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風格多變的程逸仁,在工作室裡擺放了各種型態與風格的作品,讓人彷彿置身在多位創作者的聯合藝術展。時時都有新點子的他,汲取從藝30多年的經驗與靈感,開闢出獨有的創作天地。
程逸仁手執陶壺沖泡茶葉,精巧的壺身於掌中流轉著,接著將茶湯斟於顯現迷人釉色的陶杯。小小茶席隱括了他30多年的藝術人生,沉浸茶香之餘,也能端詳才子豐沛的靈感脈絡。
巧手運用素材 風格變化萬千
自小喜愛畫圖的程逸仁,專科時期在老師陳煥堂的指導中,培養出對陶藝品的製作技巧與欣賞美感。不過,藝術的範疇永無止盡,單單陶藝無法滿足程逸仁對於美的追求。靠著自學,他將觸角延伸至漆器、金工等領域,「我覺得美學的架構皆可通用,即便修圖或攝影,都能從中學到技巧。」
攤開程逸仁的創作歷程,佛窟系列是初試啼聲的成名作,後續作品則以陶土為媒介,模擬青銅、鐵器等材質的模樣,透過雙手巧妙運用素材。他露出慧詰眼神打趣地說,「我滿容易膩的,所以每個時期都會變化,如果有人是因為佛窟系列而喜歡我,那肯定被我圈粉很久了!」
佛窟系列是程逸仁早期的成名作,展現他與生俱來的美學天賦。圖/林冠良
創新求變玩陶藝 走出美學新路徑
因為掌握了陶藝的發展脈絡,讓程逸仁在創作探索的過程,可以跳脫既定框架。例如他將陶壺與漆彩結合,再運用獨樹一格的色彩美學,迎來另一波創作高峰。除了漆陶,程逸仁也運用巧思,將木質窗花的繁複結構轉移至陶瓶表面,為素雅陶坯妝點出喧騰樣貌,「我喜歡求新求變,只要有機會發展出新的效果,都會去嘗試。」
「陶可以模擬成許多材質,像是我近期迷上了機器人,就將泥條分成塊狀,像組模型一樣慢慢拼接,創作出各種姿態。」從莊嚴佛窟到前衛機器人,對多變性的渴望是程逸仁的創作能量之一。
結合陶藝與工筆畫技巧,增添拉坏作品的生動氣息。圖/林冠良
實驗藝術家 自生活找靈感
程逸仁位在楊梅山丘上的工作室,自然環境佳且日照充足,從庭院角落竄出頭的植物,成為他創作中的最佳綠葉。「創作不須高深,生活周遭皆能運用。」秉持這種理念,程逸仁將葉子、蕨類的脈紋拓印在陶瓶上,另闢了一系列富有生態意境的創作。
「我常想到什麼就做。」在程逸仁身上看見藝術家的浪漫性格。他認為生活上的各種事,都可能觸發靈感的開關,而只要有想嘗試的東西,他也會一股腦地投入。例如近期的陶藝機器人系列創作,他設計了各種光明、積極的動作姿態,包括結合時事的防疫機器人、充滿玩心的潛水艇機器人等。談到開啟這系列創作的原因,他伴著充滿玩心的笑容說,「我們處在動盪的時期,更該充滿正向力,不是嗎?」
前排的機器人系列與後方的陶杯創作對比,呈現出程逸仁變化多端的風格。圖/林冠良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