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中國13屆政協、人大2次會先後召開年度會議,此一世所矚目的「兩會」主要議程設定,包括法政部門的司法檢察工作、行政部門的《政府工作報告》、審議政府預算等重大事務。雖說中國立法部門的運作徒具形式,目前仍缺乏實質的預算與立法權,但透過行政部門的相關報告文件,仍可探究中國以及中共的可能走向。特別是軍事事務所涉及的軍費增加、以及後軍改時代的來臨。
中國軍費連續25年成長
在本屆人大的一系列政府工作報告中,除了美中貿易戰相應的工商政策與修法議題外,當以國防事務最為外界重視。國務總理李克強在隨即公布的政府預算報告中,2020年的國防預算達到1兆1,899億元人民幣(約5兆4,137億台幣),雖然比前年度增幅下降,但仍連續第4年以個位數增長。據中國官方新華社說法,在2016年之前中國軍費曾經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成長,最近4年的年增率有所減緩。但總體觀察,中國軍費開支已經連續25年成長,2019年的軍費預算年增率為7.5%,略低於2018年的8.1%;2017年與2016年的增幅則分別為7%和7.6%,而在2011至2015年中國的軍費開支增幅更曾經連續五年保持在雙位數。其軍事支出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2019年的軍費規模更是台灣國防預算的16.7倍。
關於國防預算的增加,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張業遂意圖淡化,表示中國國防預算成長是「合理和適當」,主要目的在「滿足國家維護國防安全和中國特色軍事改革的需要」。但在實際上,預算可說是政策的先期指標,中國軍費自1995年開始連年增長,各主要國家皆認為早已超出本土防禦的需求,再加上南海軍事化、組建海外軍事基地、大力建設藍水海軍、推進火箭軍的裝備換代更新等作為,在在凸顯北京對外兵力投射的戰略意圖。
後軍改時代的共軍發展
中共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於軍改事務,將其統稱為包括「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以及「軍隊政策制度改革」的「三大戰役」。歷經3年的軍務調整,前兩項目標可說初步完成,包括軍委人事更替、深化軍兵種合成化、改組火箭軍、裁軍30萬人,軍事組織「撤并降改移」的組改也告一段落。這也可由最近的三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小組」會議都聚焦軍隊政策制度改革,這都說明中共歷來最大的軍改進入尾聲。
中國軍改的實際戰略目標,可由國務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看出,其重點為確保政治掌控「堅持黨對軍隊絶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其次則是強化制度化,要求「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加快國防科技創新步伐」。第三則是強調總體國防,主張「繼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和完善國防教育、國防動員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加快國防科技創新步伐。實際上而言,中共中央高舉各級政府要大力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入開展『雙擁』活動」,所謂「雙擁」的擁民、擁政的政治優位政策可說就是中國特色的軍文關係,過度講政治的特性,其實對於武裝部隊的專業發展將造成阻礙。
裁兵強軍支持戰略利益
藉由軍費的增加以及軍改,可以預估進入20年代的解放軍將取得五大戰略能力,(1)地面部隊以合成旅為主力骨幹,以獲得更大的戰力與任務彈性;(2)海軍則將組成3艘航艦為核心的投射兵力;(3)空軍則以匿蹤戰機構成作戰主力,並藉「運20」運輸機組建戰略空運;(4)火箭軍除更新彈道飛彈外,並可能藉新式的096潛艦建構北冰洋的戰略核潛部隊,以取得更大的核威懾能力;(5)持續強化太空戰力,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的衛星擁有國,具有完整的遙測、通訊、定位星系,未來在此基礎上將強化即時的陸海監測能力,包括更高的解析度以及動態影像的觀測,使其戰略情報的取得更為完備。
總體而言,中國一方面完善核威懾,另一方面則在傳統兵力取得區域型的戰略兵力投射能力,用以支托「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以及連貫南海、印度洋以迄至紅海的海上交通線,以及維持非洲的安全利益。此一軍事能力將有效支持北京的國家戰略,並確保其在地緣政治上的綜合利益。
本文轉載自《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http://x-strait.blogspot.tw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