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物】姚惠珍證明沒有媒體的支撐也能跑出獨家新聞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物】姚惠珍證明沒有媒體的支撐也能跑出獨家新聞

 2016-01-28 10:10
獨立調查報導記者姚惠珍不僅寫書,也能跑出獨家新聞。記者蔡育豪攝影
獨立調查報導記者姚惠珍不僅寫書,也能跑出獨家新聞。記者蔡育豪攝影

「記者在台灣很難被看得起的原因,大部份是媒體自己的包袱,如果有個平台給獨立調查記者發揮,文責自負,一定可以發掘更多更精彩的新聞或獨立評論」

「王永慶、王永在兩兄弟,他們歷經日治時期、國民黨一黨獨大、民主開放多黨競爭,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四個不同風格的總統與政黨輪替,但王氏家族他們太懂得人性,懂得如何跟政府打交道,這是了不起的事,也因為如此台塑企業才一直屹立不搖。」獨立調查記者姚惠珍說。

曾在新聞媒體工作十數年的她,從2005年開始跑台塑運動會開始接手這條資深記者才能接的路線,沒有任何石化學歷與財經背景的她,第一次在運動會場上,只能不停的換名片介紹自己,「有些高級主管還訕笑說:怎麼找一位適婚的女記者來跑台塑?」姚惠珍說,當年台塑的女性高專(高級專員)才二位,是一家很封閉的企業文化,直到前幾年王家三房接棒後,才拔擢多位女性主管。

姚惠珍說,當年五月份跑台塑運動會,六月份馬上就有台塑四寶的股東會,她根本看不懂財報,只能向台塑經理人求解,幸好他們願意教,也因此誠意打動他們,建立良好溝通的情誼與管道,開始可以跑出一些獨家新聞。2014年離開媒體的她,運用多年建立的人脈與十年之久的蒐集資訊,在半年的時間出版引起新聞界與台塑企業高度討論的二本書:「孤隱的王者 台塑守護之神王永在」、「台塑接班十年秘辛 繼承者們」。

姚惠珍表示,過去媒體都高度讚捧王永慶是經營之神,但如果沒有保持老二哲學、不爭功、不出頭、惦惦做的王永在,王永慶的成就不會如此之高。台塑顧問李志村就告訴姚惠珍說:「王氏兄弟缺一不可,也應該要還王永在一個歷史定位了」這一句話,鼓勵了姚惠珍提筆寫下王永在這本傳記。

姚惠珍回憶與王永在第一次見面的場景說,當年菜鳥的她想要見王永在,但企業內部不願安排,她只能與另一位同業,在某日凌晨四點包計程車直奔長庚高球場,躲在女廁,待五點多球友陸續抵達後才敢現身。王永在見到她二人,沒有不悅而趕人,反而親自開球車載著她們看他打球,「那天的接觸是一把打開認識王永在心裡大門的鑰匙」。

除了專職寫書,往獨立調查報導是姚惠珍目前努力的方向,「台塑前總經理林振榮等高階主管集體收賄弊案」是她最近的代表作之一,這條新聞震掉了台塑二十多位主管,也引起新聞界的反思:「獨立調查記者也能跑出獨家新聞」。

姚惠珍說,台灣有很多寫評論的人,但在國外,寫評論的記者與調查報導記者是不同的。「我寫出事實、真相,但不會下結論,讀者自己必需解讀新聞。」

「記者在台灣很難被看得起的原因,大部份是媒體自己的包袱,如果有個平台給獨立調查記者發揮,文責自負,一定可以發掘更多更精彩的新聞或獨立評論」姚惠珍說,國外這樣的平台行之有年,甚至也有會員訂閱付費新聞,在紙媒漸漸式微的未來,新聞獨立網路平台是一定要走的趨勢。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