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大奇案之一的「瘋女十八年」,聽起來像個古老、慘絕人寰、前現代的鄉野奇譚,沒想到經過一陣搜查之後發現,以這位遭受生活環境迫害而喪失心智的女子為藍本,竟在不同的時間點,產生了五、六部影視作品,跨距之大,簡直就是跳躍時空的少女。
1957年白克導演的台語片《瘋女十八年》是瘋女人故事影像化的第一部,也是白克脫離官營製片廠之後,以民間出資製作、考量觀眾收看需求的第一部作品。他從1956年5月4日《中華日報》南部版一則〈十八年人間地獄〉的報導獲得靈感。在當時一片劇本荒中,白克猶如見獵心喜,將它寫成故事大綱,主要訴說在日治時期,女主角阿蓮賣身葬母之後,被養父賣入酒家,雖然有同事姊妹淘相助、以及青年周添成為她贖身從良,但婚嫁之後,丈夫添成卻遭逢生意失敗,只能離家投靠叔父、在外經商,留在家中的阿蓮受到婆婆和添成表妹虐待,在柴房中產子。婆婆又聽信算命者之言,把她送進廟裡,終於被逼發瘋,直到十八年後台灣光復,添成返家得知此事,才將她救出、全家團圓。
此故事由大同影業公司製片杜雲之支持而拍成電影,上映後大獲好評。從當時評論反應來看,這部作品在創作上至少有三點值得注意。其一,電影從記者至廟中採訪老尼開始,由老尼倒敘出女主角悲慘的人生,這種晚起始點(late point of attack)的編劇手法,在1950年代的台語片創作中較為少見,贏得了觀眾的注目。其二,飾演阿蓮的小豔秋和女配角鍾瑛,受到影評大為激賞,她們成功詮釋出經歷多重轉折的受虐歷程和讓人咬牙切齒的反派,也讓小豔秋從此成名影壇。其三,片中批判了養女制度和迷信思想,在創作者不自覺中提升了觀眾集體的現代化。
《瘋女十八年》獲得票房和評論界的正面反應,「瘋女」這種精神障礙者也成為台語片的類型人物,得了失心瘋的角色散見在《難忘的車站》、《安平追想曲》等電影中;台語片裡落難酒家的女性有互相幫助的姊妹淘,似乎也在本片成為公式。
進入1970年代,台灣的國語片市場一度從舊台語片取材,《林投姐》、《小情人逃亡》、《基隆七號房慘案》、《五子哭墓》、《三聲無奈》等片有了改頭換面、重新登場的機會。1979年,徐天榮執導的國語片版《瘋女十八年》,由歐陽玲瓏、李道洪等人主演,上映後一樣受到觀眾歡迎,不過在製作背後另有故事:原來此片推出時機正好在現實生活中的本尊—被關在台南西港信和寺的精障婦人黃毛宗過世一年。這一家人因白克電影之故長期飽受困擾,原以為隨人物過世,生活可以歸於平淡,卻遇上有人要重拍電影上映,於是以當事人兒子張阿濱為代表寄出存證信函希望停拍。徐天榮導演數度溝通無效,只好更改故事內容和所有角色姓名之後再上映。
時序進展到1988年,陳朱煌導演再度以瘋女故事改編,完成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雖說以瘋女故事為底,但整個背景有了超大幅度的變化,改換到經濟起飛之後的台灣。故事一開始,學醫歸國的年輕醫生在新就任的療養院發現了一位手抱貓熊玩偶的女性住民,確認姓名之後,發現她就是失散已久的母親,就此展開倒敘;有關女主角精神崩潰的描寫,其實在90分鐘的片長中只佔最後的10分鐘,劇情主力放在她如何單獨撫養兒子,以及與兒子之間的深厚情感。總體來看,《媽媽再愛我一次》脫離原始故事甚多,因此產生出新的時代意義;在機場、造船場、火車站等場景中,此片著力刻畫現代單親媽媽所遇到的困境,早已不是鄉野奇譚裡的怪奇女子了。
此片在票房上呈現出很有趣的現象,1988年在台灣票房失利,但1990年在中國上映後,卻引起非常熱烈的迴響,據估計觀影人數高達兩億多人,演員楊貴媚精湛的表演,使她成為在中國最有名的台灣媽媽。
台灣電視方面也有瘋女的戲劇呈現。華視製作人宋文仲先是在1988年8月到10月間製播了鬆散改編(loose adaptation)的連續劇《瘋女十八年》,1995年5月到9月,再以同樣藍本製作了台灣電視史上大名鼎鼎的「世間媳婦」系列之《驚世媳婦》。
回看上個世紀90年代的台灣電視發展,已是老三台時代的最後十年,戲劇節目反映社會走向。在華視推出「世間媳婦」系列之前,已有《愛》、《緣》、《草地狀元》、《意難忘》等鄉土懷舊戲劇,系列之後又接著《第一世家》、《阿足》,中視也有《斷掌順娘》、《天公疼好人》,台視則有《台灣水滸傳》、《台灣演藝》、《根》等八點檔連續劇。這批劇作不同於六點檔的閩南語連續劇,也和現在流行的鄉土劇大相逕庭,清一色走的是語言寫實的路線,並且有著濃厚的台灣本土意識。「世間媳婦」系列的卡司不純然是閩南語劇的演員,有主流的國語劇明星如張玉嬿、周筱云、孫鵬,也有國台語雙聲道演員如蕭大陸、楊貴媚等,主題曲也多元選曲,有台語歌手施文彬的國語歌〈深深愛你〉、中國歌手王菲翻唱鄧麗君老歌的〈你在我心中〉、莊立帆與林佳儀的中國曲風對唱曲〈等待〉;在劇情上則取材近代的台灣故事,並且編入族群融合、政經發展等寫實議題。總體而言,「跨界」和「融合」的意味相當濃厚。《驚世媳婦》是「世間媳婦」系列第一部戲,上檔後收視率極佳,電視台決定無限期延長集數,故事發展至第三代,也脫離了「瘋女十八年」的原始故事。
「瘋女」的改編之路還沒結束,2001年八大電視「第一劇場」、2014年三立台灣台「戲說台灣」等講古節目,也都還有阿蓮不同的受苦面貌。當我們把這些作品和製作資料調出來看,會發現這些作品之於它們產製的社會背景,都是有一些關連意義的。但這一代代傳下來的瘋女故事,卻也對現實生活的當事人之子張阿濱一家產生了綿亙十幾年的困擾,原始真相在《中國時報》報導稍獲揭曉,但歷年來的改編作品已經將瘋女深化到台灣觀眾心中,無形中影響了我們對精神障礙者的看法。2019年公視與HBO推出十集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碰觸到思覺失調症、無差別殺人事件等辯題;試想如果自己是劇中人物,你會選擇如何面對病友和他們的家人呢?
《瘋女十八年》劇照,女主角小艷秋。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圖/擷自開放博物館
※本文轉載自《台語片的魔力》(林奎章著,游擊文化出版社,2020.12月)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