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訪】打出「小英栽培」選議員 吳沛憶:我本來就是英粉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訪】打出「小英栽培」選議員 吳沛憶:我本來就是英粉

 2018-04-05 15:03
吳沛憶3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及她為何在選戰標語提及「小英栽培」,以及她與民進黨主席、總統蔡英文的共事印象,她強調自己本來就是小英粉絲。她也提到,政治是嚴肅的事,不應綜藝化。圖/張家銘
吳沛憶3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及她為何在選戰標語提及「小英栽培」,以及她與民進黨主席、總統蔡英文的共事印象,她強調自己本來就是小英粉絲。她也提到,政治是嚴肅的事,不應綜藝化。圖/張家銘

2018台北市長、議員選舉逐漸加溫,部分民進黨年輕幕僚,包括曾任黨發言人的張志豪、吳沛憶,分別投入新北、台北市議員黨內初選,張志豪已率先通過初選,年底將代表民進黨披掛上陣,角逐新北中和區議員,而吳沛憶則仍在北市中正萬華區「7搶4」的激烈初選中力求突圍。

吳沛憶3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及她為何在選戰標語打出「小英栽培」,以及她與民進黨主席、總統蔡英文的共事印象,她強調自己本來就是小英粉絲,2012總統大選失利,也跟其他支持者一樣哭得死去活來,而從研究所畢業後,進入小英基金會工作開始,就是受到黨中央的栽培。

而她也提及,蔡英文對人很親切,但在工作上對工作人員要求比較嚴格,她和蔡英文某種程度一樣,有時也會覺得自己比較吹毛求疵,但她認為,「政治本來就是一件嚴肅的事」,並不是兒戲,她也不會因此改變。

以下是專訪部分摘要: 

問:妳決定參選議員,很多人貼標籤,說妳是小英的人、秘書長的人,但在台北市,有這標籤不一定比較好選?要不要撕掉標籤?還是大方承認?其他候選人也會拿這做文章。也有人會認為之後一定有安排,是否會有一些困擾,這樣的耳語和標籤怎麼看?如何展現破釜沈舟的決心?

答:我一開始出來,打著「小英栽培」這個標示,但也有很多人給我不同意見,說你們正在執政,綠營的民調是全民調,妳也要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啊!很多人對執政黨意見不一樣,但小英不一定是加分,不一定是扣分。(頓了一下)但是我要說: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

我們是新人嘛!我一開始出來的時候沒有看板,一個看板都沒有就在跑了,已經跑了2個多月了,狀況是很困難,因為根本沒有人認識我是誰。民進黨的發言人是很多,我並不是一個特別高知名度的發言人,這你一定也知道,我的曝光也沒有特別多,是開始選舉激烈之後,加入余天的女兒戰局激烈後,曝光度才開始增加。我去年10月就開始來跑選舉,媒體也沒報過幾則,我在地方上跑,根本也沒人知道發言人吳沛憶是誰。

那兩個月我是真的跑的很辛苦,每個人碰到我都問我說:「妳是誰的女兒」或「妳是誰的助理」,根本沒人知道我是誰。其他一般出來選的可能過去就是議員的主任,或是立法委員的助理,在地方上很少人不知他們是誰,或是人家會認得那個立委。可是我們在中央黨部,換句話說就是我們過去在地方是沒有什麼認識的,所以他們看到一個年輕的女生,他就會覺得說妳一定是誰的女兒,或誰的助理,不然妳怎麼會出來選?這是選民的習慣也是正常的。大家看到年輕人就一定會想他是誰的小孩或助理。

最後我也經過跟團隊討論後,決定在看板上放上「小英栽培」,我後來都不需要跟人家介紹說我是在民主學院當主任,誰(地方選民)知道什麼民主學院?要很關心民進黨的才知道。我在蔡英文總部當媒體創意中心主任,也沒人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啦。發言人人家也不知是哪裏的發言人,行政院的還是哪裏的。最後我發現選民會說「伊是小英的發言人」這樣才有辦法留下印象,所以初選這個階段,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要能讓大家留下印象,記住我的名字。這也是我最需要做的事。

問:所以不會跟小英切割?

答:不管是加分還是扣分,我過去的歷練就是來自中央黨部的栽培。我從清大社會所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開始都跟小英脫不了關係,2014年我也沒想到我會加入民進黨。我本來就是英粉沒有錯。2012年那次選舉她輸的時候(總統大選),我也是跟大家一樣,哭的比誰都還要慘(笑),對。

所以我知道她那次選舉完之後,就離開民進黨中央黨部,成立一個基金會,我一直想去幫忙她,後來是因為我在大學時去鄭南榕基金會當志工,那時候秘書長是楊長鎮(現任客委會副主委),後來他到小英基金會幫忙,我那時清大研究所快畢業,他就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幫忙,我一聽到就非常興奮!可以去幫小英做事情。雖然一開始我也不知道要做什麼,那時候大部分是做一些比較公益的活動吧!就沒有跟政治那麼相關,那我就去幫忙她。

問:妳決定要參選時主席知道嗎?怎麼跟妳講?洪耀福秘書長又怎麼跟妳講?

答:我要離職的那一天中常會之後,去跟她正式報告的。是…我就跟張志豪一起去跟她報告,我跟她說:「主席,今天是我在黨部最後一天,準備要去選舉了」,她就說:「沛憶也要去選舉喔」?我就跟她說,我現在住在龍山寺附近,她就叫我們要加油啊!

就是…其實主席她…2016年520上任之後,我們就很少機會見到她了,因為她真的非常忙,我們是負責留守在黨部的嘛,所以對我來說,我覺得自己要參選是非常小的事情。

問:一路走來也經歷過小英低潮時,在她身上有沒有學習到什麼特質。主席其實是個滿堅毅的人,有學習到她或內化到心裡,展現在實際行動上?例如?

答:對啊!呵呵…我還滿常自己在很低潮或很氣餒的時候…她對外人非常親切,但她是對工作人員非常嚴格的人,對自己也非常嚴格的人,在工作上是很嚴厲的,這一點我跟她的個性是滿像的,我也覺得我自己是一個很溫柔的人,但在個性上有時候就會比較吹毛求疵一點,會覺得這事情可以安排好,為什麼沒有安排好?

問:會不會太ㄍㄧㄥ,跟小英一樣?

答:呵,我也會。我也曾經幫她寫過一段時間的稿子,媒體有時候也會嫌她講話比較溫,比較沒有哏,比較無聊。我自己也是這樣子。但我覺得這很難改變,我也沒有打算要改變,對我來說我覺得政治本來就是一件嚴肅的事。之前跟余筱萍有幾次同台,就有人跟我講說,妳應該要更輕鬆一點的態度,比較有趣。我做過媒體創意中心和發言人,也知道媒體要什麼哏,但對我來說政治就是一件嚴肅的事,我覺得不應該把它綜藝化,沒什麼好把它拿來兒戲的。這一點就是比較無聊、無趣的事。但我覺得政治就是一件比較嚴肅的事。

像我早上站路口的時候,笑容比較沒有那麼燦爛,很多朋友跟我說妳怎麼看起來像站在那邊很不甘願?我說我真的不是!大部分經過都是騎機車的,台北市機車族很多,然後我看到他們辛苦上班的模樣,你彷彿可以看到每一個都是在打拚的人,我就覺得人家那麼辛苦在打拚,你在旁邊笑什麼東西啊?有什麼好笑的(笑)。我是覺得這方面我是比較嚴肅的人。

問:團隊看來滿年輕的,可以講一下特色?

答:我團隊主要三個人,我今年31歲,是三個人裏面最老的。一開始很多人都跟我講要找資深、有經驗的幹總事來幫忙操盤,但我很堅持,就是我們執行長范綱皓,他小我二歲,也是我過去黨部的同事,幫忙負責組織、活動、媒體等。

延伸閱讀:
【專訪】網路柯粉、柯黑戰一團 吳沛憶:我也算是柯黑…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