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為何不能退出校園? 藍委:教官有特殊DNA,難以取代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為何不能退出校園? 藍委:教官有特殊DNA,難以取代

 2016-10-27 12:56
曾任淡江大學學務長七年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表示,教官退出校園後有「創新人力」,包括校安人員,但百分之七、八十還是用教官。「原因非常簡單」,她強調,因為教官培養過程中,「有特殊的DNA,是其他人員難以取代的」,「我完全不討論意識形態」。圖/翻攝國民黨政策會
曾任淡江大學學務長七年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表示,教官退出校園後有「創新人力」,包括校安人員,但百分之七、八十還是用教官。「原因非常簡單」,她強調,因為教官培養過程中,「有特殊的DNA,是其他人員難以取代的」,「我完全不討論意識形態」。圖/翻攝國民黨政策會

針對教官退場已成社會共識,但有不少家長乃至校方憂心退場後的校安問題,認為教官不應退場,對此國民黨立委吳志揚要求,教育部應該尊重現在的民意,近來已經有很多教育團體陳情,希望教官不要退場。

曾任淡江大學學務長七年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表示,教官退出校園後有「創新人力」,包括校安人員,但百分之七、八十還是用教官。「原因非常簡單」,她強調,因為教官培養過程中,「有特殊的DNA,是其他人員難以取代的」,「我完全不討論意識形態」。

她質疑改聘校安人員都採約聘僱、一年一聘,「不穩定的人力如何照顧校園安全?」。相較於國民黨,時力立委高潞‧以用則質疑教育部政策頻拖延,教官人事預算沈重,且教官退出校園是「轉型正義」問題,應儘快解決。

面對不同立場立委質疑,教育部則強調,教官退出校園政策會「緩步漸進」推動,目前「最後一個」現職教官會在119年退役,在110年後,會讓教官依照自己的生涯規劃作選擇。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教育部將針對校園人力作有效規劃,目前也和家長團體溝通,目前計畫擴大辦理校安人員訓練,相關配套規劃大致完成,培訓期程每年辦理5梯次,每梯訓練200人,1年培訓1000名校安人員

立法院於民國102年做出附帶決議,要求教官於110年退出校園,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7)日上午邀請相關部會作「教官退出校園,安全誰來顧」專題報告。

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認為,教官退出校園是轉型正義問題,過去曾發生政大學生被教官撕毀海報,希望盡快完成。她指出,教育部曾承諾8月底提出教官退場方案,卻不斷跳票,至今仍未提出具體作法和配套措施,平均一個大學教官月薪是8萬,高中教官6萬,佔了50億的教育預算,數目不小,為何從102年立院決議到現在都沒有動作?

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則指出,大學軍訓教官的待遇很好,上校教官的專業加給比照教授,本俸加上專業加給月薪可達9萬8202元;中校教官專業加給比照副教授為4萬4450元,本俸加專業加給月薪達8萬3175元;少教校官的月薪也有6萬5000多元。

他表示,教官待遇都比目前規劃的校安人員月薪32K,高出2、3倍之多,「只拿出香蕉般的待遇,怎麼能聘到24小時待命的無敵鐵金剛?」,要求教育部規劃政策應更細緻。

「解嚴和政黨輪替後,教官工作已轉為維護校園安全,根本沒時間作思想箝制,因此不必急著趕出校園」,被認為黨國餘毒是過去的事,國民黨立委輪番發言力挺教官在校園的重要性。吳志揚指出,教官過去被人當作是作思想箝制的工具,但在解嚴和3次政黨輪替後,教官已明確確定為服務國家和人民,而非特定政黨,任務也轉型為維護校園安全為主。

吳志揚認為,教官的特質和付出,是教師、其他教育人員無法取代的,「現在老師沒人願意接行政職,更何況要他們承擔教官的工作」。

柯志恩也要求教育部規劃穩定的校安人力,她說,即便許多大學讓教官退出校園,新聘的校安人力,高達7成都是聘用退休教官或軍人,例如台大6個校安人員中,就有4個是退休教官,清大7個校安人員中,也有5個。

除了在委員會中發聲外,國民黨軍系立委李彥秀、呂玉玲也與柯志恩上午召開記者會,聲援到立院陳情的家長代表、志工媽媽、退休教官與老師。李彥秀說,隨著社會變遷,教官已從早期管理,變成維護校安的角色。

「老師有沒有能力處理這樣的問題」,包括高中校園毒品氾濫、校園霸凌等,她批評民進黨立委提案要教官全面退出校園危及校安問題。

呂玉玲也說,現在的教官已從管理改為照顧,保障孩子校內外生活,「教官都會排值班,有任何事情,警察就會通報到值班教官室,教官就會通報到全國,像八仙塵爆,第一時間通報到全國,馬上知道他們是什麼學校,能做最好的安置」,教官不退出校園,才能校園安全,家長安心。

台灣安定姐妹聯盟、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儀君也在記者會中公佈一份「民調數據」,稱新北市回應的校長100%都認為校園需要教官,「教官已經不是以前黨國的工具了」,是台灣校園安定的力量。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