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大震距今已經五個月,走在市區,當時倒塌的幾棟大樓--雲門翠堤、吾居吾宿、白金雙星,早已整平成為停車場,看不出一點震災痕跡。但是周遭部分房舍卻呈現些微的下陷、傾斜,居民有的撤離,有的繼續居住,地震的後遺症,至今仍沒有完全平復。
距離雲門翠堤不遠的住宅在地震之後被貼上紅單,二十多戶居民撤離,房屋梁柱本身沒有受損,但因為地層下陷房子有些傾斜。房子成了危樓,居民每戶可領取二十萬補助以及兩年的租屋補貼,不過這棟房子未來要如何處理,對居民來說是個難題。
地震讓雲門翠堤等四棟大樓倒塌,也讓一些房舍成了危險建築,地震後縣府對花蓮市區受損建物做緊急評估,扣除已經拆除的房舍,目前還有紅單建物七件、黃單十三件,必須做補強才能居住,有的房舍雖然沒被貼上黃單,民眾還是害怕搬離。
地震後縣府對花蓮市區受損建物做緊急評估,距離雲門翠堤不遠的住宅在地震之後被貼上紅單、黃單。圖/公視《我們的島》
國盛五街上的一棟住宅沒有貼上紅黃單,地層下陷約十到二十公分,整棟住宅原本十九戶,剩下四戶居住。林芳益是少數堅持住在這裡的居民,走進室內,梁柱與地板都有受損痕跡。花蓮縣府澄清,當初技師評估認定房子有些微傾斜,要張貼黃單卻遭少數住戶拒絕,所以才沒有貼單。
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黃富國地震後多次到災區現勘,他發現從花蓮火車站到美崙溪畔,國盛一街到國盛八街之間,呈現明顯的土壤液化情況。花蓮地質大多屬於顆粒比較大的卵礫石層,過去認為這樣的地質條件不易發生土壤液化,但這次大震卻改寫這樣的觀點。居民回憶,早期這裡就是水田或美崙溪的河灘地,土質鬆軟。不只是市區,包括花蓮溪口、美崙溪沿岸,地震後一個月都有噴砂情形。
花蓮火車站到美崙溪畔,國盛一街到國盛八街之間,地震後一個月都有噴砂情形,是明顯的土壤液化情況。公視《我們的島》
2016年台南大震,台南市許多區域面臨嚴重的土壤液化,引發社會大眾重視。政府在2016年三月公布全台灣土壤液化潛勢區域,但是花蓮縣與台東縣因為地質調查資訊不足,目前尚未公布。針對花蓮縣土壤液化潛勢區的範圍,地調所仍在做調查,預計2018年年底會公布。不過,民眾比較關切的是自己的家,能不能耐得住下一次的地震?
在震災中倒塌的吾居吾宿、白金雙星,都是一樓作為停車場只有梁柱沒有圍牆,俗稱「軟腳蝦」的軟弱底層建築,地震之後這一類建築被列為關注的重點。其實在吾居吾宿附近還有好幾棟軟弱底層建築,雖然幸運挺過了2018年初的地震,但是一樓梁柱已經發生剪力破壞等受損情況。
一樓作為停車場只有梁柱沒有圍牆的大樓,這一類軟弱底層建築被列為關注的重點。公視《我們的島》
目前由營建署補助,國震中心執行,針對斷層附近有軟弱底層問題的住宅做第一階段的結構補強,主要是針對一樓軟弱的結構做加強,讓這些建築在下一次大震來襲時,不至於倒塌。全台灣總共十件示範案例,花蓮市區就有三棟。
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黃富國指出,花蓮前站已經出現土壤液化徵兆的地區,下次地震很可能再發生液化。輕度的土壤液化其實也有可能會讓中高樓房屋面臨地震搖晃時受損更嚴重。他建議,未來在做建築的修繕或補強時,應該把耐震補強的概念,延伸到地質的補強上。已經發生傾斜或沉陷狀況的建築,可以透過工程手段,像是頂升扶正、地盤改良等等來改善。
花蓮大震,在倒塌的建築之外,周邊部分有安全疑慮的房屋還需要妥善的處理。讓民眾面對未來的地震時不必憂慮,是政府必須謹慎面對的課題。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大震之後
※本文轉載自:【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大震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