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九孔產業復甦中的隱憂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九孔產業復甦中的隱憂

 2017-06-06 10:53
九孔養殖在台灣,曾經大起大落。究其原因,品種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圖/擷取自Youtube,公視新聞網提供
九孔養殖在台灣,曾經大起大落。究其原因,品種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圖/擷取自Youtube,公視新聞網提供

九孔(又稱台灣鮑魚)為台灣重要的經濟養殖物種,在歷經多年大災難後,目前整個產業已經逐漸復甦,欣喜之餘卻也存在重大隱憂,值得重視並加以防範。

台灣九孔養殖的大起大落

台灣早在1960年代就已開始進行九孔的人工育苗和養殖,並在1989年代獨創陸上高密度的立體多層式養殖,一舉量產將九孔養殖產業化;1990年代末期曾創造年產量2500公噸與單位面積產量均為世界養殖第一、產值達20億新台幣的輝煌紀錄。但2001年爆發九孔幼苗由附著基脫落死亡,後來甚至連九孔成貝也在秋冬採收期集體暴斃。雖然2003年漁業署及相關學術單位曾組成專案調查小組,分別從水質環境、微藻相、細菌相、病原菌與病毒感染等方面展開調查研究,試圖找出原因並研擬對策,卻都束手無策,延宕疫情的控制任其蔓延擴大,以致2009年產業幾乎全軍覆沒。

產官學研界一度認為,這是受到致命病毒感染,加上全球暖化、藻相改變等所致,呼籲九孔業者改養外來種鮑魚、海膽、海參等,甚至建議政府全面禁養九孔二至三年以為因應,然效果有限。台灣九孔彷彿又步入台灣草蝦養殖的覆轍和翻版。

為了復甦奄奄一息的九孔產業,2010年代台灣業者首先、然後學界和官方跟進,不約而同效法中國拯救九孔產業的成功案例,即將分布於高緯度和低緯度不同地理區的九孔進行種內雜交,並引進日本在地九孔品種,著手篩選優良的野生個體與養殖個體,再以系統雜交方法培育新品系九孔,不但可耐低溫,且能提高存活率。自此國內九孔養殖產量才逐漸回穩,從谷底的10多公噸回升到2014年的200公噸。

雜交遺傳的同時,不可放棄純種保育

值得警惕的是,由於「台日通婚」的九孔子代在台灣一年就可性成熟,其雜交融合的速度異常迅速,若不儘快採取因應措施,台灣九孔勢難保持純種。目前台灣養殖戶放養的九孔基因已經混雜到不可考;台灣其他地區的九孔地方族群(品系、品種)也很可能永遠消失,這將是不可逆與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

引進外來九孔品系與本土九孔品系進行種內雜交,在考慮經濟價值的同時,也要分析引進九孔外來種的生物學特徵;透過種質鑑定,瞭解這些外來種與在地原生種族群的遺傳結構與差異;有必要將外來種進行隔離封閉式養殖,避免與本地種輕易發生隨機交配,以防止產生無意識的遺傳漸滲(introgression)。台日混血九孔固然有耐低溫與提高存活率的雜種優勢,但也會產生遠交衰退(outbreeding depression),導致後代對台灣環境產生適應性降低的危機,例如台日混血九孔成長比台灣原生種緩慢。遠交衰退在其他生物尚有引發侏儒症,低生育能力等各種有害影響的例子。補救方法之一,是建立官方的台灣九孔良種繁殖場或基因庫,作為保種與長期培育適應台灣各種自然條件新品種的基礎。

台灣有農業和畜產改良場,唯獨缺少水產生物的專責育種改良場。九孔是台灣重要的養殖產業,而良種決定一個產業的競爭力,台灣應按部就班,防範遺傳漸滲造成本土九孔原生地方種的遺傳特色與多樣性的喪失,育出品系,自繁、雜交、級進,建立九孔鮑魚種業三級體系(育、培、繁),落實種鮑培育專業化、良種化,加強規範管理,淘汰尾苗、劣苗,才能讓新的九孔品種維持旺盛的生命力,以免再度陷入大滅絕的輪迴。由過去水產生物引種的經驗,以雜交為主要手段的遺傳改良,一不留意往往也會伴隨破壞生物的多樣性,造成遺傳污染、品種混雜和物種滅絕,不可不慎!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