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樂壇歷史廻廊】融和東西文化 取材台灣鄉土譜曲──張貽泉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樂壇歷史廻廊】融和東西文化 取材台灣鄉土譜曲──張貽泉

張貽泉 / 曾道雄聯手首演黎剎作品《我的訣別》

2016-12-13 13:27
融和東西文化獨特風格取材台灣鄉土文化譜曲──張貽泉。圖/本文作者陳義雄提供
融和東西文化獨特風格取材台灣鄉土文化譜曲──張貽泉。圖/本文作者陳義雄提供

台灣人「搶頭香」的民俗信仰,根深蒂固深植人心,人人爭搶「第一」「首先」「最早」而樂此不疲。從終戰後早期的《功學月刊》到我接手主編的《愛樂月刊》,老友林衡哲(那時名字叫「林哲雄」)一直都是我最佩服的健筆之一。他似乎深沐本土文化習俗,也沒能免於搶頭香這個風俗習慣;近年來他一直以台灣第一位推介馬勒者自居;出版鉅著《菲律賓國父──黎剎傳》時,也宣稱他是第一位把黎剎介紹到台灣來的人。

可能是從早年出國進修,到卓越成就返國,有相當長的時間,難免對台灣的進展、實況不甚瞭解。以我保存的史料顯示,這些「頭香」早就被人搶走了。就以他新近出版的《黎剎傳》而言,42年前(1971年10月)就有黎剎的生平介紹文與詩譜成的歌曲演出了。

為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六十年,當時海內海外都熱烈地展開了盛大的慶祝活動。菲律賓是華僑大本營,僑胞慶祝建國六十年的活動,就由菲律賓華僑總會承辦。在華僑總會與中華民國音樂學會聯合主辦,台灣省交響樂團(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邀請下,著名的菲律賓華僑作曲家兼指揮家張貽泉,返國指揮「省交」演奏,發表演出主要取材台灣民間音樂的作品(後來臨時加入也是菲律賓華僑音樂家黃禎荗以「蘇武牧羊」的歌曲為主題所作的鋼琴協奏曲)。

這場音樂會代表華僑祝賀獻禮,意義重大,備受矚目。10月16日睌假台北市中山堂舉行。

台灣首席男中音曾道雄擔綱演唱全部歌曲。全部音樂會曲目:
1.「太魯閣」(三幕芭蕾舞劇音樂選曲—1958)
2.「寶島風光」(「熱望」、「陽明山之蘭」、「歡樂」、「雙十節」等四樂章交響樂素描—1955)
3.「第二交響曲」(1968,共3樂章)
4.「情歌」(Pagdaramdam—1960,菲律賓 Kundiman 民謠風抒情歌曲)
「換取」(歌詞摘自菲律賓華僑名詩人亞薇的詩集。作曲者以其「能言」的音符,為善感的詩人譜出多情的心曲)
「我的訣別」(1969,依據菲律賓最偉大的民族英雄、國父黎剎博士 Dr.Jose Rizal 就義前的遺作,氣慨磅礴,可歌可泣的詩「我的訣別」譜曲)


曾道雄。圖/本文作者陳義雄提供

這是一場受到海內外國人矚目、期待,未演先轟動的音樂會,盛況空前,全場爆滿。本土著名的音樂家如:呂泉生、郭芝苑、許常惠、史惟亮、馬熙程⋯⋯幾乎全員到齊,擠在演奏台下,全神灌注聆賞。

在那尚處於音樂沙漠時代的台灣,從未有聆賞如此大規模國人譜寫的美好管絃樂曲之機會,許多人感動得熱淚盈眶。與張貽泉素昧平生的樂壇前輩呂泉生,對張貽泉的管絃樂法(Orchestration)之精湛,特別推崇、讚美;在音樂會後用台語評論說:「從台灣頭找到台灣尾,也找不到一個能和他相比!」。

曾道雄精微詮釋了截然不同意涵的三首歌曲,歌聲抒解了聆賞者心胸的塊壘;特別是黎剎的「訣別」曲,唱出了黎剎悲天憫人,大義凜然的胸懷,令人動容!

霍謝•黎剎 Jose Rizal 
(1861.6.19 - 1896.12.30)
菲律賓愛國志士、醫生、作家。

就學於馬尼拉的雅典書院和聖托瑪斯大學。1882年赴西班牙在馬德里大學攻讀醫學和文學。成績特殊優異而成為留西學生團體領袖,企圖改革西班牙在菲律賓的統治。他認為改革的主要敵人不是西班牙本身,而是使菲律賓的政治、經濟陷入癱瘓困境的天主教教士。

他到巴黎和海德堡繼續深造醫學。1886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不許犯我》,憤怒揭發教士們的罪惡統治。第二部長篇小說《起義者》於1891年出版後聲譽大振。他成為「宣傳運動」的領袖,在巴塞隆拿《團結》雙週刊上發表許多文章,提出自己的政治綱領:要求吸收菲律賓為西班牙的一個省;菲律賓要派代表參加西班牙議會;要以菲律賓人教士取代西班牙人教士;要求給予菲律賓人集會自由和言論自由;菲律賓人要和西班牙人在法律上平等。

1892年返菲律賓,在馬尼拉創立「菲律賓同盟」。後被西班牙當局流放到民答那峨西北部的逹皮丹,居住4年,在那裡從事科學研究,並創辦學校和醫院。

1896年民族主義秘密團體「卡的普南」起義。他與這個團體無關,也未參加此次起義,但西班牙軍事當局竟然將他逮捕,硬扣上煽動叛亂的罪名,判處死刑,在馬尼拉當眾槍決。

他的犧牲使菲律賓人民覺悟到:只有脫離西班牙獨立,國家才有出路。行刑前夕,他在聖地牙哥堡的囚室裡寫下19世紀西班牙文詩歌中的一篇永恆傳世的傑作:
「最後書懐」—《我的訣別》
註:黎剎生平簡介文摘引自大不列顛百科全書《9》


Rizal。圖/本文作者陳義雄提供

融和東西文化獨特風格 取材台灣鄉土文化譜曲──張貽泉

民國六十年十月十六日晚假台北市中山堂指揮台灣省交響樂團(簡稱「省交」,即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演奏以台灣鄉土文化為內涵譜寫的管絃樂曲,代表海外華僑祝賀建國六十週年紀念的獻禮。音樂會極為轟動,為當年國家、樂壇的年度盛事。

張貽泉(另名張曼,英文名字 Erich L. Tiuman)祖籍福建省惠安縣,1935年11月20日誔生於馬尼拉。自幼喜愛音樂,曾經瞞著父母偷偷地學音樂。後來父母親確認了他的音樂才華,也就不再阻止他學習。14歲那年正式在市區青年會隨李朝熹教授學習西洋音樂,第二年學習小提琴與鋼琴;而教他作曲與指揮的第一位老師是黎良(Felipe Padilla de Leon)教授。17歲時便在羅茂(Hilarion F. Rubio)教授指導下擔任秉公社西樂隊副指揮與獨奏者。

1955年張貽泉進入菲律賓大學音樂學院接受正式音樂教育,指導老師是小桑德士(Rosendo E. Santos Jr.)教授。後來轉學到中央大學音樂學院,主修作曲與指揮,獲得碩士學位。他的指導老師貝納敏杜拉(Alfredo Santos Buenaventura)對他的才華非常讚賞。畢業後,張貽泉致力於指揮與作曲,成就非凡而應聘為「馬尼拉音樂會管絃樂團」(Manila Concert Orchestra)副指揮。

1967年8月初,菲華藝宣隊在「美菲保險大廈會堂」公演話劇「危樓」,張貽泉應邀擔任全劇音樂的作曲與配音工作,他指揮「馬尼拉音樂會管絃樂團」演奏。他所譜寫的音樂配合劇情,絲絲入扣非常成功,獲得評論家一致的讚美,譽為創僑社與國內話劇演出之新猷。1968年6月,僑社話劇團聯合大公演「淡水河畔」與「人之初」,負責音樂效果的重任,眾望所歸,又落在張貽泉肩上。

1969年,張貽泉的作曲與指揮生涯,更創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得到菲華文藝廳與中央大學音樂學院的邀請,在「美菲保險大廈會堂」(Phil-Am Life Auditorium)舉行張貽泉的主要作品發表會。參加演出的人員都是菲律賓第一流音樂家。菲律賓國立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帕哈洛(Eliseo M. Pajaro)是世界知名的音樂家(歷來作品在美國被演出最多的東方音樂家之一,曾應邀來台指揮「省交」)一向就很賞識張貽泉的音樂才華,為此特別派遣該校的「菲律賓國立大學交響樂團」(U.P.Symphony Orchestra)歸張貽泉指揮,演奏其管絃樂作品與歌曲。

音樂評論家蘇爾玆博士(Dr. Robert Schultz)說:「這位音樂家顯示了作曲與指揮高度成就。」中央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莫里納博士(Dr. Antonio J. Molina)滿足地宣稱:「張君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作曲家兼指揮家。同時也是菲律賓音樂教育系統的一項真正成果。」使僑界深深引以為榮。

張貽泉與台灣結緣甚早,曾多次率領「菲華藝宣隊」來台巡迴演出勞軍。1964年在台中市的一場演出,邂逅了金馬獎電影「丘罔舍」女主角呂愛,一見鍾情而邀請呂愛赴菲觀光,並且結成連理。呂愛簽證期滿後返台,張貽泉隨之來台辦理結婚相關手續。豈知此時禍從天降,其弟突遭謀財害命,致使張家事業陷入困境,張貽泉無辜不幸成為票據犯。由於馬熙程、許常惠、史惟亮⋯⋯等多位音樂界人士的呼籲,政府並未應菲律賓政府要求遣送張貽泉返菲。但張貽泉伉儷已有家歸不得,滯留台灣辛酸過日,直到菲律賓家難解決。


張貽泉、呂愛伉儷。圖/本文作者陳義雄提供

張貽泉的不幸,卻是使當時尚處於「音樂沙漠」境地的台灣樂壇幸運受益;當時聲望最高的民間樂團「中國青年管弦樂團」(馬熙程創辦)與「小路合唱團」(許常惠、史惟亮創辦)都禮聘他擔任指揮與作曲、編曲重任。他也開課傳授作曲與指揮。他指導的學生都深蒙教益,有很高的成就,例如:後來得過荷蘭國際作曲競賽金牌的作曲家溫隆信;音樂造詣深厚,當今媒體與企業大亨邱復生⋯⋯等。

長期滯留台灣也使他有機會深深體會台灣的鄉土文化,吸收原住民與民間音樂素材,譜成樂曲。這些樂曲後來都在慶祝建國六十週年紀念音樂會中演奏。而在留臺灣期間醖釀,1968年完成的第二交響曲,也在翌年榮獲「中山文藝創作獎」與菲華中正學術文化基金會文藝創作西樂作曲獎。

1980年代一趟絲路之旅,引發他研究現今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各種少數民族音樂及寶貴的「敦煌古譜」所牽引出的西域音樂文化。這些研究的第一件成果是1988年譜寫贈送筆者的二首絃樂四重奏曲:以南宋音樂家及詩人宋夔(號「白石道人」)的「隔溪梅令」和范成大的「玉梅令」為主題譜成的變奏曲。此二曲在筆者主持的「樂府音樂社」安排下,於同年7月,由法國「斯塔尼斯拉絃樂四重奏團」(Quatur Stanislas)[註] 巡廻各地文化中心演奏。

張貽泉又在1994年採用珍貴的「敦煌琵琶曲譜」第十三曲《又慢曲子西江月》填補空白300年的中國音樂,應用巧妙的和聲、對位、配器法,在相當嚴格的五個不同的時代(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現代)的樂曲形式、風格下,「尋找中國音樂的泉源來表現出新生命」。

同年張貽泉也完成以春秋時代越國美女西施溪畔浣洗紗錦的典故,譜寫「西施浣紗」曲。採用絲綢之路為起點的西安古都優美藝術魅力的古調「浣紗」為核心,應用藍狄尼終止(F. Landini Cadence)作為結構寫成的11首同調而曲趣不同的小樂章,留給後人憑弔、回味。

「西江月」和「西施浣紗」有鋼琴獨奏和管絃樂演奏二種版本;鋼琴版本在筆者安排下,於1994年3月至1995年9月底期間,由鋼琴家林秋芳首演,巡迴台灣各地文化中心演奏10場。管絃樂版本則於2005年12月17日在中國成都,由中國一級指揮唐青石(曾應邀來台指揮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演出)指揮四川交響樂團演出。這場音樂會全場曲目都是張貽泉的作品,包括建國六十週年紀念音樂會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時演出的樂曲:「太魯閣」「寶島風光」「第二交響曲」⋯⋯等。

張貽泉不只音樂才華洋溢,也具有企業經營長才,其企業巔峯期,在菲律賓就擁有二家成衣大廠。夜晚打烊之後,他擺脫了一切世俗和商場上所給予的壓力,在幽靜美好良宵,忘我地沉浸於音樂天地,這時刻是他最幸福、最滿足的時光,美麗的樂章,也在此刻流自他的筆下。退休後與早年在台灣嘗盡辛酸得來的佳偶呂愛女士定居於號稱「天下第一名廈」的紐約中央公園旁之「川普大廈」。昔日的苦難已譜成感人的「愛之戀歌」,也成了美妙的回憶,化為樂章。

註:由法國古城南錫(Nancy)市交響樂團絃樂組各部門領導者組成。第二小提琴演奏者李季為筆者門生。


專欄、專文等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