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生vs.熟、番vs.人、客vs.閩?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生vs.熟、番vs.人、客vs.閩?

一份日本時代戶口名簿能告訴我的

2018-06-25 09:29
外婆跟兄長──生vs.熟、番vs.人、客vs.閩?(圖/施正鋒提供)
外婆跟兄長──生vs.熟、番vs.人、客vs.閩?(圖/施正鋒提供)

「阿緱廳永靖里射麻裡庄XX番戶」,這是一份日本時代的戶口名簿的「現住所」(地址)。上面還記載著戶主、及家庭成員,除了出生年月日,還有種族(福、廣、熟)、阿片(鴉片)吸食、纏足、別種(台灣人是二等公民)、及種痘(天花)等資料。每個人的基本資料上面有「事由」欄位,說明戶口異動的理由。限於個人資訊保護,只能看到直系血親部分。

外婆的祖母姓潘,她是長女,生於天保年間(1834-1911,道光14年/宣統3年);日本人,做的紀錄採用日本天皇的年號,而不是1895年(《馬關條約》割台)之前的清朝年號。種族註記是「熟」,也就是「熟番」,如假包換。上面短短寫著,她是在慶應年間(1866,光緒12年),由瑯嶠宣化里山腳莊番地(恆春),嫁給永靖里射麻裡庄番地(滿州)的客家人,40歲才生下外婆的父親。

當年,屏東平原的馬卡道族(鳳山八社)在漢人開墾的壓力下往東遷徙,終於在大武山腳下安身立命,散佈目前沿山的縣道185,包括萬巒鄉的赤山、萬金庄。族人最南到達恆春半島,集中在恆春山腳里、及滿州永靖村。兩個唯二的馬卡道平埔社比鄰而居,中心點相距7.7公里,開車走縣道200只要10分鐘,以前可能要走上半天;不過,那是行政區域的劃分,實際上可能就是厝邊隔壁。

滿州永靖的射麻裡(Tjuavalji)是清朝時代斯卡羅四大社之一,當下,族人集中在里德村。斯卡羅人(瑯嶠下十八社)是排灣族化的卑南族,政治組織號稱王國,其實是跨越族群的結盟,加盟者包括卑南、排灣、阿美、馬卡道、及客家。這樣的政治結盟,領導者的能耐就是整合,宛如美國當年俄亥俄印地安酋長Tecumseh所率領的邦聯。「海角七號」茂伯的老家就在這裡。

往上一代來看,外婆的曾祖母漢姓「潘」、名「阿眉婆」,應該是來自靠海恆春阿美族人的港口社,那時候的身分還是「生番」。恆春阿美有坎坷的遷徙史,據說原先是由台東搬過來的,被當作皮球踢來踢去,最後才獲得斯卡羅族的同意當佃農。後來,或許跟日本人的開發政策有關,故鄉的族人,告知有地可以開墾,陸陸續續搬回台東、甚至於北上到花蓮新城的起源地。

外婆的父親是客家人,至少戶口名簿上是這樣寫著。到底永靖村的客家人來自何處?一說由六堆內埔經過招募而來,另一種說法是清朝在早期(1684-1875)禁止客家人渡台,只好繞道太平洋岸,沿著港口溪往上發展。單身前來的客家人先打零工、後做生意、甚至於擔任通事,通婚(或入贅)是自然的。如今,當地的客家人知道自己有「客底」,也就是福佬客,來自嘉應梅縣(四縣客)。

日本總督府由於已經無法禁絕土地的私下買賣,為了方便管理,在1904年將恆春(含現在的滿州)七社由「蕃地」改為「平地」,境內所有的「蕃人」(生番、化番),不管哪一族,一夕之間都強行變成「熟番」。日後,一些恆春阿美往北移到台東跟花蓮,跟著走的身分是熟,以致於後來沒有資格取得原住民族身分;至於先來的族人則是「生番」,因而保有原民身分,無關自己有沒有意願登記。

在清朝,恆春半島的馬卡道族人,與當地的斯卡羅族、恆春阿美、及客家人關係密切,族群界線模糊。終究,斯卡羅族、恆春阿美被日本人改列為熟番,跟馬卡道族人一樣。統治者所做的分類,由清朝的社、到日本人的地,基本上是為了統治(行政)方便,個人沒有選擇的餘地。進入民國,絕大多數的熟番既不住在山頂(山上),主觀及客觀上就不是山地人,終於被剝奪山地同胞的身分。

我在一篇碩士論文看到另一份恆春永靖里社麻裡庄的戶籍謄本,發現日本統治者是以父系來看婚姻。除非是熟番嫁娶熟番,否則,只要漢番通婚,譬如明明是母系社會的熟番招贅客家人,小孩子的種族註記都自動變成「廣」,不管當事人的主觀認同。由此可見,政府的行政措施決定人口統計的稀釋,支配性不下於文化宰制,相當無理而霸道。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