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那一年的這一天】1995年3月26日申根公約生效 歐洲五國率先取消邊境檢查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那一年的這一天】1995年3月26日申根公約生效 歐洲五國率先取消邊境檢查

2017-03-26 08:00
進入申根公約國家,只要踏入申根區,就可在邊界附近看見這類指示牌,告知民眾所在的邊界。圖/Public Domain
進入申根公約國家,只要踏入申根區,就可在邊界附近看見這類指示牌,告知民眾所在的邊界。圖/Public Domain

歐洲從1950年左右,開始有了期盼各國透過多邊合作,確保歐洲的長治久安的構想,因而促成了歐洲經濟共同體,甚至之後的歐盟的出現。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政策,除了天天使用的歐元之外,就屬取消了邊境隔閡的「申根區」,德、法、荷、比、盧等五國,在1985年6月14日在盧森堡一個小城市申根簽署了《申根公約》,一直到了1995年3月26日,公約才正式生效。首先簽約的5個國家,從這一天起取消邊境檢查,也象徵歐盟跨出更新的一步。

有出國經驗民眾便知道,一般若出國目的地國家如果沒有給予台灣免簽證或落地簽證資格,要入境別的國家就得申請簽證,並接受海關護照和簽證檢察。但依《申根公約》規定,只要加入《申根協定》國家,彼此之間便解除邊界管制,簽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移動;而其他國家旅客到這些國家旅遊時,只要拿其中一國的申根簽證,就可以暢遊其他申根區國家。

公約生效後 歐盟跨入無邊境國家

以歐洲國家眾多情況下,若民眾想要到歐洲大陸某兩個或三個甚至多個國家,過去得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簽好簽證。但《申根協定》同意,只要是從申根國家任何一個國家作為進入點,再轉到其他國家,這些國家都可以接受並認同這些旅客的簽證。

往好處來說,《申根公約》受歐盟國家歡迎的原因是可以免通關、免護照的自由旅行,可望帶動歐洲區域,尤其是申根區的經濟成長並活絡文化,甚至加入的東歐國家,也會特別感受到自己成為歐盟的一等公民。

但壞處來說,申根區國家等於是放棄的自己的邊境檢查權。如此一來,各國邊界大開之後,也可能衍生非法移民、走私毒品、恐怖攻擊等問題。

儘管有治安疑慮 高峰曾有26國加入

1995年3月26日《申根公約》正式生效。首先簽約的5個國家,取消邊境檢查後,申根區的拓展越來越快,1990年代初期,因為歐盟成立,又有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奧地利加入;北歐5國也在1996年12月19日加入申根,分別為丹麥、冰島、瑞典、挪威、芬蘭。再來就是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的10個國家,同時加入《申根協定》,分別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馬爾他、賽普勒斯。而瑞士則在2008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申根區,最高峰歐洲共有26個國家加入申根區,其中有22個屬於歐盟成員。四個非歐盟成員國。

但在申根區自由活動的便利,在近年難民問題(包括恐怖分子假裝難民入境)引爆之後,卻受到強烈考驗。由於移民危機遲遲未見緩和,去年比利時、奧地利、丹麥、法國、德國、瑞典及挪威等7國宣布暫停《申根公約》。歐洲國家雖然致力把「他者」化為「我者」,但在歐洲以外之地,仍然視歐洲為「他者」;這也說明,在世界大同實現之前,還有無數的內憂外患等著人類去克服。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