印醫材的設計與製作。圖/工研院提供

為擴大鏈結產學研的能量,加速新創育成,工研院今(20)日舉行「創新園區第一期揭牌啟用暨第二期動土典禮」。工研院創新園區是台灣第一個融合型新創園區,希望打造一個融合市民、年輕學子、與科技人才的開放社群,以沒有圍牆、玻璃隔間、高開放通透為最大特色,邀請頂尖教授、學生、廠商與醫院共營。

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院長劉仲明、新竹市市長林智堅、以及相關產學研代表共同進行揭牌啟用與動土儀式。同時展示產學研跨領域創新合作的成果,包括「海淡與水再生創新材料開發及驗證」、「智慧診間」、「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等3個創新實驗室,展現工研院與產業界及學界共同攜手往創新前瞻與智能化系統發展的研發能量,打造新型態的創新研發與產業化聚落。

工研院表示,現已有多個共創的具體計畫在進行,包括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科學園區、馬偕醫院、研華、華創等合作夥伴,目前已與9所大學25個系統所、40位教授、120位博碩士生,以及15家廠商合作。

合作內容主要選定影響未來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主題,例如:「智慧視覺系統」、「智能醫院照明系統」、「自駕車系統」、「水資源處理系統」、「智慧商店」、「虛擬資安系統」、「次兆赫高頻傳輸系統」、「3D列印設計服務系統」等,目標是在2年內,與合作夥伴各出一半人員,成立規模約30人的新創衍生公司。

例如:成立「水資源及環境智能公司」、「3D列印醫療輔具設計公司」、「糖尿病眼部影像雲端服務系統公司」等3家共創公司,整合工研院的創新技術與合作夥伴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協助台灣企業快速進行數位轉型,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

工研院材化所長彭裕民於創新院區一樓設置的「海淡與水再生創新材料開發及驗證實驗室」,運用正滲透方式處理海水,將海水過濾淡化後再利用。圖/工研院提供

台灣第一個融合型新創園區   提升競爭力

李世光表示,台灣產業近年正面臨快速轉型,未來台灣產業型態將不再是零組件與品牌代工,而是要提供客戶更高價值的系統解決方案。工研院創新園區有最好的學校與企業,讓創新技術從學界,透過系統整合再往前走。

劉仲明表示,創新園區所在的位置,就是70年代工研院發展的源頭,也是台灣當時發展半導體產業的中心,與附近的清大、交大、科學園區,逐漸形成了台灣的科技聚落。希望新型態的開放式創新園區,讓現有的創新生態更加速、優化,期待10年、20年後,全世界可以看到新竹市,一起整合出一個國際知名的都市,讓全世界感受到台灣創新的力量。

劉仲明進一步指出,創新園區以「共創」(Co-Creation)的合作模式,可以更有效的與工研院、產業、學校以及國際做連結,形成獨特的創新聚落與生態系,提升產業競爭力。

林智堅引用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名言表示,「台灣不缺人才,缺的是舞台」。工研院是台灣科技產業研發非常重要的推手,過去促成新竹科學園區落腳成立、更造就新竹所得高、學歷高、出生率高、平均年齡低的三高一低的城市DNA。工研院創新園區的落成,將是新竹在創新產業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工研院20日上午舉行「創新園區第一期揭牌啟用暨第二期動土典禮」。圖/工研院提供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