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系列遊記,以「巡田水」的心情遊宜蘭。
農夫阿伯晨昏身穿蓑衣,頭戴斗笠,肩掛鋤頭,在田畦間走來走去,有時挖開泥堆,讓田裡水流出;有時堆積泥土,堵死流水,讓田園充滿灌水。這種呵護田園的用心,期望作物旺盛的努力,日復一日,並視為慣常,這就是「巡田水」的精神。(系列108)
上游地段風景區: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位於冬山河流域中段,由太河、冬山河、安平坑溪匯流而成,面積約十八公頃(含兩公頃水域),交錯成生態豐富的空間;縣府規劃八大區域,分別是入口服務區、大地遊戲區、自然解說中心、山林體驗區、緩衝綠地、昆蟲觀察區、濕地體驗區、有機環保生活區。
各區有各自的主題故事,例如濕地體驗區有沙洲、浮島漂浮教室、臨水碼頭、竹架拱橋與葛瑪蘭家屋等,希望藉由森林公園的完成,串連仁山植物園、丸山史前文化園區、親水公園、傳藝中心、梅花湖等,成為宜蘭樂活樂學旅遊示範區。
左擁人工開挖的寬廣冬山河中游流域、右抱自然的冬山河舊河道,前依宜蘭線鐵路,入口處是台九線公路95K。 公園主要空間分佈在新河道兩側,面積有16公頃。 雖然號稱森林公園,可惜樹木稀疏,而河流與草坡連綿不斷多過樹木。適合好天氣來這裡野餐、踏青、釣魚、放風箏、發呆。 這裡也有遊艇碼頭載客航行至利澤簡橋的親水公園(每人100元),但須事先預約才會有船過來。 (註:旅遊當天,森林公園正在施工,加上前幾天下雨,公園內滿地泥濘。)
冬山站為了配合森林公園開發,將鐵道連同站場高架化。
一輛正經過冬山河鐵橋的太魯閣號列車。
冬山河及支流泰河匯流口,兩股清水融合得了無痕跡,碧水柔波、充滿野趣,在此可觀察沼澤區
之自然生態變化,沿河兩岸皆有小型親水平台,提供遊客賞景、釣魚等休閒活動。
兼顧遊客知性教育與遊憩休閒雙重功能
園區旨在兼顧遊客知性教育與遊憩休閒雙重功能,藉由林木的栽植達到涵養環境土地的目的,森林區配置森林公園、健康運動場、農藝體驗區、兒童遊樂區、 多目的步道等。冬山河西岸,縣府規劃了一段河濱公園,是一垂釣休閒的好地方;東岸則則保有原生植被,是絕佳的候鳥棲息地;岸上則是冬山河自行車道,遊客們可自在的騎著自行車遨遊,還有遊憩設施,供遊客休憩用。
河濱垂釣,白鷺飛繞,在台九省道 車水馬龍的喧囂中,森林公園綠意盎然,一竿在手,釣人間閒情,世間美景。融合鐵道、河道別俱一番風味。
冬山河森林公園一景。
綠草如茵的公園。
兒童遊樂區。

這段冬山河舊河道,前方藍色鐵橋後方緊臨著一座鐵路舊橋,因配合冬山車站站場提高而停用,
現在改為人行步道橋,而前方新設之鐵路橋,造型象徵龜山島,是森林公園內之重要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