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西螺的「大承堂」是台灣獨立運動先驅廖文毅博士的故居。他本對「祖國」充滿期待,卻於二二八事件後被國民黨政府以「首謀叛亂犯」追殺,官逼民反,不得已潛赴日本,1956在東京成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由他自己出任大統領。而廖文毅自小長大居住的著名「大承堂」,因建築氣派非凡,民間乃暱稱為台灣南部的總督府。
「一門七博」的黃金時代
大承堂係由廖文毅之父廖承丕(1871—1939)所興建。祖先來自福建漳州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入台,以農興家。承丕善理財,父龍院逝世時留下十四甲地,承丕乃擴大至一千六百甲,土地從西螺買到斗六、嘉義、高雄等地,成為台南州數一數二的大地主,收取幾百萬地租。然而不只是富有而已,還被日本政府賞識提拔為嘉義廳西螺支廳西螺區長任職四年,1919年又兼掌新庄區長,其家族兩代總共出了七位博士,稱「一門七博」。
1925年,廖承丕於高厝埕(今修文路)興築西洋樓房「大承堂」,其造型華麗壯觀,充份展現當時民間匠師的設計力。中央主樓突出於四方閩南與一階洋樓圍成的四合院間,樓高四層,從拆除當日的照片來看,部份結構應為鋼筋混凝土與加強磚造。
完全拆除後的大承堂,只剩外圍屋宇的亭仔腳拱門。
大承堂內部環境,根據廖文毅博士堂妹廖美惠於《台灣教會公報》2681期的回憶文指出:
「西螺大承堂建造於民國初年,高高的圍牆裡面是清幽的前庭,古色古香的紅磚書樓,『大承堂』三個字刻在書樓大門上方。石階兩旁是一對公母石獅子,走過書樓穿堂步下石階,便是花木扶疏、鳥語花香的中庭。
中庭有圓形的石雕水池,睡蓮浮萍底下小魚優遊自在。水池的正前方是巴洛克式的三樓建築,一樓是大廳,它曾是西螺的地標。兩側是中式四合院,後院整排的穀倉,果園裡有柚子、楊桃、柑橘等果樹,長年不斷。
右後方的大魚池是孩子們的禁地,亦是各房長工們撈魚時,常有爭執的是非之地(因為放了多少草魚、鰱魚的魚苗,不一定就能撈獲多少的大魚啊!長工們老是搞不懂)。時光荏苒,石獅子頭頂上的對聯橫批由『一門四博』到改為『一門七博』,牠們默默守候著,亦目睹了西螺大承堂廖家的繁榮與滄桑。」
景物全非,大承堂變成釣蝦場
廖文毅的大哥廖溫仁個性敦厚固執,實事求是,不僅是早期台灣人赴日取得醫學博士的先驅,且史學素養精湛,1932年完成中國醫學史《支那中世醫學史》一書,為第一部台灣人從現代西方醫學角度看待中醫的鉅著,震驚海內外。經他研究,主張「中國無用論」,認為「中國人視人如賊,不同家族不同系統的人,彼此完全不相信,所以中國人的政治根本是不能介入」。廖溫仁1936年獲台北帝國大學延聘為大學教授,不幸在返台前病逝,遺體送回台灣,當時所有日本在台高級官員均到機場接殯。
當時廖承丕本來在中山北路買了房子,等待大兒子回來光宗耀祖,遭逢惡耗後,廖溫仁的妻子蔡綉鸞帶著一家七口返台暫住於大承堂一樓,當時廖文毅一家也同住。但因為廖文毅習慣美式生活,於是兩家不再同爨。廖承丕三年後過世,他用一生的財富支持廖家子女一切他們所要追求的目標。
廖溫仁的長子廖史豪後來跟隨叔父廖文奎、廖文毅等從事台灣獨立運動,1965年廖文毅因為在台親友及其家產均遭國民黨政府的百般威脅,投降返台,回到大承堂跪喊阿娘,當時其母已九十二高齡,完全看不到愛子,仍滿心感謝上帝,場面極為感人。
返回台灣後的廖文毅深居簡出,鮮少與外界活動。調查局派施子仁隨侍在側,名為秘書,實為監控;調查局長沈子岳又安排一原住民酒家女來「照顧」他,最後再勾結竹聯幫,聯合謀奪他最後的財產。大統領廖文毅晚年有中風現象,加上糖尿病嚴重導致眼睛失明,且併發肺炎,而在1986年5月9日病逝,享年 77 歲。
大承堂在廖文毅過世後本來還留存書桌、家俱以及許多珍貴的文物,1995年遭後代子孫拆除,改建為新式公寓,如今一部分甚至變成釣蝦場,殊為可惜。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小標為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