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有機營養午餐的有機水產哪裡來?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有機營養午餐的有機水產哪裡來?

 2016-08-19 11:55
從校園的有機營養午餐,也可以看出台灣的城鄉差距。圖/取自網路
從校園的有機營養午餐,也可以看出台灣的城鄉差距。圖/取自網路

報載政府宣布將從明年起於六都全面推動每週一至二餐有機營養午餐,將由農委會負責食材的安全把關(從生產端、售貨端嚴查、檢驗與管理),出問題就找農委會。在目前農產品多數未取得認證標章的情況下,農委會有此魄力保證讓台灣多數學童吃到既營養又安全的午餐,當然是好事一樁,且讓我們拭目以待。不過只有六都學生可享此優惠,恐引發其他縣市的反彈,更加凸顯城鄉資源分配的不公。農政機關不能便宜行事,老是用試辦方式來迴避政策應有的完整性。

目前國內訂有農畜產品有機認證標準與驗證機構,而學童營養午餐除了蔬果、肉類外,也包括魚肉、魚排等。已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吃魚有益健康。魚類含有豐富的DHA、EPA、維生素、礦物質及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幼童及青春期孩童的成長與發育,應該列為學校營養午餐主食來源之一。但目前政府機關除了藻類外,並沒有訂定水產養殖物的有機認證標準,無從認定;美國市場上有機水產品的標示和標籤也不統一。對於有機水產養殖物的認定,各方仍有不同意見,包括魚苗來源是野生還是人工繁殖?該使用何種飼料?養殖期間可不可以使用化學肥料、抗生素、藥物?如何預防對環境污染?捕撈方法、運輸條件、宰殺方式與養殖生物逃逸等等,國際尚未有統一標準,私人機構認證的嚴謹度不一。農委會要如何確保供應的有機營養午餐內的水產品符合有機認證標準,有必要對外說明。

隨著原料來源的全球化,使得食物供應鏈拉長,水產品受污染的風險相對提高,不諱言國內市售水產品仍然出現相當比例的不當藥物殘留,須強化「事前積極管理」與「事後有效處理」的雙重因應措施,而不是只靠提高十倍檢驗數量。畢竟安全水產品是靠「生產」而不是靠「檢驗」出來的,何況坊間也經常出現仿有機的水產品。配合實際需求,我國政府有必要訂定有機養殖水產品認證標準,但不能急就章。

事實上,城鄉貧富差距也反映在營養午餐的費用上。大台北地區最高可達60元,內容自然較豐盛,對於營養午餐問卷調查,國小滿意度達7成、國中也有6成;反觀部分偏鄉地區的營養午餐,多數由地方政府補助,每餐食材費僅30元,所能使用的食材相當有限,恐怕連維持起碼的營養均衡都很困難,遑論安全、美味。政府如何穩定國內農漁產品市場供應量以及價格,並透過專案補助提高偏鄉地區的營養午餐費用,恐怕比推動每週一至二餐有機營養午餐,會讓民眾更有感!

營養、安全是國人飲食的基本要求,如何從源頭(包括苗種取得)開始輔導農民正確使用肥料、農藥、化學藥劑等,並嚴格遵守停藥期,做好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管控,讓上市的農漁產品安全無虞,學童營養午餐食材自然較易保全,這才是政府最需要著力之處。以台灣農業耕作現況,友善農耕產品更值得農政機關全面去推動。畢竟有機是一種生活態度,不應當政策強推,雲林縣殷鑑不遠!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