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聚焦台灣英文網站,1月11日報導指出,類尼古丁(Neonicotinoid,又稱新煙鹼)是一種神經活性殺蟲劑的總稱,其中的益達胺(imidacloprid)殺蟲劑,2016年已被美國環保署(EPA)證實,會對蜂群造成死亡危害;如今,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吳忠信,再度根據實證研究,發現益達胺對台灣葉口蝠科蝙蝠(Formosan leaf-nosed bats),造成生存威脅。臺灣蝙蝠數量2005年間還有50萬隻,其後調查發現,到了2014年僅剩20萬隻。這次吳忠信主持的台師大研究團隊,首度揭開台灣蝙蝠消失的謎團。
吳忠信教授指出,透過田野調查搜集全臺灣各地蝙蝠的糞便,進行重金屬的分析跟農藥分析發現,北部蝙蝠糞便裡面含有比較多工業與汽車排放物相關的重金屬累積;南部蝙蝠主要因為農藥,以及重金屬毒物累積,這些都會對蝙蝠存活的環境造成影響。然而,對蝙蝠中樞神經迴聲定位系統,造成致命危害者,主要是益達胺農藥。
吳忠信教授的研究發現,當蝙蝠被餵食遭到益達胺農藥污染的昆蟲,就會喪失飛行路線的記憶能力;從而導致其在獵捕過程中迷路失蹤。實驗發現,僅管一些蝙蝠只被餵食低劑量的益達胺,卻導致其神經細胞凋亡,造成牠們腦部的指令功能細胞壞死;實驗結果也發現,受益達胺污染的蝙蝠,其超聲波「掃瞄圖」已經喪失其完整性。
吳忠信公布的這分學術研究,曾在2016年4月間,發表於名為《神經學》(Neuroreport)的同行評議科學期刊。吳教授的研究團隊,透過監控超音波掃瞄圖(sonogram),以及客製化的飛行追踪裝置,持續紀錄蝙蝠身上裝設的LED燈。從搜集到的資訊顯示,長期曝露於益達胺農藥的蝙蝠,其飛行型態,顯然偏離其原先所學習到的飛行路線,導致迷航,回不了家;甚至沒辦法閃避障礙物,還喪失捕食昆蟲能力。
神經性毒物益達胺以及重金屬錳,的確會在蝙蝠體內累積,當毒物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傷害其神經細胞以及迴聲定位能力;吳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對蝙蝠的「迴聲定位」能力進行研究,已逾20年之久。
益達胺是種廣效性殺蟲劑,會透過干擾昆蟲的神經脈衝,來殺死昆蟲;藉以控制農作物病害蟲。過去幾年來,包括歐盟、美國等地的學術研究,都發現益達胺導致蜜蜂死亡,蜂巢崩解,也引發全球蜂群急遽下降的危機警訊。
蝙蝠做為一項生命(或生物)指數(bio-index),有助於人類確認哪些毒物,會對生存環境帶來危害?台師大該項研究提醒人們對於環境污染的警覺性。吳忠信呼籲,蝙蝠和人類一樣都是哺乳類動物,大家要好好保護環境,不要讓太多重金屬與毒物充斥於環境四周,要讓蝙蝠替人類抓蟲,少用殺蟲劑農藥除蟲。
吳忠信指出,蝙蝠在生態系裡扮演多方面的生態服務角色,有些蝙蝠會幫忙授粉,有些會吃害蟲;光是一小隻蝙蝠一晚就可以吃掉3000隻蚊子。
他還說,一旦蝙蝠消失,我們環境周邊的蚊子也跟著增多了,很多果樹也因無法授粉結不出果子,例如靠蝙蝠授粉的榴槤,以後可能就吃不到了。生態危機引發的環環相扣問題,將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