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併購夏普之路一波三折,夏普似乎面臨新困境!對於夏普26日下午發佈重訊表示,夏普潛在風險與經營狀況在最終簽約之前多已經過告知與協商後,鴻海也忍不住在晚間發出聲明表示,在夏普臨時董事會前夕才收到的這份關鍵文件,其中絕大部分內容在過去協商時,從未被提出或告知,雙方認知差異對進一步協商增添變數,更糟的是,今日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也宣布結案,這也等於夏普能夠紓困對象只剩下鴻海。
對於夏普臨時提出這份關鍵文件,遭披露潛藏3500億日圓或有負債,成為讓鴻海臨陣縮手,拒絕簽約的重要原因。外界對夏普此舉多感有逼婚之嫌,但也有聲音認為鴻海談判似乎未做足準備,為何進行實地查核時未清楚調查財務風險狀況,而《華爾街日報》則是披露當鴻海接獲這份關鍵文件時,「所有人都感到憤怒。」
儘管夏普26日下午對外公布訊息強調的雖有或有負債,但已經適當地根據會計準則,在有價證券報告和每季報告中揭露。夏普認為,並沒有其他的揭露事項需要進一步公開。
但鴻海晚間則立刻發佈聲明打臉夏普,聲明內容指出「本公司重申,我們在2/24(即夏普2/25董事會之前)才收到夏普遞交一份新的關鍵文件,其中絕大部份內容在雙方過去協商時從未被提出或告知」,並指「雙方團隊(包括我們的財務顧問JP Morgan、法律顧問Baker & McKenzie)目前正在就相關事宜進行協商,希望釐清現況並達成完善的解決方案,我們仍然期待本次交易盡快達成圓滿結果。」
只是一來一往之間,現在夏普似乎也沒有退路了,主控權又回到鴻海身上,《中央社》來自東京消息指出,原本提案願意支援夏普的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今天也宣布結案,這也等於夏普現在只能向鴻海尋求紓困。
對於INCJ事前是否掌握到夏普的或有負債,產業革新機構會長志賀俊之則表示,在做實地(Due Diligence)調查時,有調查一般性的「或有負債」,他不清楚夏普給鴻海的清單內容,所以不知是否有產業革新機構掌握到、但鴻海沒掌握到的內容。
不過志賀說,產業革新機構有注意到「或有負債」的內容,但很可能這與現在被提到的3500億日圓內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