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澳聯社》(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報導指出,紐西蘭南島北端的送別角(Farewell Spit)海灘黃金灣,週五發生198隻領航鯨集體擱淺沙灘的事件,其中有24隻已經回天乏術。僅管,紐西蘭環保部DOC(New Zealand 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出動150名義工進行搶救,想要趁著漲潮時刻,把擱淺鯨魚推回大海;不過,《法新社AFP》報導指出,到了週六已有103隻領航鯨已經宣告死亡。
環保部發言人拉姆遜(Andrew Lamason)表示,仍然存活下來的鯨魚,在漲潮時刻,被裝在流線形容器裡面,引導它們重返大海,不過,這些重新游向大海的領航鯨,都出現了一副「茫茫然」的游泳姿勢,與正常的鯨魚有所不同。
紐西蘭南島送別角海灘黃金灣,這次擱淺的198頭鯨魚,都是當地常見的領航鯨,有的體型長達6公尺,一旦出現擱淺事件,移動相當不易,加上陽光曝曬,容易因脫水,致鯨魚死亡。所以,參與救援擱淺鯨魚的志工們,通常在白天要準備水桶、覆蓋物、鏟子等工具,未協助其身體保濕,保持魚體舒適健康;當然,相對而言,幫鯨魚活下來的志工們,在白天就得特別辛苦。
位在紐西蘭南島北邊的送別角,被稱為是鯨魚的恐怖陷阱,主要原因為,金海灣是個拋物形的淺沙灣,水深不足,因此,每年夏天都會出現鯨魚擱淺事件;而這次近200頭領航鯨受困,是紐西蘭過去10多年來最嚴重的擱淺事件。
為何鯨魚會發生擱淺事件?環保部發言人拉姆遜表示,這是大自然所造成的因素。站在保育立場,我只能盡力協助這些動物,這是從務實角度來看待擱淺事件,至於,造成擱淺的真正背後因素,他並不清楚。
《我愛鯨魚網》(ncnh.faithweb.com /cetacea)的解說資料指出,鯨魚擱淺事件經常發生,有時是一條,有時是集體,形成一幕幕慘不忍睹情景.從古至今,鯨魚擱淺事件持續發生,其可能原因眾說紛紜,下面列舉了最廣為接受的一些可能原因如下:
返祖論
鯨魚是哺乳類動物,用肺呼吸。其實鯨魚祖先本來就是陸上動物,所以,有人認為鯨魚擱淺是返祖的原因.在鯨魚發展的過程中,不免有經過兩棲時期,當時,鯨魚一旦在海遇到危險,就會走到陸上;這種習慣延至今天,當鯨魚覺得正處危險時,就會流露出這類原始行為,走到陸上躲避,導致擱淺。
回音定位失靈
鯨類靠著靈敏的聽覺,使用回音定位來追尋食物,確定方向。當鯨豚因某些原因,引起回音定位失靈,或計算錯誤,都會導致鯨豚往陸地方向游動,引發擱淺事件。
群體鯨豚相互救援
鯨類動物中絕大多數是社群般居住的,牠們在群中相親相愛,一旦有一條鯨豚擱淺,其他成員會奮不顧身,上前救鯨,導致鯨豚集體擱淺。
地磁論
鯨豚類有依靠地磁性來辨別方向的能力,而一旦在鯨豚體內的地磁方向感應失靈,或受到破壞(如污染),就會導致鯨豚誤認方向,游了上岸。科學家Klinowska發覺鯨魚活生生擱淺多數是在白晝,而這時也是鯨魚的地磁波,被太陽的能量或其他不規律的變化所抵銷掉.從而導致地磁方向引導和海岸成垂直線,鯨魚因此會直游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