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執行律師業務迄今已近二十四年,雖然撰寫過近百篇的法學論文、律師雜誌社論及報紙投書,也出版過勞工法教科書及論文集(均為合著)及時評集(《非亞細亞孤兒》,二○○八年,玉山社出版),自己多年來一直想寫本有關國民法律的書籍,也藉此告訴法律系學子及新進律師有關律師執行業務的真實狀態。如果可能,或許可供律師同道砌磋執業經驗。
為何會有這個念頭?坊間有關消費者保護與勞工權利保護等書籍雖然業已出版,但是缺乏如何尋找律師及介紹律師界生態的書籍,在國民法律書籍似有欠缺。台灣律師領證人數至二○一三年五月十五日止為一萬二千九百八十九人,占國民人口比率為之○‧○六%,司法機關、縣市政府、法律扶助基金會、公民團體,甚至各政黨民意代表也提供法律協助,可是在如此豐富的法律資源的環境中,卻沒有資訊告知一般國民如何「善用」這些資源。這裏的「善用」,包括對律師事務所與律師業務的瞭解,符合法治國家原理的合理期待。一九八七年解嚴前後,台灣律師已大量投入社會改革與政治改革運動,舉凡消費者權益、勞工權益、婦女權益與政治運動,都可發現法律人的身影,以律師為主的法律人除推動社會與政治改革外,本身也是執行法律業務者,當然也希望自己從事的非訟與訴訟業務能夠在理想的狀態中運作。那麼,它是什麼呢?
簡言之,律師除爭取當事人權利的天職外,也具有實現社會正義及促進民主法治的使命;律師本於自律自治之精神,誠實執行職務,維護社會秩序及改善法律制度(《律師法》第一條)。在民主國家中,律師對於政府具有監督與補充的功能。借用筆者參加多年的領導世界民間團體之一的國際扶輪社四大考驗信條:「是否一切屬於真實?是否各方得到公平?能否促進信譽友誼?能否兼顧彼此利益?」(創辦人為美國芝加哥律師保羅•哈里斯)。律師追求的是真實、公平、信譽與兼顧利益。他(她)不是扭曲事實、不公平、聲名狼藉及獲取偏差的利益。然而什麼是真實、公平、正義與信譽?許多律師執行業務皆知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人生經歷「獨上西樓、衣帶漸寬終不悔與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三個境界,律師執業的寫照亦是不斷追求公平正義的三個階段表現。
筆者相信此種公平正義的目標,萬千律師都曾經追尋過。但是以一本小書,剖析此種歷程,應是一種新的嘗試。因此,本書書名「律師袍下的世界」,內容告訴讀者的不是如何厲害或巧取豪奪的招數,而是真實、公平與合理的台灣律師執業經驗。透過這種資訊,讀者可以獲得清澈的法律泉源。如果您同意筆者的觀點,請您繼續閱讀本書,仔細咀嚼,您應不會空手而回。
順著上述理路,本書第一篇為「律師的誕生與生長」,包括實習律師的功課、執業的基本法則、深廣案源的路徑與律師的一生計劃,告訴您律師如何踏出堅實的第一步,有何基本的守則與功夫,如何培養人脈與案源,如何確立不斷學習的人生態度與實踐短中長期的目標計劃。第二篇為「當事人、律師與法院」,包括何時何處找律師、律師或律師事務所種類、律師酬金樣態、可要求與不可要求律師之事項、律師與當事人、律師同道與法院之行為分際,本篇專為當事人撰寫,亦可供青年學子與律師同道參考。筆者為撰寫本篇,訪問多位律師同道,對現今律師業生態的析述不中亦不遠。第三篇為「實踐」,此從律師的訴訟、非訟業務及從事民眾法律服務三方面,撰寫二十四篇文章,包括律師函、契約撰疑、非訟事件、發現事實、從事談判、訴訟準備、陪同偵訊與律見、民事刑事勞資家事仲裁行政訴訟與聲請釋憲各個專題作一概括的析述,筆者亦介紹各種形態的民眾法律服務及法律扶助基金會之運作,較特殊者,筆者亦與讀者分享處理集會遊行案件與參加記者會的經驗。第四篇為「餘波」,在獲得勝訴雀躍萬分之餘或遭受敗訴面對當事人之責備時,律師如何看待案件與自我管理,筆者嘗試以勝敗的經驗剖析自己的成長與徬徨。最後是別人如何看待律師與律師如何看待自己,這是基本的態度問題,我歸結律師是一種職業,也應是維護法治與服務社會的志業。除本文外,我又附加一些法律人的修養、律師的國際觀、閱讀、旅行等小語,以及律師名人榜,後者包括林肯、霍姆斯、丹諾、蔡式榖、安貝卡、林敏生、曼德拉,作為律師學習的典範,希望能提供讀者參考。
聰明的讀者不難發現,我撰寫本書的動機與對象,它第一輪為一般國民與律師同道而寫,第二輪為法律系年輕學子與新進律師而作,它或許是一種將律師實務、法條與律師倫理結合寫作的實驗。它亦是一位台灣中生代律師對自己執行業務的告白與期許。
筆者期待本書是兼具理想性及實用性的書籍,告知讀者一些台灣律師界已經建立的成績。它有些成果,但也有進步的空間。能不能達成,就等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