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文化日系列4】​文化精神,台灣精神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文化日系列4】​文化精神,台灣精神

 2017-10-16 19:03
文化協會除了發行會報之外,以在各地設立讀報社,舉辦通俗講習會、夏季學校、文化講演會,並且組織電影隊、美台團等宣傳新思潮、新觀念。
文化協會除了發行會報之外,以在各地設立讀報社,舉辦通俗講習會、夏季學校、文化講演會,並且組織電影隊、美台團等宣傳新思潮、新觀念。

文化,生活的出路

16世紀以來,台灣歷經幾次殖民政權,人民堅韌的生存意志在每一個殖民處境中,奮力在狹縫中尋求存活的空間。進入20世紀,台灣人追求生活的信念,從一口溫飽的飯,走向要尊嚴、要自由的境地,這樣的意念像狂風下的浪潮,一波波拍打著每一顆台灣人民的心臟,在知識分子揮舞文化啟蒙、文藝復興大旗之下,正視自己生活的樣貌。

距今95年之前的彼時,成為一個歷史印記的1920年代,是台灣人奔跑在世界大道的時代,與時俱進,追求進步。1921年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的時刻,響徹雲霄的標語、口號: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這是如何可能?在這句話的前面還有一句:台灣是帝國的台灣,而這是台灣人給予自己的機會,對自身處境乃至社會、民族生存的提問,處在日本殖民地的台灣,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這樣的提問具有世界之例的根基: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結束,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1919年朝鮮(今韓國)發起「三一運動」,整個世界的弱小者、被殖民者,都在找出路,一個關於可以抬頭挺胸、勇敢生活的出路。


《臺灣》4年1月號第1號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品。從《臺灣青年》、《臺灣》到《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衝撞殖民政權,力求生存空間,是台灣人為自己的言論機關設置奮鬥的重要印記。

於是台灣文化協會引爆全台知識分子的理想火苗,為了避免日本殖民政府的強勢阻檔,文化包裝著政治、社會等民生議題,文化成了一個出口,關於台灣人要什麼樣的生活?台灣人民是開拓者,不是殖民者的憨奴才。在被宰制的文字、語言、宗教信仰背後,台灣知識分子要喚起眾人的自覺,並且要如〈台灣自治歌〉裡般的堅定:

蓬萊美島真可愛,祖先基業在,田園阮開樹阮栽,勞苦代過代,著理解,著理解,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台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才應該。

那些年的文協時光

1920年代,洋溢民族自決的思想浪潮中,留學海外的台灣青年結合台灣在地的士紳階級,無論是接受漢學教育或是新式日本教育的有志者:林獻堂、蔡惠如、林幼春、蔣渭水、吳海水、蔡培火等人計畫創立以文化啟蒙為宗旨的的組織──「台灣文化協會」(文協)。這是台灣近代知識份子首次自覺地擔起文化啟蒙的重責大任,積極提昇台灣人民科學思想、民族理念與鼓吹近代西方文化,追求普世正義理想的實際行動。

1921年10月17日創立大會於台北市大稻埕靜修女中(今大同區靜修女中)召開,在《台灣文化協會旨趣書》中宣示:「台灣文化協會,以謀提升台灣文化為宗旨。」文協除了發行會報之外,以在各地設立讀報社,舉辦通俗講習會、夏季學校、文化講演會,並且組織電影隊、美台團等宣傳新思潮、新觀念。由於會員逐年增加及活動日益推廣,文協開始在全島各地如彰化、員林、新竹等成立支部。1923年,台灣文化協會第三回總會在台南醉仙閣召開,考量南北平均發展,決議將文協本部移設台南,另於台北設立支部。


文協創立開會通知單  (莊明正先生典藏)

1921年以後的政治、農工、婦女及新文學運動或改革,幾乎都與文協相關。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代,認識文協即可理解台灣反抗運動的關鍵,也是理解二次大戰後,台灣人反抗國民黨威權體制的必要途徑,台灣歷史的縱之傳承,此為一例。

解散的是組織團體,不散的是文化精神

1927年1月,文協在台中公會堂舉行大會,以連溫卿、王敏川為首的左翼青年取得主導權,改走激進的農民與勞工運動路線,是為新文協。出走的舊文協成員,如蔡培火、蔣渭水等人則在同年組成台灣民眾黨。1929年新文協成為台灣共產黨的外圍團體,聲勢越來越薄弱,連帶影響「台灣工友總聯盟」的活動。1931年台灣民眾黨遭禁解散,而後成立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亦後繼無力,文協逐漸式微。


臺灣工友總聯盟第二次代表大會。1929年2月11日於台南市新松金樓前合影,並懸掛曾遭總督府沒收的標語「同胞須團結 團結真有力」。(林章峯先生典藏)

1930年代中期台灣進入戰爭期,總督府逐步鎮壓社會運動、強化統治,文協領導的文化啟蒙運動與政治、社會運動遭受重挫。然而,文協懷抱的文化啟蒙願景與台灣人的自主覺醒,一直都是往後台灣人的遺產。

台灣人自己的文化日

「台灣文化日」,紀念1921年10月17日台灣第一個具現代意識、思想基礎的全島組織──台灣文化協會,共同謀求台灣文化之向上,開啟台灣新文化運動,以新思想、新思潮深入民間,喚起全民在殖民地上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心志。台灣已有自己的文化日、文學紀念日。

而帶著與中國文學分離不了的「宿命」,尤其是「五四運動」中的語言文字改革等,如果進入文協的思想脈絡,就可理解,這是一個如同引介「弱小民族自決」般的思潮,進而改變台灣現況的過程,台灣文壇如今多數仍處在「知五四而不知文協的」窘境裡,台灣人何時才能揭開迷霧看見自己的天地?

國立台灣文學館在2003年10月17日文協成立紀念82年之際成立,至今已14年之久,每一年的館慶,透過各樣方式展演文協所傳遞下來的文學活動。今年該館推出「文協有影大聲」主題書展及文物展示,以文協成員盧丙丁,以及府城出身的音樂家林氏好為主,這對革命伴侶,是1920年代中最鮮明的身影之一。他們豐富的文化內涵,熱情的藝術精神,為府城乃至整個台灣帶來無法抹滅的精采印記。本次書展以「影」及「聲」為元素,包括照片、歌譜、音樂及手稿,展示盧丙丁在電影隊(後稱美台團)的辯士、音樂上的身影,以及林氏好充滿坎坷卻無比動人、動聽的音樂之路。展期自2017年10月13日至12月3日止。

 
台灣文學館今年舉辦「文協有影大聲」主題展。(林佩蓉提供)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