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到了年末、冬至,2022春的腳步已悄悄的近了。歷經兩年全球性的新冠病毒(變種、變異)肆虐,國際交流受阻、經濟崩壞,各國都有失業、通膨、人際關係改變等等壓力,人類固有的規範和秩序面臨考驗,不得不重新調整。新年帶來省思遠超過歡樂。
在二十一世紀初剛剛脫離「中年」的我輩,今年已然是逼近70的「老年人」了。雖說「人生七十才開始」,然而身體頻發的警訊,身不由己、時不我予的感嘆常在不經意時流露無遺。往好處想,此時不正是回顧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生命的意義何在的時刻嗎?
在我的家族裡,親近的長輩、同輩、晚輩都有非常多醫界人士,但是,無論多麼的重養生、勤鍛鍊,多麼學識淵博的醫學專家,到了這年紀還是難免要時常進出醫院,當了病人。因此,醫師、病人,病人醫師,經常有角色置換不對盤,甚至於自我認知混淆,或是角色錯亂的情事發生——有的醫師變成一個不乖的病人,有的病人自己當起醫師來,下診斷、開處方。情節輕者可以當他是「不可愛的老人」一笑置之,嚴重的卻有可能釀成人命攸關的悲劇。
我年輕時就有很多陪伴長輩就醫的經驗。醫師望、聞、問、切的態度,候診室的病人百態,陪病者與醫師、與病人的互動等等,都像是一本一本可讀性很高的書。我未必能讀懂這麼多人生故事,但至少可當作人生參考,超前佈署,為自己提早做好該做的人生功課。
有一位長輩,她的先生是早年很知名的醫學教授,已過世。但她念念不忘先生的豐功偉績,她以為全醫院的人都該認識他而對她另眼相看。她常常勉強她的孩子去追蹤醫師的資歷是否夠格來醫治她,也想盡辦法要拜託到院長級的主治醫師來看她。殊不知經由人情拜託才請來醫師診治,這樣好嗎?真讓人覺得她不但身體沒病,連意志力和虛榮心也一樣強!家人無奈,也無法糾正她。直到她逐漸老了,失智、也失能了,再也無法掌控任何事物,過去所計較的名望、地位和財富都化為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子女雖有孝心卻也不免如釋重負,無言的陪伴她,默默走向生命的終點。
這種情況應該已經是做人處事的範疇,而非僅「醫」、「病」的關係。
上述那位挑剔的老太太也曾經遇到並非「名醫」的年輕醫師,並不因為病人嫌他不夠格而不悅,反而體貼的問:「阿嬤,您會不會悶悶的?覺得呼吸不順嗎?您如果覺得痛或哪裡不舒服就要說喔,您不要忍喔,這樣,(摸摸她的頸部)有沒有覺得好一點?」這一招果然非常受用!醫生看出病人只是「討拍」而已,她需要的只是呵護和關心。這位年輕醫師的情緒管理真是超高段的。
最近閱讀陳永興醫師的最新著作《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以及續集,將醫界人士分別在教育與研究領域、奉獻與人道醫療,從政與社會運動,行政、公衛、社會公益、人文藝術等等領域具有卓越成就者分篇探討,充滿了拯救生命、重建人文的情懷,令人肅然起敬,我雖非醫者也承蒙啟發。
如果要我選出「那位教了我人生的醫師」,心目中倒有一位,就是畢生推動醫學人文、在擔任台大醫學院院長期間整修「醫學院二號館」,並改名為「醫學人文館」的謝博生教授。
謝教授有豐富的人文涵養,一生撰寫腎臟學及醫學教育相關學術論文百篇之外,還有醫學人文及醫學科學相關專書十冊。2018年2月,台灣遭逢十年來最強也最久的寒流,謝博生醫師因腦中風突然過世。一生致力關心醫療、社會和長照,並推動「善終」——避免無效醫療、電擊、插管,減少家庭、社會及醫療成本浪費的謝教授,一如他的主張,尊嚴的走完生命旅程。
「我是老師,死後也想繼續當老師。」謝博生教授實踐了他生前的主張,盼用自己的肉身,傳承醫學人文的道理,他成為台大第一位捐出自己大體的醫學院院長。
醫療不止於治療器官、治療疾病,「要醫人,得先了解人性。好醫師並不是知識最好,也不是技術最好,而是醫病關係做得好,獲得病人的信賴,能關心病人,體會病人的感受,這方面能做得好才是好醫師。」
※本文轉載自:元氣網醫病平台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