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入圍2016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海的彼端》是描寫一個台灣移民家族,如何在八十年前渡海到日本沖繩離島群八重山落戶的漂流歷史;同時也深刻記錄了玉木這個家族從無法擺脫的被殖民身分,以致受盡排擠屈辱的忍耐與奮鬥過程。影片還特別觀照到這個移民家族,歷經三代以來對台灣原鄉認同的美麗與哀愁……。
電影中這位移民家庭的第三代、重金屬搖滾歌手玉木慎吾,在我們專訪時曾提及他所嗅覺到、彷彿一種很香的、濃濃地「台灣味」,也許那就是未曾相遇卻在基因裡合而為一的原鄉情結......。而導演黃胤毓接受《民報》專訪也說到,對於這些移民者身上留著的古老台灣印象與記憶,感受深刻而飽滿;在海的彼端,歷經苦難的移民者,她們身上保有古老的台灣印記是甚麼?而當移民者第三代玉木踏上父祖原鄉的那一刻,那股與生俱來、強烈嗅知到的台灣味又是甚麼......?這是兩篇深談異鄉與故鄉的專訪,當然,也是一段從美麗與哀愁中反覆對立、掙扎進而融匯的動人故事。
「阿嬤會說些從前在台灣的事情,小時候的我無法理解,也沒興趣聽」,在石垣島土生土長的玉木慎吾表示,直到後來看了「八重山的台灣人」一書、跟著拍攝電影《海的彼端》,才讓他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認同,他說,雖然已成為日本人,但身上的血緣不會變,去年隨著阿嬤返鄉,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就聞到台灣的味道......。身為樂團貝斯手的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到台灣舉辦演唱會,獻唱台語歌曲。
「我是來自沖繩縣石垣島的台灣混血」,33歲的玉木慎吾(Tamaki Shingo)登台表演時這樣自我介紹,他是日本重金屬搖滾樂團「SEX MACHINEGUNS」(中譯「性機槍樂團」)的貝斯手、記錄片《海的彼端》主角、旁白,也是80年前從台灣移民到八重山的玉木家族第三代孫子。
爆發228全台肅殺 阿公搭走私船逃到石垣島
八重山,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日本沖繩縣內最靠近台灣的一連串島嶼名稱,1930年代,因「八重山農業開墾政策」徵召,60多戶人家、300多位台灣農民,坐船遠渡八重山,前往300公里外的八重山陌生之島,石垣島、西表島、與那國島等邊陲地帶,和滿山荒野、瘧疾拼生死,求生存。
玉木慎吾的阿公王木永(歸化日本後名為玉木真光),1935年跟著哥哥王能通到石垣島,1944年為了躱避空襲逃回台灣,在南投埔里認識了慎吾的阿嬤王玉花(歸化後名為玉木玉代),在那個不能自由戀愛的時代,為了躲避他人眼光,兩人離開了南投,到員林尋找生活機會。
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全台充斥著大規模虐殺的緊張氣氛,王木永突然遭警察逮補,以「非法誘拐」當時20歲妻子的名義被訊問,遭釋放後,兩人心生恐懼,在王能通的安排下,王木永和王玉花抱著1歲大的長子,從蘇澳搭上走私船,冒險逃到石垣島,展開一場人生賭注。
玉木真光先是從事鳳梨種植產業,隨後搬到石垣市區,第一代玉木阿公因過勞,40多歲即早逝,玉木阿嬤以開麵店維生,一個人辛苦的拉拔7個孩子長大。
到八重山開拓的玉木家。著西裝者是王木永。圖/目宿媒體提供
入圍2016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海的彼端》,導演黃胤毓以玉木家族在石垣島三代故事,訴說80年大東亞苦難史,玉木家族與所有八重山台灣移民走過的漂流歷史,在這座被歷史遺忘的邊陲島嶼,這群台灣人經歷了農業開墾徵召、戰爭期強制遣返、二二八事件、以及美軍統治沖繩時代下的無國籍政治難民。
隨著阿嬤最後返鄉之旅,首度踏上台灣土地
片中以玉木慎吾為主角,透過慎吾的旁白呈現80年來複雜糾葛的家族史,一起追尋被遺忘的歷史,去年拍攝期間,他隨著阿嬤人生中最後一趟返鄉之旅,首度踏上台灣土地,回到台灣老家埔里,與阿嬤彰化親生弟弟一家人久別長敘。
玉木慎吾接受《民報》專訪時表示,從小就聽阿嬤講以前生活很苦的事,剛到八重山時沒有米,每天都吃蕃薯,他無法想像,也認為現在生活這麼好,何必去想以前的事,現在陸續有相關書籍和記錄片出來,看到一些老照片,他才終於體會,原來阿嬤歷經這樣的時代、過著這樣的生活。
玉木慎吾去年隨著阿嬤人生中最後一趟返鄉之旅,首度踏上台灣土地。圖/行人文化實驗室、目宿媒體提供
慎吾指出,從小就知道阿嬤是台灣人,阿嬤和爸爸會聽台灣宜蘭地方電台的台語廣播,和台灣移民也一直用台語交談,大家都知道他們是台灣來的,他也習以為常,一直到上了小學才發現,家裡會拜拜、吃的食物都和其他人不一樣,阿嬤煮的料理都是台灣菜,他一直以為大家都是這樣吃的,直到小學才發現和其他家族不同。
一踏上台灣土地,就聞到台灣的味道
第三代的玉木慎吾已完全融入當地生活,沒有父執輩的認同糾結,也沒有被欺負、歧視的經驗,但因外表還是跟當地人不太一樣,沖繩人皮膚比較黑,且台灣人手上的毛比較少,還是常被問是不是外面來的人?他會回答他是台灣人,他覺得這很特殊、也滿驕傲的。
玉木慎吾日前來台出席《海的彼端》台北電影節世界首映,第二次來到台灣,他說,一踏上台灣的土地,就聞到台灣的味道,好懷念,這就是台灣的味道,這裡就是台灣,他們對台灣的印象是從嗅覺開始,講到台灣,立刻聯想到的就是味道。
一旁的導演黃胤毓補充,不只慎吾,他訪談過很多日本移民都這樣講,他們都聞得到、知道台灣的味道,很快就進入那個感覺,台灣有二個很關鍵的味道,一個是拜拜的香的味道,另一個是台灣料理的味道。
黃胤毓說,第一代台灣移民會到台灣批雜貨、五分埔的衣服去賣,有些小朋友跟著阿嬤每個禮拜來台灣一次,船一進基隆,他們就知道這是台灣,都聞的到家裡很熟悉的味道。
當年移民時台灣只有台語,沒有中文 憂語言隔閡斷了台灣連接
玉木慎吾曾擔心,若高齡88歲阿嬤不在了,他們和台灣的連結會中斷,不過他也強調,血緣是不會變的,他想下次帶爸爸來找台灣的親戚,這不是問題,最大的困難是在語言,這也是移民後代普遍面臨的難題與障礙,當年移民時,台灣還沒有「中文」,那現在,到底是要學台語還是中文?因為他們的長輩只會講台語,他們比較有感的還是台語,而且是過去年代古老的台語,現在台灣還會通嗎?台灣還使用台語嗎?語言的問題該怎麼辦?
慎吾的爸爸是家中次子,經營「Apple青果行」,黃胤毓說,青果中盤商這個行業,是台灣人第二代發展起來的,台灣人第一家青果業,就是玉木家,在東京擔任樂團貝斯手的慎吾,一度面臨是否承接家業的選擇,他說,爸爸很希望他回去,也約定了幾年後要回去,但現在青果業逐漸蕭條,也許爸爸會自己收起來,但他希望「Apple青果行」那棟房子要留著,有一個親戚可以回來團圓的房子。
完全融入當地文化、成為日本人的慎吾,這次再度來到台灣,他說,身為《海的彼端》這部片的玉木家族代表,除了努力宣傳本片,讓更多人看到、喜歡這部片子外,並規劃來台灣舉辦演唱會,為台灣歌迷獻唱台語歌曲,因阿嬤、爸爸常常放台語歌,他對台語歌有親切感,想把去年送給阿嬤88大壽的歌曲創作成台語版,也希望在未來的作品中融入更多台灣元素。
【相關報導】
專訪/「海的彼端」導演:八重山移民的台灣認同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