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味】黃光慧的燒臘漂流記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味】黃光慧的燒臘漂流記

 2018-02-03 11:00
黃光慧(圖中載眼鏡者)全家福。其右後為先生李金蒼,右側則為黃母嚴志英女士。圖/陳健雄攝
黃光慧(圖中載眼鏡者)全家福。其右後為先生李金蒼,右側則為黃母嚴志英女士。圖/陳健雄攝

我不是美食家,舌頭味覺也不特別靈敏,但吃過台北天母「廣東鴻福燒臘店」後,酥脆的燒肉跟入口Q彈鹹香的燻蹄,讓我念念不忘。同時也念念不忘的,是店主黃光慧的人生際遇。

為了要進行台史博東南亞移民移工特展的內容研究,我造訪了台北市士林區德行東路上的這家燒臘店。店主是黃光慧夫婦,主要的掌廚者是先生李金蒼。黃光慧的母親跟幾位妹妹也在店內幫忙。賣廣式燒臘的黃家人,會講廣東話不稀奇,但她們也會講越南話,甚至還會說些客家話。從語言的多元性,已經約略讀出背後跟食物一樣迷人的滋味。

從海寧開始

黃家人其實是來自越南的華人,來台灣已經將近40年。為何來台灣?這個故事得先從黃家人怎麼到越南講起。

根據黃光慧保存父親黃色榮親手編寫的族譜,黃家自黃光慧的曾祖父黃景韜在1911年前後,由廣東防城遷居至越南東北的海寧省一帶,1925年黃色榮即在此出生。海寧地區(今稱廣寧)數百年來是許多華人遷居越南之處,客家人尤多,被稱為「海寧儂」。因此黃家可說是客家人,但在海寧的客家人,不少人也會講廣東話,像黃色榮就廣東話、客語都通。


黃家人在越南時的合照。黃光慧為左邊第一位。圖/黃光慧提供

1954年越南南北分治後,黃色榮與妻子嚴志英(也來自防城)遷居到越南中部的潼毛。兩人之後於1959年生下長女黃光慧。

黃家人會移居潼毛,應該是響應海寧儂族自治區司令黃亞生將軍來此墾荒重建。黃亞生擔任司令時,曾在海寧開設小學校,教授法文、中文,還設有師範學校,黃色榮即畢業於師範學校。黃光慧說父親曾幫黃亞生將軍編客語字典,這應該就是黃亞生在當時設立的「儂文編輯室」,以與越文通用的拉丁字母,來標記海寧儂語,也就是客家語。黃光慧說父親應還保有一本,可惜不知收存到哪去了。

頭頓、澎湖、然後台灣

之後黃家人再搬到更南端的頭頓,這段期間是黃家人生活最困頓的時期。

黃光慧保留有一本父親的手寫詩文集,大約是1974到1978年間所寫,多描述黃家在頭頓生活困難淒涼之景象,像是其中一首〈頭頓究家〉寫道:「世事諸多變,苦況日淒涼,昨宵燒火處,今朝似水塘。魚兒游灶下,蟹母娩廚房,浪屏風復起,情景兩茫茫。」苦悶、無奈的心情表露無遺。


黃光慧在澎湖西嶼難民營時所配戴的越南僑民身分證。圖/黃光慧提供

1975年越戰結束,北越的共產政權統一了越南,大批的華人與南越人因恐懼共產政權的清算迫害而逃離越南。有的人由海路,有的由陸路逃亡。1978年的7月31日,黃光慧18歲時,黃家一家九口搭一艘台灣籍漁船,船上擠滿了400多個越南人,從頭頓的港口出海。離開越南後,經新加坡、丁加島,再經高雄西子灣,在海上漂流了16天,最後在澎湖馬公港上岸,安置在西嶼的難民招待中心。西嶼的難民營是1977年6月時設置,隔年12月澎湖白沙鄉講美村的難民營也開始營運。

黃光慧一家人在西嶼的難民營住了近8個月的時間,與另外3家共37人因被視作具華僑身份,經僑委會安排下,於1979年3月27日搭機來台,是第一批來台定居的越南華僑難民。1979至1982年間,黃光慧同船的400多位難民除了落腳台灣外,其他人也陸續轉往美國、歐洲等地接受庇護。據黃光慧說,父親堅持留在台灣,且還保留著3月28日那天《民眾日報》關於他們獲准來在台定居的報導。他在剪報旁寫下「幸運之人」字條,表達他的感念。


黃光慧保存著父親當年的剪報,上面有著父親手寫的「幸運之人」4字。圖/黃光慧提供

幸運之人

黃光慧1979年來台,旋於1984年結婚。她結婚前的工作也值得一說,她因為會說廣東話跟越南話,擔任過在越南出生的著名指揮家郭美貞(台北愛樂創辦人)的私人特別助理,之後還到永昇電影公司擔任助理工作。1984年,在郭美貞經常光顧的台北忠孝東路某燒臘店老闆介紹下,黃光慧與店內師傅、宜蘭人李金蒼先生結婚。婚後,夫妻一起經營現在這家廣東燒臘店,到現在也已經營超過30年了。

說起來,黃家人開起燒臘店也是一種奇妙牽連與巧合。黃光慧父親是客家人,母親則講廣東話,黃家小孩平常在家是講廣東話,但其實黃光慧在越南時沒吃過什麼燒臘,反而是在台灣,做為半個廣東人的她,才遇見在台灣被認為是廣東料理的燒臘。進而認識會做廣東燒臘的宜蘭老公、結婚、開起了燒臘店。


因燒臘而結緣的李金蒼、黃光慧,在婚後於台北開了自己的燒臘店。圖/陳健雄攝

這一百年來,黃家人從廣東到越南,隨著越南時局變化,黃家人一路由北越、中越、到南越,再橫渡南洋,漂流來到澎湖上岸,最後落腳台北。黃光慧覺得自己幸運地離開當時戰亂頻仍的越南,對台灣的收留心存感謝。但我們也應該感謝黃家人,感謝他們用生命的不凡經歷,豐富了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也讓近當代的台灣歷史有更多的面向、更豐富的生活滋味。

※本文摘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觀‧臺灣》第34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