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於10月底在北京舉行。本屆會議推出了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和任務,也制定了未來十五年的遠景目標,確立了今後兩個階段的發展方向和內容。如何看待中共五中全會?本次全會釋放了怎樣的信號?面對中美全面對抗以及西方的圍堵,中國將采取怎樣的策略?對此,國際筆會和平委員會副主席、「歐洲之聲」社長廖天琪女士向我們闡述了她的看法。
法廣:與以往相比,本屆「五中全會」召開的背景有著怎樣的特殊性?如何通過本次全會窺視中國未來數年的政情動向?
廖天琪:中共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在10月26〜29日召開,離去年的四中全會(2019年10月28〜31日)剛好一整年,這是按例的計劃性會議。然而這次會議召開的背景卻十分特殊,首先,這是在全世界深深陷入新冠疫情第二波回潮的沖擊時期,各國又再度啟動封關禁閉的措施,全球經濟受到嚴重打擊,人心浮動不安;其次,美國進入大選,不論是現任的川普連選連任還是拜登成為新一屆的總統,中美及國際局勢都會有較大的變動;其三,印太區域的情勢出現對峙,美、日、印度和澳洲聯合形成制衡抗拒中國的四國同盟,其中美國和中國在台海和南海都有軍演動作,令人擔心是否會出現擦槍走火、軍事衝突的危機。其四,由於中國對港、台的霸淩緊逼,以及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強制鎮壓,令西方國家對中國產生疑慮甚至敵意,中國戰狼外交和大外宣受挫。
在這種背景下,五中全會的召開就不僅是個前瞻性、規劃性的會議,也是直接向國際社會發出一些信息:
第一、外國做不到,中國卻成功穩妥地全面控制住了新冠疫情(與會者都不戴口罩,也不保持安全距離)。
第二、世界經濟跌坡下滑之際,中國早就恢復了生產和一切社會活動,成為全球一枝獨秀的大經濟體。
第三、美國大選,雞飛狗走,而中國風平浪靜。2022年,習近平國家主席的第二任期屆滿,本屆沒有按以前的慣例,透露他的接班人問題,這表示他會繼續擔任第三期的領導人。 中國有習近平的領導核心,沒有選舉換屆的問題,能一門心思地發展建設,維護自身利益。
第四、向外界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取得了滿意的成就。
第五、本次不僅是個五年規劃,目標還對準2035年,甚至2049年,中共建政百年,這算是大手筆了。
習近平出席2020.10.26-29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圖/擷自CCTV
法廣:中共五中全會發布的公報,不僅推出下一個五年計劃,更推出一項更為久遠的2035遠景規劃。透過這兩項短期和長期的規劃,您如何推斷中國領導層的思路與策略?
廖天琪:前兩個月,德國圖書界赫然發現德國最大的書商連鎖店塔利亞Thalia,竟然在柏林市中心的展場中,放置了一個書架,上面陳列著習近平的「大作」《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德文版(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批評之聲不斷,原來是中國自己出錢買下了攤位,來秀秀習大大的領袖天才。《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請我發表意見,我說:「Thalia聽過劉曉波的名字嗎?他的作品才值得被放在展會上最尊貴的位置上。習近平的書和希特勒的《我的奮鬥》都可以堆到地下室去。」
我們看習近平的野心不下於毛澤東,他搞偶像崇拜、大名要寫入黨章,還要把個人「玉照」掛到喇嘛廟裡,甚至推向自由世界,簡直荒謬絕倫。全會公報裡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顯然,大會要表現中共上層的團結牢不可破,並且繼續強化共產黨的壟斷性統治。
除了推出「偉大領袖」之外,五中全會還定下了長期的遠程目標,要在2035年達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也就是原來的「小康社會」)。
有幾個重點:一,是大力發展經濟建設,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二,建成法制國家、法制政府和法制社會。
三,推動綠色發展,改善生態環境。
四,發展文化事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應對老齡化。
五,對外開放,貿易投資自由化。
六,加強國防軍隊現代化,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七,保持港澳繁榮穩定,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
在會議發布的公報中,特別提出要「科技自立」和市場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是以拉動內需為主,以國際的商貿為輔。這背後意味著如果美國要跟中國在經貿、科技上「脫鉤」,進行抵制,中國自有長期的打算,現在就做好準備,長期「 抗戰」。
應該說,這種思路是理性的,有未雨綢繆的考慮。當然一切調子都定得很高,屆時如能實現一半,就已經不錯了。
法廣:本屆五中全會還將國防安全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強調「練兵備戰」,大幅提升中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水平」,實現重大變革等。您如何解讀北京大力提倡國防建設的主張?
廖天琪:我想引述全會公報裡的話:「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統一。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
這裡我們注意到一個新的名詞捍衛「國家發展利益」,這是什麼意思?我們知道中國在海外通過「一帶一路」,做了巨額的投資,在很多國家進行基本建設。這些可不是什麼無私的「革命友誼」,這是中國在海外的國家利益,如果一旦受到侵犯損害,那就要用武力來維護。拿利比亞為例,中國在那裡有巨大的投資和合作開發項目,但是內戰一爆發,中國的利益損失慘重。捍衛「國家發展利益」就是說,今後中國可以走出國門,出兵海外,維護自己的利益,就如同十九世紀中英鴉片戰爭,林則徐燒了進口的鴉片,英國軍艦過來炮轟中國,也是維護本身利益。這會不會是為二十一世紀中國新殖民主義先埋下伏筆?我們靜待未來的發展吧。
作者認為中共多次出動軍機軍艦繞台示威,是做給美國看的。在未來的5年之內,除非有突發情況,否則,習近平不會以武力犯台。示意圖/Pixabay,國防部臉書,民報合成
法廣:近來台海局勢劍拔弩張,北京似乎在不斷發出戰爭信號;但是本次五中全會公報卻似乎並未強調兩岸議題。您認為,北京將如何處理兩岸關係?
廖天琪:老實說,川普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從11月5日開票計票的情勢看來,川普會下台,拜登將是新任總統,但是美國對華的強勢態度依然不會變,只是拜登言語和作派上會比較理性溫和,而西方國家必然還是會跟美國站在同一立場的,所以面對歐美和日、印、澳等的結盟,北京已經窮於應付了,中國不會此時拉開一個口子,來對台灣發動戰爭。因此,在公報裡,一個字都沒提台灣。我再重複前面已經引述的公報裡的話:「要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樣看來,在未來的5年之內,除非有突發情況,否則,習近平不會去武力犯台的。這幾個月來台海的緊張對峙,是因著美國的參與,派出三個航母和軍機到南海舉行軍演,叫板中國,中方立即「迎戰」,也出動軍機軍艦繞台示威,其實這是做給美國看的。這也讓台灣下決心購買更多美國的武器,這不是要拖垮台灣的經濟麼?我認為台灣和北京應當進行理性的對話,以和平的方式來處理兩岸關係,北京必須放棄老式的思維,別想併吞民主台灣,彼此和平共處,中國逐漸民主化,那麼雙方才能漸行漸近。台灣不可陷入跟中國軍備競賽的漩渦裡,這樣只能拖垮經濟,得不償失,也達不到自保的目的。好好繼續健全本身的民主制度和建設富裕民生的社會,才是明智的做法。
※本文轉載自: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