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羅斯於2月24日明目張膽揮軍打進烏克蘭以來,已經三個星期,此期間,烏克蘭的戰爭局勢,佔據了全世界新聞的主要版面,高潮迭起,幾乎比小說更富有戲劇性!
話說,首先是,去年底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大軍,西方媒體大事報導俄羅斯打算全面入侵烏克蘭,迫使烏克蘭就範,但是俄羅斯方面卻極力否認,反咬西方媒體惡意造謠。
接著是,許多西方大國領袖,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在內,絡繹於途前往莫斯科和普丁懇談,希望俄羅斯以世界和平大局為重,不要輕啟戰端,結果都不得要領,無功而返。
接著是,普丁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省份 ——頓內茨克、盧甘斯克為獨立國,並立即與之建交,將這兩個地區一把抓進俄羅斯勢力範圍。
圖窮匕見
然而,就在有些分析家揣測普丁可能就此收手,暫時放過烏克蘭一馬,撤退大軍之際,沒想到西方情報界的預測得到證實,普丁終於在2月24日圖窮匕見,下令大軍三面越界進攻烏克蘭,公然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
接下來的發展是,首先,烏克蘭總統—— 喜劇演員出身的澤倫斯基不但沒有接受西方的避難邀請,反而挺身要求西方給予軍事援助,一躍成為凝聚烏克蘭人民的抗敵英雄,而且也凝聚了整個西方自由世界的支持力度。
在此同時,原以為只需要幾天功夫就可以讓烏克蘭屈膝投降的俄羅斯大軍,一者由於後勤補給缺點畢露,再者由於師出無名士氣低落,進展速度遠遠不如預期。
與此同時,數達百萬計的烏克蘭老弱婦孺(截至本文截稿時已經超過三百萬人),倉皇逃往鄰近的波蘭等自由國家,造成歐洲自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戰爭人道危機;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也一如先前所重申的,對俄羅斯進行了大規模經濟制裁,這其中,甚至加入了數百年來嚴守中立的瑞士,給俄羅斯經濟造成立竿見影的打擊。
此外,不但西方自由國家各大城市紛紛湧現大規模反戰集會,甚至連俄羅斯境內,也出現反對普丁入侵烏克蘭的示威和聲浪。
瘋狂惡念
在此情況下,俄羅斯總統普丁,居然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已經再三表明不會為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直接軍事衝突的情況下,宣布將俄羅斯核武警戒升高到備戰狀態。
最近的狀況是,俄羅斯大軍雖然已經包圍烏克蘭第二大城,但是綿延四、五十英里的俄羅斯坦克部隊,顯然不像是一個訓練有素協同良好,可以速戰速決的鋼鐵大軍;再者,由於始終無法摧毀烏克蘭的防空武力,因此,俄羅斯迄目前還搶不到制空權,而對於一個外來的入侵武力來說,拿不到制空權,可說距離全面佔領還遙遠得很。
或許有人會疑惑,俄羅斯到底是為了什麼非要吞下烏克蘭不可?
這裡面,有歷史因素,也有地緣政治的因素,還有普丁個人的感情因素。
歷史因素是,烏克蘭人大體上與俄羅斯人同文同種,這也是普丁口口聲聲所說「烏克蘭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理由;地緣政治的因素,很簡單,就是俄羅斯不希望烏克蘭成為北約一部份,這點很可以理解,但是普丁有沒有想過,北約根本上是一個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防守聯盟,怎麼可能對龐然巨物的俄羅斯構成威脅?個人感情因素則是普丁跳脫不了醉心於過去俄羅斯帝國(或前蘇聯)的榮光,眼睛往後看而不是向前瞻,心心念念想要恢復過去的時代,加以當權二十多年大體上一帆風順,又缺少平衡機制,乃愈發自我膨脹,終至把整個俄羅斯拖下水。
世界大亂
現在,最叫人擔心的是,普丁會不會在烏克蘭戰事進展不順,國內經濟又因西方制裁而大幅衰退陷入困境的情況下,鋌而走險,動用核武?
據多位專研普丁的專家(包括美國著名的俄羅斯專家費歐納․希爾Fiona Hill女士)的看法,答案竟然是肯定的。普丁甚至曾經說出「如果連俄羅斯都沒有了,還要這個世界做什麼?」這樣的狠話,反證其心智的瘋狂程度,更遠甚於前蘇聯歷任領導人。
就在不久前,法國財政部長得意地表示,俄羅斯將會因為西方的經濟制裁而崩潰,此話一出,立刻遭到俄羅斯前總理梅德維傑夫回嗆:「先生,管好你的嘴巴,歷史告訴我們,經濟崩潰可是會轉化成真正的戰爭!」
若不以人廢言,這倒也是事實,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一次大戰後的德國,因為被協約國逼迫償還天文數字的賠款造成經濟蕭條間接促使希特勒崛起,引發二次大戰;此外,日本之所以會攻打美國偷襲珍珠港,據說也是因為對日本採取石油禁運,使得日本經濟上承受不起所致。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個已經七、八十年相對承平繁榮的現代世界,顯然因為普丁公然揮動大軍明目張膽攻打一個先進繁榮的主權國家而變得岌岌可危,即使暫時不爆發世界大戰,但是,國際秩序因此大亂,恐怕也在所難免了。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