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花蓮秀林已是我的第二故鄉」 瑞士籍神父雷震華終成台灣人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花蓮秀林已是我的第二故鄉」 瑞士籍神父雷震華終成台灣人

 2018-10-22 17:16
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左2)今與東辦執行長許傳盛(左)副縣長張垂龍(右)前往花蓮崇德天主堂,親手將國民身分證送給瑞士籍神父雷震華,感謝長期為偏鄉原住民朋友的付出與奉獻。圖/縣府提供
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左2)今與東辦執行長許傳盛(左)副縣長張垂龍(右)前往花蓮崇德天主堂,親手將國民身分證送給瑞士籍神父雷震華,感謝長期為偏鄉原住民朋友的付出與奉獻。圖/縣府提供

「我愛台灣、花蓮是我的第二故鄉」,瑞士籍神父雷震華投身花蓮逾半世紀,近幾年雷神父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已多年未回故鄉瑞士,他表示已融入台灣這塊土地並產生深厚感情,對秀林鄉儼然已是第二故鄉,雷神父深切愛於斯,葬於斯的圓夢,希望辦理歸化並取得我國籍成為真正的台灣人。

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花蓮縣副縣長張垂龍、縣府民政處長陳志強赴秀林鄉頒發國籍許可證、身分證及戶口名簿。張垂龍表示,感謝雷神父長年照護偏鄉、關懷弱勢,並誠摯歡迎祝賀成為名符其實的中華民國國民,繼續為在地貢獻一己之力,傳遞愛與溫暖。

86歲的雷神父於1962年該修會派任至台灣花蓮傳教,同年於新竹學院學習國語,兩年後於本縣偏遠地區原住民鄉和平村及崇德村傳教,早期蘇花公路交通不便雷神父仍孜孜不倦往返兩村傳教,為了促成當地語言文化與福音契合,與陳春光神父、沙智勇神父、牧德全神父及李天明神父,將宗教詩歌譯為太魯閣族語,深化了本土認同及原住民族語保存,其功不可没。

早期原住民普遍知識水準及經濟狀況不佳,當地父母對教育子女較為忽視的情況下,雷神父無私的提供場地建設籃球場所或於村里活動中心舉辦文康活動讓社區青年從事育教娛樂等活動。

當時偏鄉部落自來水尚未普及,雷神父協助村民出錢又出力架設簡易自來水設施,極力改善村民生活上取水之不便;在醫療上協助產婦及急症患者送往醫院就醫,如遇居民窮困無法支付醫療費用,雷神父代墊村民診療費用是常有的事,堪稱為一位相當有愛心的長者。

雷神父有鑒於原住民儲蓄觀念薄弱,於70年初創設「崇和儲蓄互助社」,草創初期蓽蕗藍縷,雷神父灌輸原住民運用互助觀念,村民加入該社後社員需要用錢時以合法程序借貸藉解決其經濟上的困境,雷神父居住台灣多年對當地原住民地區居民無私的奉獻及關懷,並堅信自已愛人如己的信仰精神,扶弱濟貧。

目前花蓮縣有3名因殊勳歸化的外籍人士,另二名係同為法國籍的劉一峰神父及潘世光神父。

《國籍法》於2016年修正,放寬歸化國籍規定,落實保障新住民權益及延攬優秀外國人才政策。昔日「有特殊貢獻」的外國人,僅能申請外僑永久居留證梅花卡;倘申請歸化,需放棄原有國籍。修法後,無需放棄原有國籍,也能歸化為我國籍。

投身花蓮偏鄉逾半世紀的86歲瑞士籍天主教神父「雷震華」,56年來在秀林鄉部落間傳福音,改善偏鄉醫療與教育。今天下午在太魯閣族語聖歌中,花蓮縣副縣長張垂龍與內政部部次長陳宗及教友見證下,終於獲頒身分證及戶口名簿。圖/縣府提供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